APP下载

文本解读有效途径探究

2013-04-29陆勤英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疑点关键点文本

陆勤英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经常走捷径,让学生死记硬背名言名句,忽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只会监督学生背书,学生只会应付考试的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文本入手,以文本品读为手段,以体会情感为指归,对每一篇文本都要走进去,走出来。这样处理文本,才有可能做到“披文以入情”,才能使文字与情感交融起来。笔者教学中,主要从初读、品读、研读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一、初读——整体感知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人们阅读一篇文章总是从整体感知开始,并借此获得课文内容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义。其行为表现为:阅读中能读通文字,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对文章特点有大概的整体印象。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是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这个阶段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读课文粗知作者的思路。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始识真。”理解一篇课文应从摸清作者的思路入手,抓住文章的思路,也就找到了解读文章的路径,找到了切入文本的奇妙支点。要让学生抓住作者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大概了解作者的思路。如教《故乡》一文,就可以抓住“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一思路,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无论文章以抒发情感为主,还是侧重观点的阐述或知识的说明,都渗透着情感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量。学生初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情感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所在。如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一文,首尾反复提到“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抓住这一句子理解全文,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孩子童真的赞美,对孩子将要失去率真天性的悲哀之情。

可见,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文本解读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充分感知文章整体性基础上,才能披文入情,把握课文的丰富意蕴及其表达方法。

二、品读——多角度品味

朱熹说:凡读书必须“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也就是让学生批文入情,深入文本的字词句,抓住文本中的美点、疑点、关键点、空白点仔细推敲品味,去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

抓住美点品读。阅读文章,必须真正领悟它的内涵,课堂上让学生多角度品读,进一步探寻,欣赏文本中的美点、妙点,揣摩推敲语言之美,加深对文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课堂上设计“有味地欣赏”环节,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词之美,一句之美,手法之美,情感之美等。如朱自清的《绿》是一篇美文,一学生抓住这一句欣赏:“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想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一句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从视觉、触觉、感觉等角度写出了梅雨潭的绿得碧绿、鲜嫩、柔软、清亮的特点,表达了对“她”的爱恋之情。

抓住关键点品读。课堂上让学生探究课文,根据自己的解读,抓住“关键点”进一步领悟文章的内涵。“关键点”是内容的蕴涵之处、情感的生发之处,是让学生反复玩味、品味感悟的地方,可以是文章的重点,也可以是文章的难点。“关键点”的探究,要贴住课文内容的展开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提出一连串环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如《小石潭记》一文,抓住题目中“石”这个关键点进行探究,先用水声清脆,水色清洌侧面烘托“石”潭;接着“全石”、“卷石”正面写“石”;又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都是为了说明这是一个小“石”潭。

抓住矛盾点品读。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分析阐释文本内在的矛盾是深度解读的有效途径,能使阅读主体的阅读经验遭遇挑战、思维定势受到冲击,从而产生陌生效应与阅读期待,教师、学生、文本甚至作者之间的对话就会变得更加富有实效。如《给我的孩子们》一文,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一句中,就包含了一对矛盾点,教师抓住“孩子抱怨我,我欢喜——孩子感谢我,我悲哀”这一矛盾点,并辅之以引导、启发,让学生脑海中产生疑问,接着顺学而教,直奔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抓住疑点品读。学贵有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产生疑问并不断解除疑问的过程。抓住“疑点”是文本解读常用的形式。可以针对文本内容的“疑点”,也可以针对文本形式的“疑点”进行质疑,探究。从学生角度生发的“疑点”,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在教师的诱导下,经过对“疑点”的探讨,会更好地把握文本。如《幽径悲剧》一文,藤萝被砍之后,“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同学们就可以抓住这一句质疑:为什么藤萝被砍了还在微笑?探讨这一疑点,开启了学生思维,激活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三、研读——深入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说服力”。这就需要学生跳出文本看文本,真正理解文本,并且产生自己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指导。

知人论世,走近作者。文本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理解,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与智慧的光芒。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读解文本可借鉴孟子提倡的“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一篇作品所获得的信息,并不是所感知的印象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心理组织过程。因此,要真正理解作品,并不能只局限于作品本身,还应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当时写作的背景以及相关资料,这有利于从更深层面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和字里行间的意蕴,从而实现对文本正确、深入的理解与把握的目的。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对文本中景语的解读,不能停留在小石潭景色纯自然特征上,要结合作者被贬永州,形同囚徒的经历去理解,作者移情于物,将凄苦悲凉的情感移情到小石潭的景物当中,所以在常人眼中,具有超凡脱俗静谧美的小石潭,在作者眼中却变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有人说:“柳子的山水游记,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借山写心境,抒发失意的情怀,表达现实的感慨与人生理想,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因此,我们只有知人论世,走近作者,才能准确理解文本。

读出自己,进入状态。与作者对话,产生共鸣。也就是走进文本,设身处地,进入“境我”的状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角色转换,沉潜在文本中,与作者面对面,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陶醉其中。唤起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比如,读李森祥的《台阶》,就要把自己化身为文中的“我”,以我的眼去看,以我的耳去听,以我的口去说,以我的心去思,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父亲一代农民勤俭坚韧的性格,了解他们的艰苦生活,才能真正体会父亲想筑高自家台阶的理想和追求。

语文阅读教学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注重朗读,品味语言,披文入情,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中读出见解,读出创造。与文本对话,记录感悟和收获。也就是走出文本,超越文本,发展批判思维。将文本作为鉴赏对象,对文本进行理智审视和鉴别,以获得独到的体验和见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快地感悟内容,了解作品的思想,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215143)

猜你喜欢

疑点关键点文本
聚焦金属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