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该允许方言适时介入

2013-04-29黄李新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屠户范进篱笆

黄李新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普通话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语言。一定程度上,方言被限制使用。其实,依笔者之见,在语文教学中,方言的适时介入,犹如灵光顿现,有时能弥补常规教学语言的单调和不足,进而绽放异样的光彩。

一、通过方言理解内涵

有次讲到“煞有介事”这一成语时,我灵机一动,向学生提问:“煞有介事”这一成语,就是从我们这里的方言提炼出来的,你知道用方言怎么说吗?学生兴趣大增,纷纷揣测。等我公布出来,原来就是“像煞有介事体”,大家再用地道的方言一说,禁不住开怀大笑。遇到与本地方言联系密切的词语或短语,我一定要让学生从他们的方言语汇中,寻找到语言的对应点,这样既可增进对语词意思的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备《老山界》一课时,我注意到文中的一段话:“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细读这段话,其实是对编者把“生怕”解释为“很怕”产生怀疑。如果这样解释,文意即理解为:我非常担心我们的战士会拆瑶民的房子和篱笆。照此解释,红军战士的思想素质不是大打折扣了吗?这肯定不是作者的本意。查阅词典,这样解释:生:副词: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如:生怕。这与课文注释是一致的。我想到在本地的方言中,也有“生怕”一词。比如:我约她中午到家里来吃饭。临近中午时,生怕她忘了,就又给她打了个电话。在这个情境中,“生怕”是一种显得有点多余或过度的担心。这样的解释用在文中,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红军本不会这样做,这只是我多余的担心,这种担心其实是出于对瑶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用方言替代生硬的词解,这应该更能体现作者的本意。我再深入一步,查阅作者的资料。陆定一是江苏无锡人,和笔者同属吴方言区。那么,用方言解读“生怕”一词,应是共通的也是恰如其分的。在教学时,我把这一发现与学生分享。一则避免误解红军战士的形象,二则加深对方言的好感,三则获得探究的乐趣。

二、通过方言拓展教学

每次教《范进中举》,为了让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魅力,我都会组织学生用方言来朗读其中的精彩段落。胡屠户的语言与本地方言土语的契合点很多。

比如:现世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老不死,还怕后半世靠不找着也怎的,一家老小嗑西北风等。

比较通俗的古白话转化为现代文的意思,再转化为熟知的方言语句,两次转化,其实是对学生语言智慧的挑战。学生乐此不疲,每次都能产生经典案例。如文中胡屠户在女婿范进进学之后,一本正经地告诫范进:“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学生怎么也找不准“装大”一词的方言对应点,一位学生禁不住脱口而出:充老卵,课堂上立时充满笑声。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审视胡屠户:其言甚土,其语甚俗。正是这些脱胎于生活土壤,来源于市井街巷的人物语言活化了人物,也个性化了人物。正是这些土掉渣、俗不可耐的语言,赋予人物鲜明的世俗气息、市侩特征。在名著与方言的对照中,我们找到了原生态的表述,我们感到惊喜的同时,不得不承认,方言可以是丰润的文学语言的胚胎,虽然经过打磨、抛光,但难掩其质朴的光芒和顽强的生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大都知道从前书塾的情形。从前书塾里的先生很有些注重方法的。他们给学生讲书,用恰当的方言解释与辨别那些难以弄明白的虚字。”将方言引入文言文教学中,确实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一些文言实词时,笔者也常常联系本地方言语汇,与之相关联。

比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文中有“媵人持汤沃灌”一句,其中的“汤”解释为“热水”。我让学生回忆在我们的方言中,“汤”是否也有这样的意思。一番七嘴八舌之后,学生果然提出了“面汤”(洗脸的热水)、“脚汤”(洗脚的热水)之说。在方言中居然找到了古汉语词的对应释义,学生颇感新奇。

再如,讲解《捕蛇者说》,文中“若毒之乎”的“毒”理解为“怨恨”,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笔者此时便抛出了“促毒”一词,本地方言中该词有“怨恨”之意,两相对照,其意自明。学生在多年后谈起这一细节,还觉得此说极其熨帖、极其难忘。叶圣陶先生以为:“遇到这样的先生,学生是有福的”,而且“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时的方言介入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作为辅助和拐杖,化解语言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嫁接古汉语。作为创新形式,激活课堂,深化学习。作为有效课堂教学手段,适时的方言介入值得尝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初中(226100)

猜你喜欢

屠户范进篱笆
围篱笆
昙花破案
篱笆城
花篱笆
张屠户
篱笆那边
从古文中学习写动物
范进一日游
中了状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