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2013-04-29华蕾
华蕾
“这道题有那么难吗?你们就是不动脑筋!”这是一位老师在试卷评讲时,说的一句无可奈何的话。听得出,这句话中,既有老师对学生糟糕成绩的失望,更有对学生解题态度的失望。然而,细细想来,许多时候,学生也在努力思考,可还是无法正确解答题目。稍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除了态度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方法层面的原因,即面对问题,学生缺乏有效的策略。除了学生的原因,可能还有老师的原因:老师忽略了对解题策略的讲解与归纳。笔者现结合日常教学,列举以下三种较为实用的解题策略。
一、试试方程
书本思考题:盒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红球和白球。每次取出6个红球和4个白球,取了若干次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一共取了多少次?盒子里原有红球多少个?(国标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8页)
拓展提高题:某商店出售画册,每出售一册可获利润18元,售出后,每册减价10元出售,全部售出,一共获得利润3000元,这个商店共出售这种画册多少册?
书本中的思考题,其数量关系并不算复杂。由于每次取球,白球都比红球少两个,根据最后“红球取完,白球还有10个”,可以算出一共取了5次,在此基础上两种球原来的个数就不难算出。但即使这样的题目,教学中,我们仍会发现有许多学生理解不清,因为学生觉得既不知道各种球的总个数,又不知道取了多少次,不知从何下手?教材将这道题安排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之后,这给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用方程解答。我们可以设一共取了x次,根据红球、白球数量相等,列出方程:6x=4x+10,从而顺利求解。而拓展提高题的数量关系明显更为复杂,用方程解题的优势更为明显。如题,我们可以设这个商店共出售这种画册x册。根据一共获利3000元,列出方程:x×18+(1-)x×(18-10)=3000。
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相对于算术解法中分析数量的关系要简单得多。适时引入方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二、举举例子
书本思考题: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哪一根用去的长一些?(国标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51页)
拓展提高题:有甲、乙两个同样的杯子,甲杯中有半杯清水,乙杯中盛满了含50%酒精的溶液。先将乙杯中的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甲杯,搅匀后,再将甲杯中的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乙杯中,这时乙杯中的酒精浓度是多少?
这类题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少一个对解题既重要又不重要的条件。说它重要是因为一旦知道这个条件,问题就迎刃而解;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它只起辅助性作用,有时能左右解题结果,有时对结果又没有影响。对于书本中的思考题,学生特别希望知道这两根同样长的钢管具体是多长,但题目偏偏不予确定,此时我们不妨举举例子,如假设它们的长度都是2米等,可以帮助我们对结果形成大致的判断。当然,举例时一方面我们需要多举几例,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选取数值。如思考题中,注意到一根用去“米”,另一根用去“”,所以我们可以先假设都是“1米”长,得出结果,然后以此为“界”,分别再选一些比“1”大和比“1”小的数值进行判断。拓展题中有百分数,因此我们假设杯子的容量的值为整百的倍数,不妨设为“100毫升”,这样的数值有利于我们计算。当然,在假设100毫升后,我们也需要举些其他的数值,以确定结果是否唯一。
三、换换说法
书本思考题: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根燃去,第二根燃去时,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枝蜡烛原来长度的比是( )∶( )。(国标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75页)
拓展提高题:甲、乙、丙三人在一条跑道上赛跑,当甲跑到终点时,乙离终点12米,丙离终点36米;当乙跑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28米。如果甲、乙、丙三人在赛跑中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条跑道长多少米?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有时沿着某种思路,会发现越走越窄,最后甚至步入死胡同。这个时候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换换说法,往往能使学生豁然开朗。不妨将书本中思考题的条件分为以下两组:第一组是“第一根燃去,第二根燃去”;第二组是“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组条件,看似关联,但在解题时却处于相对立的位置。我们可以将第一组条件转换为:“第一根剩下■,第二根剩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两组条件整合为“第一根蜡烛的等于第二根的”;还可以运用比的知识,结合分数的意义进行转换:“第一根有5份,剩下1份;第二根有这样的3份,剩下一份,两根蜡烛剩下的长度相等。”从而使问题得解。
换换说法的意图不在于全盘否定原有思路,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巧妙处置,使得各条件间的关联更紧密,更集中指向于问题的解决之道。
当然,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许多。笔者只是列举一些常用的策略,这几种策略并非相互独立的,一些方法之间可以相互贯通,组合使用,仅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