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习课,该如何走向有效

2013-04-29江为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课型圆柱习题

江为军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型,但同时也是一种比较难的教学课型,一种容易使教师和学生感到枯燥的教学课型,一种教学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的教学课型。这里,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练习课,该如何走向有效”的问题。

一、有效关注:从文本走向生本

对于一节练习课,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节练习课重点要解决什么?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明晰了,那相应的练什么的问题就会很清晰了。这就需要教师多从学生的视角关注练习课的教学。但是以下现象却常常见到:

【现象1】练习课上,一位教师先把上节新授课中没有做完的习题继续做完,再找来一些课外习题让学生练练、做做。

【现象2】一位教师很顺利地上完了练习课,但是有听课教师评价:“整节课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错误。”

追问与思考:练习课首先要关注练,但练什么?这应该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应该有针对性的。现象1表明了教师在展开练习课教学时更多关注的还是教材客体本身,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现象2中,学生几乎都没有什么错误,那我们不禁要问,这节练习课有何意义!对此,在设计练习课时,要从数学知识角度思考练习课的目标,即知识点、习题类型等,但我们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反馈中去了解学生的易出错点、难接受点等,从而真正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的真实现状展开练习课教学。

二、有效设计:从零散走向整合

对零散的练习进行整合,对于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当然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现以圆柱练习课中的一组练习的整合设置为例,谈谈如何对零散的练习进行整合。

“圆柱练习课”需要练习的几个基本的、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圆柱的体积、侧面积、表面积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以下三个圆柱的信息(如下图,单位:厘米),但没有直接提出每个图形分别算出什么的要求,而是提出:

(1)我想请同学们从三个圆柱中选择一个,计算它的侧面积。你会选哪一个来算,记下它的标号,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几乎都选择了③号圆柱。学生解释:因为S侧=Ch,知道了周长和高,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出侧面积);

(2)同样的要求,每人选择一个算出体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②号,理由是V=Sh,知道了半径就容易算出底面积);

(3)最后指定学生算出①号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上面这组练习的设计,变“单一的练”为“学生先选再练”,变“零散的练”为“学生整体判断后再练”,从而实现了练习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的有效体现在:

其一,对计算公式的回忆巧妙融于练习中。学生根据问题去选择圆柱的过程其实就是复习圆柱的体积、侧面积、表面积这几个公式和计算方法的过程,同时还起到了对几个公式进行对比的效果;

其二,学生整体感知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融于练习中。因为学生在选择圆柱时,必须经历整体观察、比较的思维过程,这样无疑增加了练习的附加功效。

三、有效挖掘:从肤浅走向深刻

练习课除了强化知识、训练技能以外,还需要对不同的练习进行挖掘,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练习中,以丰富练习课的内涵。

现以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在练习中的渗透为例。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理念,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学期起就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但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才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而需要在不同的练习中借助于具体练习也适时渗透。

四年级“三角形练习”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练习:“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整厘米数),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除了6、5、3,还可以怎么剪。”

对于上题,一般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练习后汇报答案。而对此练习我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分析问题,明确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剪成的三段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应该有什么要求?(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解读:学生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思考我们已经有了哪些相关的知识,这是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其数学思考就是盲目的!

2.尝试解决,进行交流。要求学生至少写出一种答案。

解读:这是一般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凭自己的经验得出一到两种答案。此时学生处于只是随意凑数的层次。

3.适时引导,形成方法。学生思考:那怎样能得出所有的结果?我提出: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最长的一段最多只能是多少厘米,为什么?得出最长的一段最多只能是6厘米,剩下8厘米又可以分成……

解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序地展开思考,从而在更高的思维层面上解决了问题。

以上的练习处理过程,学生经历了从无序思考到有序思考的过程,其不仅仅关注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一一列举的数学思想得以渗透。一道练习,其练习实效被放大,其练习的附加值也得到了增加。

四、有效变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与很多学科不同,数学的练习题之间常常存在内在的关联。因此在练习课上面对某一道练习时,我们常常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此题可变化,可拓展吗?”这应该成为一种意识和习惯。

相关内容:《找规律的练习》。

在解决完教材练习的最后一个问题后,我对题目进行了变换,即去除了表中的最后4个数(如右上图),提出:这时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师:现在这个图形变得不规则了,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先把它看成原来规则的表,再减去多算进去的。

师(总结并追问):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该减去多少个?

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为“24-4=20(个)(因为去掉了4个数)”;但有两个学生认为“应该减去3个”。

再次组织全班学生独立思考。

师:究竟是减去几个?实践出真知,建议动手比划比划。

练习题小小的变化带来了很多好处:

1.变化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解决变化后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经历了从“思维定式,凭直观解决问题”到“理性分析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

2.变化强化了题组对比。及时对习题进行变换,其利于学生聚焦变化的本质——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减少的数对框出的和的影响”。

3.变化内化了数学方法。学生经历了把不规则的问题转化为规则问题再去解决的过程。

综上,我们教师不应仅仅是找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方法,在我们的头脑里它们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念,更应成为我们的教学意识。唯有那样,面对不同的练习课(或练习),我们才会自觉地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去挖掘、去处理,才能真正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课型圆柱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圆柱的体积计算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