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圆圆:传承梅派艺术的一代新秀
2013-04-29甄光俊
甄光俊
董圆圆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会议一结束,她就投入国家京剧院为她量身新编的《梁红玉》的排练。这出戏是国家京剧院计划今年赴澳门演出时推出的一台新戏,由董圆圆主演。
2012年董圆圆加盟国家京剧院。从此开始了她演剧事业的新阶段。同年6月国家京剧院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3天举办“意缘情圆——董圆圆梅派暨新排剧目汇报演出”,作为她加盟国家京剧院之后的首次亮相。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看完三场演出后,真诚赞美董圆圆“将梅兰芳先生的成功之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董圆圆是当今京剧舞台上引人瞩目的梅派旦角演员。她扮相端庄俊秀,嗓音甜润清亮,而且允文允武,戏路很宽,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全才演员。她出道以来,相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京剧演员展演一等奖、上海戏剧白玉兰优秀主角奖等多项高档次评比的大奖,还被文化部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她以雄厚的艺术实力驰誉于内地及港、澳、台剧坛。
拜梅葆玖先生为师,在边学边演中
探寻梅派艺术的真谛
董圆圆1975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班,学演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经过六年艰苦学艺,奠定了唱、念、做、打的坚实基础。1981年毕业后,留在学校的青年演员进修班继续深造三年。三年后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成立,她是主演之一。但是,她自觉艺术底蕴不够厚实,迫切希望到高一级艺术学府里再去充电,于1985年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得到谢锐青、李金鸿、闫世善、姜凤山等多位名师传授,学演过《王昭君》《十三妹》《棋盘山》《破洪州》《花木兰》《廉锦枫》《宇宙锋》等一些传统剧目,既演青衣,也演花旦、刀马旦;既唱梅派,也唱尚派。著名导演李紫贵先生还曾指导她排演了全本《白蛇传》。那时的她,拼命吸纳百家精华,不断充实自己。几年后,她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留在北京实验京剧团作演员。
1987年,董圆圆看了梅葆玖先生演出的正宗梅派《凤还巢》,被他那特有的艺术魅力强烈吸引。梅葆玖典雅、大器的台风,使董圆圆萌生专工梅派的念头。从那以后,她听唱片、看光盘,听的看的全是梅派经典之作;她寻师访友请求指教,学的练的全是梅派独有剧目和技艺。
1993年,董圆圆经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以《霸王别姬》和《小放牛》两出戏,角逐首届中国京剧之星评选,尚长荣、张春华两位老艺术家慨然陪她出演,使董圆圆的表演如鱼得水,在台上发挥得淋漓、自然。因此,顺利地获得中国京剧之星称号。董圆圆在此次评选中的突出表现,特别是她在钻研梅派艺术方面所展示的成绩,引起梅葆玖的注意,他认为董圆圆具备了继承梅派艺术的基本条件,如果培养得法,一定能够成为传承梅派的理想人才。董圆圆得到梅葆玖先生认可与赏识,是她实现长久以来渴望拜梅为师最有利的契机,而且事后真的成为了现实。1995年5月4日,董圆圆正式拜梅葆玖先生为师。自此开始,她跟随师父精研《天女散花》《贵妃醉酒》《洛神》《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凤还巢》《西施》等一出又一出梅派代表性剧目,在边学边演中探寻梅派艺术的真谛,个人的艺术修养也得以提高。
她以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地道的
梅派演艺塑造舞台形象
戏曲界的行家们说,梅派艺术是大繁若简、大音若易,许多剧目都不以情节取胜,全凭纯艺术的歌舞赢得观众。所以演起来很难。假如演员歌之不妙、舞之不美,难免把戏演成没什么品位的“温吞水”。对于此说,董圆圆也是深有领悟。她说:“梅派是易中见难,平中见奇,淡中有浓,熟中出新,处处与众不同,又处处看不出什么特色。”多年来她把自己的全副精力用在钻研梅派上。经过苦心孤诣地磨炼,她学梅取得了骄人成绩。以她所演《洛神》为例:出场前“闷帘”唱二黄导板“满天云雾湿轻裳”,声腔委婉百啭,清亮圆润,观众只闻其声尚未见其影,已然产生对仙女的敬仰和遐想。宓妃带着圣洁之美,神仙般飘忽出场后,接唱“如在银河碧波旁,缥缈春情何处傍,一汀烟月不胜凉”几句散板,董圆圆唱得绵柔而不失亮丽,莺声撩人。尤其是独具特色的梅派滑音处理,如缓溪潺流悄然而下,比起落瀑跌宕,更是别有情趣。她演这出戏,不光唱与念功力非凡,还由于她天生丽质,以女性舞之美、动之美、静之美的身姿,把一个神仙姐姐飘逸之美描摩得十分可人。观众对其倾慕之情油然而生。
十多年前,北京京剧院在梅派原有《洛神》的基础上,改编出大型历史故事剧《洛神赋》,董圆圆与叶少兰在北京联袂主演,引起轰动。2002年文化部在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京剧节演出,《洛神赋》得了金奖,董圆圆荣获优秀表演奖。
1988年,董圆圆首次赴港参加纪念梅兰芳经典名剧汇演,一年后又随中国艺术代表团再次赴香港,参加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演出,每次她都以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地道的梅派唱、念、做、舞,给当地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1989年,董圆圆随姨妈、香港名票李尤婉云移居香港,遂即成为香港京剧团的主演之一。她频繁往来于北京、香港之间,一边演戏、一边学戏。彼时,香港名票钱江先生创建的国际票房票戏活动十分活跃,张君秋、谭元寿、梅葆玖、叶少兰等京剧艺术家也常到那里作示范演出。董圆圆通过观摩名贤的演出,艺术上增长了见识,获得了创作角色的启发,这对于她的舞台艺术日趋纯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习名贤的京剧艺术中积累素养
董圆圆钻研梅派艺术越来越深入,所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显著。1999年9月,梅兰芳京剧团受国家文化部委派,赴日本参加中日文化合作协定签订20周年纪念演出。董圆圆作为剧团的主演之一,以一出载歌载舞的《天女散花》倾倒日本观众。有人在当地日文报纸上著文,将她的表演同80年前梅派创始人梅兰芳率先把中国京剧送到日本的历史联系到一起,由演戏历史到舞台艺术,同时对她大加揄扬。
天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持完成的京剧音配像工程,梅兰芳所演《打渔杀家》《穆柯寨·穆天王》,言慧珠所演《樊江关》《洛神》,张君秋所演《梅龙镇》,杜近芳所演《红娘》等早期录音,都是由董圆圆作舞台演出配像。这对于董圆圆来说,既是展示自己才艺的机缘,也是难得的学艺后续的机会。经过为前贤们的录音配像,她加深了对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的进一步感悟,为尝试新戏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营养。
1999年,北京京剧院编排清装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院长王玉珍力邀董圆圆扮演剧中的露儿格格。这个人物不归属青衣,也不归属花旦,但与这几种行当都沾边儿。董圆圆接受了任务之后,认真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与之相符的表情动作。她还参考了许多历史文献以及文学作品,为塑造这一古代女性形象寻求理论依据。2000年春节,这台戏作为第一部贺岁京剧在首都公演,备受观众青睐。董圆圆在台上运用花旦的形体表演和引人入胜的青衣唱腔,把个聪颖灵智的青年格格刻画得又泼辣又大方,机敏而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人们盛赞她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演出了格格的神韵、风采,也显示出董圆圆驾驭角色的高品位演艺。
在梨园世家中获得艺术熏陶与传承
董圆圆,祖籍河北省霸县岔河集村,出身于梨园世家,四代人中有多位都是京剧名角。她的曾祖父董玉山,是河北梆子名演员,清末民初在天津的北天仙戏园任主演兼在小班课徒传艺,后来成名的京剧演员崔盛斌、小盛春等,都是该小班培养出来的代表人物。她的祖父董志斌,系京剧武生演员。董圆圆的外祖母尚凌云,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红及江浙等地,一度与周信芳在上海同台合演。
她的父亲董文华,自幼随其父学戏,工武生兼习文武老生、红净,最以猴戏见长。此后又拜表演艺术家李少春、李万春为师,兼熔北派与南派的袍带猴、短打猴于一炉,用娴熟的武功技巧细致入微地刻画孙悟空的性格特征。上世纪80年代,董文华曾与李少春合作拍摄了京剧艺术片《人猴》,这对师兄弟珠联璧合的表演,赢得海内外观众的赞扬。董文华被各地戏迷誉为当代京剧界造诣最深的猴戏表演艺术家。董圆圆的母亲尚明珠,12岁登台演戏,14岁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曾跟随师父到苏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献艺。后来又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指导下,兼演《凤还巢》《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梅派剧目。她不仅兼能梅、荀两派,还曾演过《红嫂》《海港》《艺海沉浮》《送肥记》等多出现代戏,是一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香港名票李尤婉云、李和声夫妇,是董圆圆的姨妈、姨丈。董圆圆之所以能够成为杰出的京剧新一代,与她从小接受家庭的艺术熏陶是分不开的。直到现在,她每次回天津省亲,总是把许多时间花在向母亲请教如何把握表演火候等艺术探讨上,或是把自己的学艺心得向母亲细细汇报,征求老人的意见。她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里,尽情地享受着温馨的亲情,同时于潜移默化中获得艺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