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洋千年寒山诗

2013-04-29江舟

文化交流 2013年5期
关键词:寒山僧人诗歌

江舟

前不久,我参加省里一个翻译工作会议。会上,浙江工业大学英语老师张建青博士发言中有一趣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在纽约孔子学院工作。有天,他问美国学生:“你们是否知道中国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中国大诗人寒山……”学生们摇摇头说。

寒山,立即勾起了我对六年前的回忆。那时,我在《风景名胜》杂志社工作。有天,我去天台山那茂林掩映下的国清寺采访。当我步入那寂静的大佛殿时,忽见殿壁上贴着一张偈语,上写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张偈语,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引发人们深思。

那么,寒山、拾得又是何许人,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悟性呢?正在迷惑之际,有位70多岁的老僧进佛殿来,我立即上前尊敬地向他请教,那热情和蔼的老僧拉着我到殿外靠着丰干桥坐下,如数家珍地谈起国清寺与唐朝寒山诗僧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从陕西咸阳来了一位书生,他擅长写诗,出家后不愿剃度,因此在本寺做了个厨僧,他就是寒山。拾得也是厨僧,要问拾得的来历,得从先前一位老法师说起。有天,老法师在寺外的松树林中散步,忽听一婴儿在啼哭,此时,寒风阵阵,他生怕婴儿冻死,随即抱回寺中,后来他走访附近的村庄,均无人认领,只好在寺内抚养,取名为拾得。拾得长大后,他好学上进,见寒山为人厚道,擅长诗文且钻研佛学,对他十分尊敬并成为好友。那时,寺里有位高僧叫丰干,与寒山和拾得志趣十分相投,于是三人成为挚友,亲密无间。他们收集了许多有关释、儒、道等书籍,相互传阅,共同切磋,进步很快。寒山还把他学习的心得写成诗歌,题在墙壁、木板、竹片上。寒山因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很不重外表。他常头戴桦皮冠,身穿百衲衣,脚踏大木屐,且笑且歌,似疯似癫。因此,时常遭到其他人取笑甚至侮辱。他为了找个更加安静的地方修道,于是找遍了天台山的山山水水,最后选址寒岩。寒岩位于天台县约30公里处,是一处方方正正高约百米的巨岩,巨岩中有洞,洞平坦宏大,宽深各约十多米,遮风躲雨,环境清幽,冬暖夏凉。洞内有一龟一蛇均系天然岩石生成,洞口有一平坦的石块,形似桌台,这就是当年寒山隐居之地。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名为“寒岩夕照”,洞壁上刻有“寒岩洞天”、“小清凉”等字。民间流传着当年寒山、拾得、丰干相聚引吟等趣事。

再说丰干禅师,他佛学高深,知识渊博,且精于医术,善用中草药为僧人和附近村民治病,深得众僧和村民尊敬。有天,他突发奇想,打算去京都长安游览。于是,他身披袈裟,手托钵盂,一路化缘到了长安。这时,长安有位大官叫闾丘胤,正准备去浙江台州任刺史一职,因患头痛病无法上任。他找遍了京都的名医,吃了许多药,毫不见效,十分苦恼。此事被丰干知道后,便登门自荐。闾丘胤一瞧,是一个衣衫褴褛、自称来自天台国清寺的和尚。他用怀疑的眼光看了很久,但别无他法,便答应试试。果然,不几天,闾丘胤久治不愈的头痛病消失。闾丘胤感激不尽,将丰干法师奉为上宾,除热情款待外,询问有何要求。丰干说了一件事,要他到台州郡上任后去天台山国清寺看望一下丰干的僧友寒山和拾得,并交待决不可以外表取人。闾丘胤不断点头,满口答应。当他到台州上任后第三天就去国清寺看望寒山、拾得。众僧大为惊讶,刺史大人居然屈尊跑到寺里来见一个疯癫和尚与小厨僧,大惑不解。因为拾得平日总是将剩菜剩饭装在竹筒里待寒山从寒岩来取。这天,闾丘胤正好撞见寒山来找拾得取食,听闾丘胤说明来意后,寒山笑问:“你怎么会知道我们呢?定是丰干饶舌。”闾丘胤说:“正是丰干告诉我的。”寒山敷衍之后,溜之大吉。闾丘胤又寻踪至寒岩,并送去衣食,寒山见状,只得打个招呼,口颂一偈:“报汝众人,各各努力。”返入崖穴,不再见他。闾丘胤又到国清寺,搜找寒山遗留之物,发现他往日许多书写在竹木和墙壁上的诗歌以及附近村野人家的墙壁上留下的不少诗歌,就委托该寺诗僧道翘收集整理,集成后,闾丘胤亲笔作序,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寒山子诗集》。

说到这里,老法师拍拍我们共坐的精致古石桥说,这就是后人为缅怀丰干高僧而修建的石桥,并命名为“丰干桥”。

“那么苏州寒山寺又是什么来历呢?”我接着问道。

那是与闾丘胤有很大关系。现在的苏州,唐朝时叫姑苏。城外枫桥有座妙利普明塔院。后来,闾丘胤路经苏州时访问妙利普明塔院,在塔院旁遇见一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卖草鞋老人,一眼就认出是寒山来了,可老人不承认,一转身像一阵风似的不见了身影。闾丘胤越发惊奇,他刚读过寒山的诗歌,深感价值无比,为了弘扬寒山精神,他下定决心做好一件事,在闾丘胤的多方游说下,南朝时就已存在的妙利普明塔院从此更名为寒山寺。于是就有了张继的诗《枫桥夜泊》:“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名诗传唱千年,还流传到日本、朝鲜和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正在这时,有位三十多岁的僧人过桥,他身穿灰色短衫僧衣,戴着近视眼镜,红光满面,足步矫捷。我的脑际立即闪过一个念头,年轻僧人是否知道寒山,便立即起身邀他同坐桥上,并问道:“小法师是否知道寒山?”

“知道,知道,他是我们寺在唐朝的著名诗僧。”

“他的诗怎么又传到美国的呢?”

那年轻僧人比手划足地向我叙述起寒山诗歌的传播过程—

佛教天台宗是我国隋唐期间出现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它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以特有的教理和实践而盛行于世。天台宗在公元9世纪初由日本僧人最澄传入日本,国清寺因此成了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每年都有日本僧人来寺朝拜祭祖,交往密切。《寒山子诗集》一出现就被传到日本。因为寒山诗歌最突出特点是通俗、自由,语言浅显甚至大胆地引用俗语方言,很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使得寒山在日本成为评价很高的中国诗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寒山诗再从日本传入美国后,立即引起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有些自感失落的美国青年为了找回失去的精神世界,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发现东方的文明和宗教中,确有能使心灵得以解脱的一种玄机哲理,终于发现了一千多年前寒山写的诗集。因为寒山在诗歌中表述他常居高山寒岩,云雾缭绕,破衫敝履,临风浩歌,劝人远离喧闹和烦恼,去享受幽静和快乐。如诗:“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远还同不系舟。”寒山劝人远离战争,爱惜生命,享受和平,享受安逸的生活。寒山的其他警世、劝世之作,也都富有哲理,扣人心弦,这和西方这群现代流浪汉不光外形相似,心灵也十分相通。他们持有寒山诗歌,如获珍宝,欣喜若狂,欢呼雀跃,顶礼膜拜,奉寒山为祖师爷和精神领袖。

这在美国人克洛厄(Jack Kerouac)所著的《法丐》一书里,也得到深刻的反映。《法丐》是克洛厄的一本自传体小说,描写他同寒山诗歌的英文翻译者史奈德的友谊。书中写他如何津津有味地听史奈德讲解寒山精神,解释寒山诗歌,并在《法丐》中对寒山作了酣畅淋漓的描述,把美国人眼里的寒山精神发挥到极致,影响深远。美国及东南亚一些大专院校的文科也都选择了寒山诗作教材。美国好莱坞也将寒山的经历拍成大片《冷山》(Cold Mountain),轰动一时。在夕阳西沉时,我依依惜别两位僧人,离开了这座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刹。

翻译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去杭州图书馆借阅了《寒山子诗集》及寒诗注解等各种书籍,反复研读,通过灵性的时空隧道,窥见了那一千多年前居住在山野的寒山的精神世界,他生活非常艰辛,但他追求精神解脱,却活了百岁,留下的303首诗深刻地反映了释、儒、道内涵,不停地在与各国人民对话。所有这些,都与六年前国清寺两位僧人的介绍完全相符。终于,我明白了在国内几乎被边缘化了的寒山,在美国的知名度远高于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道理。由此也足见翻译工作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寒山僧人诗歌
必然的结果
必然的结果
诗歌不除外
寒山化育一身诗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Poet’s Peak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寒山与寒山诗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书法作品欣赏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