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派艺术是“中和”之美

2013-04-29宋冰华

北京纪事 2013年7期
关键词:贵妃醉酒梅派张馨

宋冰华

学习梅派是从简到繁再到简的过程

熟悉京剧的人们都知道,梅派唱腔不以花哨织巧、变化奇特取胜,但无论是柔曼婉转之音抑或昂扬激越之曲,都无不出自心声,感人至深。张馨月初学梅派时对此颇有感触,“我刚学梅派,还抓不住梅派特点的时候,感觉梅派好像很简单,唱腔没有什么变化。等到我学了好几年以后,才体会到,梅派看似简单的唱腔其实内在蕴含丰富变化,学梅派的过程就是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传统唱腔程式上一般有好几个‘弯,刚开始学梅派,你会觉得没有‘弯,学长了,你就知道其实‘弯是存在的,只不过少了很多,可能就1个‘半。我说的‘半指的是技巧,很可能这个‘弯是‘滑过的,一带而过的,但是一定要有。梅派就是这样,不会把这些技巧表面化,真正修炼的是‘内功。”

梅兰芳大师的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故音色极其纯净饱满,唱工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决无气馁音懈之处。很多音拔得越高则越细而长,不但袅袅不断,而且绝无尖锐之声,反而更是甜润。对此,张馨月也曾经请教过梅葆玖先生。她说,“比如说龚琳娜唱《忐忑》,一分钟能不断地唱出很多‘弯来,普通观众觉得很难。其实,一秒钟绕一个弯,即一分钟60个弯,专业搞声乐的人都能达到这个程度。但是如果让你一分钟唱一个音、保持一个状态不松懈,很难。这就是梅派的特点。很多人都觉得,梅派也没什么花腔,没什么起伏,为什么学了梅派和没学完全不一样?我的理解,这就是内在的东西有了本质的变化,是要你自己体会的。一个演员,如果天天演出,能保持一个状态吗?很难。所以,对于梅派,我的体会——梅派就是中和之美。”

谈到如何传承梅派,张馨月说,“梅派很多戏演绎的是古代的一些女性人物,有深度有内涵,跟现代女性推崇的个性解放是完全不同的。在演出中,一些观众看到这样的戏会觉得演员没有卖力气,没有唱得很高,声音没有拉得很长,就不给‘叫好。我觉得如果唱梅派的演员只为了迎合观众刻意改变,那就不是梅派了。”对于梅派的继承,张馨月的理解是这样的:“梅先生是男人,他用男性的方式演绎古代的女性,他要观察女性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女人不用。所以我学的时候没有刻意地去模仿,更何况男人的声音是学不来的,生理的构造、结构不一样,声音出来的力度也不一样。我学习多年以后,过了模仿的阶段,我就觉得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来演绎梅派。抓到它的特点,它的技巧,而不是在表面上做文章。了解了梅派的特性、特点、内在、内涵之后,要结合自身的条件,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因为模仿永远超越不了。现在这个时代大众的娱乐方式很多,京剧已经不是最辉煌的时代了。我的追求不是超越老师了,因为无法超越。如果说,过去我们的老艺术家有10分,我们学得再好,最多能学到9分。如果我们再往下传,我们的下一代学到最好就是8分,剩下2分怎么办?所以,我们就要结合现在的社会大环境,结合观众的审美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自身的特点,把这1分补回去,争取还能达到10分。只有这样去做,不敢说发展发扬,但可以让梅派一直传承下去。现在的发展形势最好的方面就是很多人愿意学习梅派,梅葆玖老师收的徒弟很多。一个派别学的人越多,传承的人也越多,就一定能走得很好,走得长远。”

京剧梅派艺术是符合于中国传统的中正平和的审美观,体现出线性的艺术规范和圆融的意味形式。这其实也是梅兰芳先生渊博的知识,极高的文化修养、内涵,平和的人生观所造就的特点。“一个人如果想学好梅派,仅仅学它的形式、舞台表现方式是不够的。首先要去学习梅兰芳先生的生平,读他的书;然后去感受他的的精神,有了体会以后,方能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才能真正表现出梅派的雍容华贵、清新流畅、温婉甘甜、平实华美、意蕴尤醇、大方圆润之美。”张馨月如是说。

传承梅派,应该恢复更多的梅派剧目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天女散花》《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穆桂英挂帅》……每一部梅派的剧目都是一个永恒的经典之作。因为当年《贵妃醉酒》拍成了电影,因此很多人对梅兰芳先生的认识都是从《贵妃醉酒》开始的。张馨月说:“很多人看梅派的剧目,觉得《贵妃醉酒》最经典,为什么?因为录制《贵妃醉酒》的时候,梅先生的状态、手眼身法步已经到了极致,经过多年努力、磨炼、创新,可以说达到了美轮美奂的境地。他总体上突出一个‘圆字,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的表演都能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

然而,毕竟当年条件所限,梅兰芳大师留下的录音、电影只是几百部剧目中的几部。更由于拍摄、录音的年代大多在梅先生上了一定年岁之后,因此很多梅先生年轻时代的经典剧目都没有保留下来。张馨月说,“梅兰芳先生排过《太真外传》,这是一个4本的戏,也就是4天晚上的戏。它的唱腔非常好,但是现在很少有人会了。像这样经典的剧目不能展现在今天的舞台上实在太可惜了。这类剧目其实很多的。如果我们只是来回唱我们熟悉的老段子,那么梅派的戏会越唱越窄。假如有一天,因为戏很少,未来传承下去从一出变成一折,知道《大唐贵妇》《太真外传》,却只会一句“梨花开、春雨带……”那该是多么可惜。我希望趁现在还来得及,将梅兰芳先生所有的剧目能多挖掘出来,尽量多挖掘、尽量恢复,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尽量保留更多的剧目,至少为了梅派的传承做一些事情。這条道路无论好还是坏,我都要走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无关名利,是必须要做的。”

在北京京剧院领导的支持下,张馨月将梅兰芳先生在1927年排演的一折40分钟的《麻姑献寿》改编成2个小时的一部戏,并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成,于6月中下旬播出。她说,“我最想做的就是始终如一地在继承梅派的基础上,研创改编新作品,坚持尝试、创演反映社会进步、世道人心的梅派新剧目。不仅在继承、创新上要开足马力,其目的是,通过繁荣国粹,弘扬梅派艺术,争取让年轻观众逐步走进剧场,都来观看我们的国粹艺术,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从中更加广泛地了解梅派之神韵,欣赏到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精华。所以说我能在北京京剧院工作,是非常幸福的。没有院团领导的支持,《麻姑献寿》这部戏也恢复不了,又何谈完成历史赋予我们京剧人的神圣使命。”

梅派再传弟子张馨月,执着的梅派传人,我们希望她未来可以如她梦想的那样,恢复更多的梅派剧目,将更多的梅派剧目,呈现在观众面前。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猜你喜欢

贵妃醉酒梅派张馨
“烤”验
作品欣赏
Splendid New World in Straw Paintings
丁晓君——舞台梦 戏剧瘾 梅派青衣丁晓君对京剧沁人心脾的情感
贵妃醉酒
张馨予
民国老照片:人物
贵妃醉酒
梅葆玖先生病逝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