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考政治卷深化解题难度的四个命题趋向

2013-04-29陈中相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考卷主观题试卷

陈中 相伟

随着2012年高考的落幕,全国各地的教育教学主体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对本省高考卷的解析和研读上。虽然在命题中规避了偏题和怪题,但和2011年相比,2012年的江苏高考政治卷依然保持着相当的解题难度。

综合近两年的江苏高考政治卷,我们不难发现:命题人在创制试卷时不断在题型选择和设问方式上作出尝试和创新。这些命题新元素在深化试卷解题难度的同时也逐渐生成了一种可以预见的命题新趋向,而认知和把握这些信息对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趋向一:引入计算,颠覆读图题的传统解题思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江苏高考政治卷中的简析34题始终是传统意义上的读图题。这类题往往通过图表信息的直观建构让考生来阐述现象,并据此解析问题存在和发生的内在本质。可以说,这类题型在设问方式上符合中学生由外及内、由易到难的思维习惯,确是一种体现合理逻辑关系的经典设问模式。

与传统和经典相伴的往往是该题型设问形式的单一和解题技巧的固定。针对传统读图题日渐失去的新意,江苏高考卷连续两年将《经济生活》中的计算类试题引入图表解析,这无疑给考生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这两道题都通过列表创设答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经济学知识完成表中所空数值的计算任务。这一考查形式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数据运算,这其中包含着对于考生深层解析经济信息能力的评价要求。在2011年的江苏高考政治科中,大量考生正是因为无法确定出口值、净出口值和附加值等经济概念之间的关系,才陷入了解题困境。其次,数值运算在新型图表题中虽是难点,但并非考查的唯一重点。近两年的简析34题都把目光聚焦在诸如外贸、外汇这样的全球化现实影响上,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时不仅要关注中西方贸易不平衡的生成原因,感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发展压力,同时还要针对这些问题反思破解困局的对策。从某种程度上看,引入经济学运算的新型图表题命题视野更广阔,设问方式更灵活,知识覆盖更丰富,考查角度更全面,而这些因素使该类型题成为试卷中的解答难点之一。

趋向二:单一设问,强化哲学论点的精确定点使用

在政治学科的诸多模块中,哲学知识之于主观题的论述往往较为多元和开放。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面对传统哲学题时会习惯性地寻找材料所指向的哲学体系,从中选取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原理来配合材料罗列阐述。但事实表明,哲学上过于开放的知识设问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相反,还会使学生养成解题时只需论点覆盖而无需细致思考的哲学解题惰性思维。

针对这一问题,2011年的江苏高考政治卷在简析35题中对哲学原理的精确问答作出了尝试。该题在问及“包容性发展”材料所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时将要求学生作答的范围从“哪些”变成了“哪个”,即使评分原则转变为“只需一解”且“答非所问不得分”。或许是对这一命题思路的肯定和延续,2012年高考卷中的解析35题再次将哲学主观题的设问具体化和唯一化。该题要求考生能够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辩证法原理对微博的作用进行评析。而这里的“一个”和“最”就最大程度限制了考生在辩证法体系内缺乏思考的盲目作答。与传统的哲学主观题相比,这种全新的设问方式使考生更加重视对材料的研读和情境的感悟,这在对考生的文字梳理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高考政治卷中哲学题的解答变得不再轻松。

趋向三:整合材料,舍弃传统的分情境问答探究模式

在江苏政治高考卷中,综合探究一直是具有代表性且有着压轴意义的主观类题型。通常情况下,人们会从探究题中寻找命题新意并由此对这份试卷的命题质量作出基本评价。在情境铺设、考查取向和设问形式等方面,以往历年出现的探究题始终遵循由三段材料分别铺陈情境,再据此进行分模块问答这一命题格式。传统的探究题将材料和问题对应整合,这使题中设问的指向性更强,考生的作答针对性更明确。

正当所有教学主体以一种传统思维来定义压轴题时,今年江苏高考政治卷中出现的探究题模式让人有种耳目一新之感。与以往的探究相比,该题舍弃了传统的分情境问答探究模式,其在扩充背景材料容量的同时将材料内容加以整合,使其成为全面系统的完整信息源。这一看似简单的材料处理方式实际上增添了考生的答题难度。首先,这一由五个段落构成的背景材料多达628字。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须快速阅览材料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各段落的中心议题,找出“题眼”来分析答题,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快速阅读和文字解读能力。其次,这种打破结构分化的材料铺设形式使考生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能够依据特定的材料环境进行针对性作答,相反,考生所解答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在五段材料中寻找信息归属和答题指向,这是2012年新探究题的显著特点和最大难点。

趋向四:注重做法,设问倾向于问题应对与出路探寻

在2012年的江苏高考政治卷中,许多传统题型在考查方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而与这种显性变化并存的是今年试卷中各类主观题在考查角度上所表现出的集体转向。

当我们回顾和比较近两年江苏高考卷主观题的设问特点时,我们发现:2011年的主观题除了考查现象和概念的3个基本问之外,其余的6个主体设问中有4个都是围绕事件的原因和意义展开(当年所有主观题中无一设问触及措施或做法),也就是说,2011年主观题主打的是“原因牌”,侧重考查“为什么”。与之相比,2012年主观题将原因类的设问压缩到2个,同时用5个问重点考查考生对于问题的应对和措施的选择。由于在分析“怎么做”时需要多元化思考,所以在知识的处理上,探究做法要比复述概念和分析原因更有难度。在2012年江苏高考卷中,简析34题和35题就要求考生能多主体、多角度去思考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企业发展以及微博使用监管中的措施应对,而探究37题则更是要求考生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模块对“如何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这一命题作出解答。综上可知,正是主观题在“做法措施”角度的集中设问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试卷的解题难度。

纵观近两年的江苏高考政治卷,我们能感受到试题在命制中的保有新意和体现创新。这些创意在丰富本学科试题类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抬升了试卷的考评难度。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主体,唯有关注和把握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向才能更好地整合教材、革新教法并最终实现教学绩效的优化。

猜你喜欢

高考卷主观题试卷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关于一次分式型递推数列的若干解法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例谈2016年全国高考卷数列题型体现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