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案例式”开发
2013-04-29吴君磊
吴君磊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开发,丰富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内容,改变“千校一面”的课程结构,是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增设选修课程的亮点内容。它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帮助处于认识自我关键期的高中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职业技术,提早适应社会和大学专业学习,改变高中生“只埋头苦读,无专业规划”的现状。“案例式”课程开发是指围绕课程各专题的主题内容,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甑选和撰写典型性的研究性小课题、学生实验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等案例,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及价值观的发展序列,将案例进行串联,整合开发形成选修课程。
下面以《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为例,探讨高中化学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案例式”开发。
一、题材选择创新,基于境域特色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的题材要充分挖掘和汲取当地的特色产业、民间传统工艺和技术资源,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因此,在选择课程题材和确定主题前,必须对境域化的资源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需求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作全面开发评估。此类课程开发评估一般要基于以下四个条件。
1.基于地域资源特色
职业技能类课程开发要更多地关注本区域的地理特征和特色资源,实现“人无我有”,体现独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黄岩柑橘始于三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公认的柑橘第一品牌,柑橘之于黄岩,犹如丝绸之于苏杭、瓷器之于景德镇,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和象征。同时,黄岩历来为全国柑橘技术传播中心,中国柑橘博物馆、浙江省柑桔研究所均坐落于此。选择“黄岩柑橘”作为本课程的主题,对于学生了解黄岩柑橘的兴衰史、柑橘产业的沿袭和转型以及黄岩未来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本土传统经济的热情。
2.基于学校办学特色
选修课程开发要善于强化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本校有较深积淀或强势的学科作为课程开发的方向,使课程与学校特色相对接。台州市第一中学是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我校科技教育从1989年“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开始起步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学校在学生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丰硕的成果。新一轮的深化课程改革中,学校已定位创建“职业技能教育”为特色的省一级特色示范性高中,《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的开发定性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意在与学校的特色相吻合。
3.基于学生兴趣需求
选修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充分满足学生知识和兴趣的需求。台州市第一中学地处黄岩柑橘“种植地带”,学校附近建有三甲农场柑橘园区,学生对于黄岩柑橘文化耳濡目染。2008年以来,我校开展高中科技教育生活化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对接生活”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统计发现:在802个学生研究性课题当中,有关“黄岩柑橘”的课题有28个,约占总数的3.5%,数据告诉我们学生对于黄岩柑橘的关注度高、兴趣浓,对开设本课程的选修有一定的生源保证。
4.基于课程资源分析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开发对于实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设施和环境等条件性资源要求较高,开发时要作全面的分析,确保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台州市第一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具有先进的实验和信息教学设施和设备,拥有一支有着丰富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化学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与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浙江省皇罐集团、中国柑橘博物馆、三甲农场柑橘园区、黄岩澄江施林村柑橘实验园区等单位和基地联系密切,能为开发《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提供大量素材性和条件性资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效能保障。
二、方案设计科学,关注学生需求
“案例式”课程中,典型案例是教与学的基本素材,是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职业技能类案例内容可来源于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可来源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案例的设计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生活性,学生的需求性和应用性等。
《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课程开发小组,在构建“案例式”课程建构体系时,在课程目标上要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技能,培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与体验。在课程教学内容上重视与学生原有知识积累的链接、与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对接,尽可能从必修课程实验操作内容上延伸和拓展,贴近学生的生活事务处理的需求。课题组以柑橘文化、生长、管理、检测和应用为知识主线,渗透了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遴选和整合了13个典型实践和实验活动案例进行串连,构建为案例式课程,分四个专题编写。具体课程目标、案例内容与教学计划如下表。
《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课程方案表
《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课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要束缚于课程方案的预设,要根据柑橘生长周期特征和学生知识实际,适时生成和调整学习内容和时间。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实现经验与新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技术技能。
三、教学方法多样,体现学生发展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能力发展出发,创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主动地去发现、分析、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凸显技能类课程的特点,注重实验训练、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践体验,将学习过程与生活实景和职业场景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更具实践性和自主性,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生活能力提高更具实效性。
1.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过程。如专题三中开发柑橘酸度的测定、柑橘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柑橘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柑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等四个定量分析实验。首先,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和训练,自主进行探究,获得知识,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提高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必须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不能凭空猜想,胡乱编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职业精神和科学精神。
2.研究性学习
在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将研究性学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实际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技能。在《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课程教学中,组织开展“黄岩柑橘文化史的研究“、“黄岩蜜橘衰退原因及发展对策研究”、“探讨黄岩柑橘种植合理化使用化肥的措施”等,学生分组进入农户、柑橘基地、柑橘研究所、柑橘加工企业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提高学生交流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调查研究的技能技巧。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智力背景,让他们思维的触角得到延伸,让他们学习的空间得以拓展。
3.职业体验活动
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基地,转化角色,开展不同的职业岗位体验,实践职业技能的应用,进一步了解职业素质的要求。如组织学生跟随柑橘研究所的检测员们走进柑橘实验园区开展园区土壤采集和检测,组织学生协助橘农们为柑橘喷药除虫,组织学生进入黄罐集团和工人们一起提取柑橘香精等,增强学生对于柑橘栽培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体会各类职业岗位的酸甜苦辣,增强自身职业规划的意识。
四、课程开发的感悟
浙江省此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拥有拓展课程开发开设的能力,自主开发具有个人特长和特色的选修课程。课程开发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开发中,若要达到实现“教师即课程”的境界,开发教师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携同学生,案例积累
职业技能课程往往是普通高中教师比较薄弱的环节,要使课程资源开发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教师应不断积累自身知识、提高自身技能和丰富自身阅历。教师经常选取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利用课余时间携同学生走进实验室、深入社会一起进行实验研究和社会调查,获取学生兴趣浓厚的可行性实验案例,采撷学生关注的生活热点事例,通过改编、调整和整合形成课程案例资源。一方面使我们课程开发者亲身实践和体验,追求课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开发,达到“课中有生,生中有课”的课程开发理念。
2.多方联系,寻求支持
相比其他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开发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专业要求高等特点,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教师精力和能力上缺乏,不可能孤军完成,需要集合多方社会资源形成开发团队。其中,需要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也需要科研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还需学生家长的鼎立相助。教师要善于集中各种力量,积极创造条件,拓展课程开发的时间和空间,因地制宜地挖掘各类课程资源。作为开发者的教师尤其要重视家长的力量,首先学生家长的职业涉及面广,家长中聚集着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高手;其次要求家长参与课程开发,为了孩子的事情家长们的主动性强、热情高,发挥学生家长的才能,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教育厅,2011.
[2] 郭元祥,杨钦芬,余娟,等.教师即课程:意蕴与条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6).
[3] 钱翔,夏庆宾,刘莹,等.案例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教育教学研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