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畜牧业养殖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3-04-29程新旺石红英吴清明程鸣叶汉珍
程新旺 石红英 吴清明 程鸣 叶汉珍
摘要: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新洲区畜禽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严重制约全区畜牧业的发展。对新洲区畜牧业养殖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现状;防治对策;新洲区
中图分类号:S8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77-02
近几年来,在武汉市惠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新洲区畜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畜禽养殖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已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现,新洲区要想大力发展畜牧业,争创全省畜牧强区,必须破改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探索适合新洲区的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1 新洲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新洲区是全省蛋鸡养殖大区,2012年畜牧总产值达到30.5 亿元 ,畜禽粪尿年产生量和污水产生量达到60 万t,严重污染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1)养殖规模化程度不算高,废弃物总量大。我区中小规模养殖场(尤其是养鸡场)是畜禽养殖场的主流, 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缺乏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这些中小规模养殖场不按规定布局, 多数建设在村庄附近,有的甚至建设在人居环境中,其粪污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就近肥田”,多数时候,这些粪便被堆放于养殖场内或其附近,粪便的无序发酵所产生的气体恶臭无比,产生的可溶性物质也随地上水流渗入地下,是新洲区畜牧业的主要污染源。
(2)治理难度大。新洲区人口集中,村镇密布,河流水系密集,散养畜禽数目巨大,畜禽小规模养殖场较多,养殖园区较分散,治理难度相当大。
2 新洲区畜禽养殖污染表现形式
新洲区畜禽养殖污染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是粪便污染。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畜禽粪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首因,是畜牧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第二是污染水体。农村散养户、规模养猪场粪便露天堆放,无害化处理不彻底,经雨水冲淋而排入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病死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焚烧不彻底,有的乱扔乱抛也导致环境水体污染。第三是传播病菌。畜禽废弃物中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畜禽传染病的蔓延。第四是污染空气。畜禽养殖过程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影响周围村民的身心健康和农业生产,并经常引发村民间的纠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第五是危害农田生态。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3 养殖污染原因分析
据调查,造成新洲区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一是畜禽养殖生产方式的转变。近几年来,新洲区畜禽养殖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由小变大,经营方式由分散到集约,畜禽污染也由分散到集中,在畜禽饲养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冲洗畜禽舍产生的污水任意排放,没有配套相应的耕地消纳,生产的粪便不能转化为农田肥料,就堆积乱放污染环境。
(2)畜禽养殖者环保意识不强。为了发展畜禽产业,创建全省畜牧强区,新洲区鼓励规模养殖,扶持园区建设,重视饲养规模和发展速度。而部分养殖户和农户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治理和配合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只有是国家扶持的项目中要求建沼气池,业主才建沼气池,主动自筹资金建沼气池业主在我区为数不多。
(3)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近十几年来,新洲区畜禽养殖业的规模由小变大,经营方式由分散到集约,在生产中新洲区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
(4)畜禽养殖业布局还不尽合理,局部地区存在养殖户过多、养殖数量过大、养殖密度过高、养殖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严重超过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如新洲区李集街、三店街、汪集街等地畜禽养殖饲养场地选择不当,建设具有随意性,专业户非常集中,且大部分专业户分散在居民区,大量没经处理的畜禽尿液及粪水和挥发的恶臭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5)新洲区有机肥生产程度还不够。有机肥的生产是目前处理畜禽粪污的新兴途径,然而新洲区目前有机肥行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肥料工业效益推动,政府并未将其作为环保行业给予足够的支持。有机肥场家都怀抱着临时性的观点,所建设的厂房与生产设备都极其简陋,所采用技术也较落后,畜禽粪污的价格随着季节变化而差异巨大,加之新洲区大农业生产环保意识还极其淡薄,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并未普遍使用,导致新洲区有机肥生产量还上不去,畜禽粪污转化量不大,转化程度也不高。
4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畜禽污染治理应以源头处理为主,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量,减轻畜牧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压力。要逐步淘汰严重影响环境的低、小、散养殖户,确保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在环境敏感地区,应当依法划定和调整禁养区、限养区,严格控制区外畜禽养殖企业在境内盲目发展,防止污染转移。
(1)认真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合理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新老养殖场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新养殖小区,改建老养殖场。对于老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建议政府对改建老养殖场给予适当补贴,对于新建的养殖场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选址、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是防止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重要途径,在选址上应远离人口稠密区、环境敏感区、举水河倒水河等水系。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最好选靠近农田、果园的地方,以便开展立体养殖,提高农作物和果林对粪水的转化利用率。新老养殖场要增加场内绿化设施,做好养殖场周围绿化工作,严格按环保部门要求,配套沼气等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
(2)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对污染实行减量化方法设计,应实现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的隔离。
养殖场设计上要严格实行二分离,一是在小区设计过程中建雨水沟和污水沟,实行雨污分离,污水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二是干湿分离,应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先清理粪便,再用水冲洗栏舍,粪便不可与尿水、污水混合排出,实现日产日清。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离使畜禽粪便污染减量70%。
(3)不断改进饲养方式,大力推广立体养殖模式和清洁生产技术。
①节约用水、减少液体肥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鸡场、猪场宜采用饮水器,可大幅度降低舍内的饮用水量及污物排放量。畜舍清洗用水占畜禽养殖用水的主体,不同的清洗方式对水的需求量不同,要尽量降低用水量,减少液态水粪的形成,减少养殖场污水排放量。
②要把握好饲料等投入品的质量关,严格限制重金属等化学试剂的使用,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
③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量。饲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降低粪尿中氮的排出量。使用植酸酶,降低粪尿中磷的排出量。使用益生素和非淀粉多糖(NSP)降解酶,降低不可消化营养素的排出量。使用有机微量元素,降低微量元素的排出量。使用除臭剂,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所使用的饲料中添加微生物菌群,使饲料充分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的消化率,减少粪便中未消化的饲料对环境污染,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④要广泛推广鱼猪结合、农牧结合、果猪结合等一系列立体养殖模式,逐步实现我区畜牧业绿色循环生态养殖。
⑤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要反对滥用兽药和添加剂,要有效控制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使用量,严格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兽药和添加剂,提倡使用益生素、酶制剂、天然中草药等。要使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消毒药物,如强碱、强酸、醛类等。要有计划地推广生物发酵零排放技术。
(4)搞好粪污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畜禽粪尿既是废物同时又是资源,含有丰富氮、磷及有机物,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作再生饲料,目前家禽粪便再利用已经成功,新洲区要引进1~2家企业对鸡粪进行处理和再生饲料利用。要搞好粪便综合利用,对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设置专门的畜禽粪便贮存设施,我区雨水多,堆粪场顶部应设置防雨顶盖,四周要通风,贮存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污染地下水。将干粪自然堆集发酵后用于种养殖业,污水用来生产沼气。经发酵的畜禽粪便沼液、沼渣是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可作为农家肥料用来养鱼、种菜。为充分利用好资源,建议我区要加大对有机肥的推广力度,借鉴外地经验,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5)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病死畜禽尸体是主要的生物污染源,养殖场最好建密封、不渗水的禽畜尸体处理井(化尸池)。全区推行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统计报告等制度。加快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严禁并及时查处随意弃置或者不按规定处理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