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3-04-29王婷婷
王婷婷
小学阶段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数外以三大主科的重要位置一直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而其中的数学课程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在新课改下,对数学课的要求是不仅仅需要教给学生简单的数学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前时代,数学教师结合数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教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形成严谨、全面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的学习一向是严谨、缜密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也需要教师为学生精心构建。通过研究,我得出了以下几点拙见,愿意和广大同仁分享和讨论。
一、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环境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年龄还小,对教师还处在盲目崇拜的阶段,对很多事情的处理还处在感性阶段。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个教师,那么对他教的科目也就不感兴趣。只有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才会进而喜欢数学课。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塑造自身的魅力,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创造爱学习、爱参与的活泼课堂。课堂气氛在学生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会放下紧张的情绪,信任老师,亲近老师,愉快地接收老师传给的知识,配合老师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哪怕是一些看似幼稚的想法也不要盲目地批评。教师的和颜悦色会让学生感觉上数学课如沐春风,仿佛在跟一个好朋友在对话,从而更加亲近自己的老师,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散,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二、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学贵有疑。只有有了疑问,才代表学生是在真正地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接收。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不仅在于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够主动发问,主动提出问题。从疑问开始,学生的积极思考的能力才会逐渐增强。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滔滔不绝的讲解,只是满足于自己唱独角戏,而是应该多些与学生的互动,给学生留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可以放慢速度,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加减,后乘除,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每一步其实都可以分成一个简单的小分式,启发学生有问题自己提出来。哪怕他们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可笑,也要多加赞扬,保护他们的求学精神。学生通过提问和解答,可以让课堂气氛活泼,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三、一题多解,活跃学生思维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个道理在数学课上尤为适用。很多的数学题目都有不止一种解法,鼓励学生去寻找多种方法来解答,可以锻炼学生的求新思维、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路便宽广了,思维也活跃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某学校六年级一共有50个同学,他们都去参加运动会,参加跳高的比参加跳远的同学多4人,那么你知道参加跳高和跳远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人吗?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是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通过老师的鼓励,有的同学用了这种解法:50个人中,参加跳高的比跳远的多4人,所以去掉这4个人,剩下的人数平分就得出了跳远的人数。也就是(50-4)÷2=23人,而跳高的人为:23+4=27人。
同理,我们可以先求出跳高的人数,也就是(50+4)÷2=27,而跳远的人数减去4个人就可以了。
老师耐心地询问,还有其他的解法吗?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说,我们可以假设参加两种比赛的同学是相同的,那么就是50÷2=25,实则跳高的人数是比跳远的多4个人的,4÷2=2,所以25-2=23即为跳远的人数,25+2=27即为跳高的人数。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原来蕴含着这么多丰富的知识,通过讨论和总结,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适当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温故而知新。根据遗忘曲线我们可以得知,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靠课下及时的复习巩固才能印象深刻。而布置练习题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不能盲目地布置,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顺应课堂上学生的需要。教师布置的题目不一定都是做作业,也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钻研和解决问题。比如,当学生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圆柱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布置简单的手工作业,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圆柱,通过动手,自己总结出圆柱的面积公式,这样比布置多少道练习题目都有效,而且有趣,更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学生的基础不一样,需要练习和巩固的地方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比如,布置的基础题目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做,中等题目要求大部分学生会做,个别难题鼓励尖子生试一试。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才能让他们的求学之路更加顺畅。当然,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摸索和研究总结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一并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数学之路的过程中充满乐趣,乐此不疲。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掌握学习方法,坚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完成的,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相对广阔的空间,让他们热爱学习、积极探索,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观察思考数学问题,去获取数学王国里丰富的知识和营养。
【责编 张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