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挑战、问题与对策
2013-04-29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已经从单一的农村劳动力向异地城市转移发展到就地向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转移,甚至由不发达村庄流向发达村庄。青壮劳力和较富裕的家庭是农村人口转移和流出的主体,而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这给村庄治理带来了老人赡养、儿童教育、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需要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重新整理和利用,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可能成为农村不稳定因素滋生的一个源头。特别是征用土地中的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利益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常常引起农民的不满和抗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给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带来了深刻变化,需要通过调整党组织设置方式提高凝聚力。近些年,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经济协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农村经济社会在组织结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利益分配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发展较快,把广大村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现代农业生产通过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将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起来进行产加销一体化、科工贸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客观上需要通过调整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专业经济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有效形式,提高影响力和凝聚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基础设施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重要途径。“村改居”后,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不同的职责,需要在领导方式、工作理念、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农村居民在较短时间内转变为社区居民,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一时较难适应;原来管理的社区一下子进来大量外来人口,需要对两类居民提供同样的管理和服务;农村社区化把几个村的人集中起来居住,打破了原有的行政村界线,需要妥善处理原有村的债权债务;村居合一社区大都保持村委会和居委会管理体制双轨运行,社区党组织协调好两个自治性组织是一个新课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于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存在着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成立以后,需要与原村党组织、社区各类新的治理主体协调好关系,理顺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各种关系。但一些农村社区党组织存在着行政村管理的惯性思维,职能转变不到位,沿用老的工作方式。有的社区党组织是从主干村党组织转变过来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居民事务,缺乏服务社区居民的意识和责任。
——党组织设置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架构的合理与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还不能适应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采取跨村联合生产经营的方式、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以及“村改居”突破原行政村和村民小组的管理模式、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数量越来越多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状况,基层党组织设置跟不上农村党员活动与管理变化的需要。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平时大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学习方法和内容陈旧,学习效果不明显;面向广大农村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很难正常开展,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单调、枯燥,缺少吸引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不断加快,对其中的流动党员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亟待提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素质欠缺,习惯于独断专行;有些党员干部不注重学习,对党的农村政策掌握不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办法;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变是一种结构性的转变,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功能障碍,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主体性功能障碍。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功能的主体,领导班子与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上,如理论素养不高、民主作风不实、带领农民致富能力欠缺等。二是体制性功能障碍。行政管理权、政治领导权、村民自治权之间普遍存在结构性矛盾,基层党组织还不善于运用非权力因素开展工作。三是习惯性功能障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强势地位,使其习惯了自上而下式的工作推进方式,在农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运用老办法开展工作,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单一、陈旧,在思想意识和行动逻辑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四是资源性功能障碍。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基层党组织可以控制和支配的经济与政治资源在逐步减少,然而在农村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管的事情又在不断增加,由于资源流失与所承担职责不相匹配,影响到其功能与作用的正常发挥。
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把服务群众融入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之中,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新成效。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农村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要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党员队伍的基本职责,把服务群众融入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之中。一是根据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对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和工作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覆盖;二是针对不同居民群众的需求,社区党组织拓展服务领域,创设服务载体,提供便捷化、特色化服务;三是注重弘扬社区文化、加强制度规范、扩大基层民主,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党组织的功能发挥上寻求新突破。一是根据城镇化建设、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的发展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党组织。由两个或几个村合并而成的农村社区,可以采用村村联建模式;与集体骨干企业相邻的行政村,可以采用村企联建模式。二是顺应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建立行业党组织。把按行业分工分散在农村、城镇的党员组织起来,在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基地和产业链上建立相应的党组织。三是针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较多的情况,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经济组织或行政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主动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指导。同时,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的长效激励机制。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在转作风、树形象上有新提高。一是落实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制度,为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推行村级党务政务财务“三位一体”公开制度、村级“五议三公开”民主决策制度等,落实村民知情权和决策权。二是推行村务重大事项民主听证制度、村级财务支出审批和会签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落实村民参与权。三是推行村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落实村民监督权。同时,要把反腐倡廉建设与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并部署。
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在队伍建设上有新进展。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选拔那些经过实践考验是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为培养对象;二是拓宽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乡镇干部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三是注重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采取阳光选拔与科学培训、责任帮带与岗位历练、人本管理与典型激励相结合,助推这一后备群体早入门、快成才、能扎根;四是加强村民小组长、居民网格长队伍建设,解决村居“两委”干部配备人手短缺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
(本文执笔:孙肖远)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