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安抗震彰显中国精神

2013-04-29

群众 2013年5期
关键词:领悟到雅安灾区

本刊记者

2008年的“5·12”,震惊中国和世界的汶川大地震,还未从我们的记忆里淡隐,天崩地裂的灾难又突降四川雅安。坚强勇敢的中国人再次经受考验,在与地震灾难的交锋中,让人无限仰望的“大爱”不期而至,瞬间爆发,雅安抗震处处彰显中国精神的时代光辉。

中国精神体现在抗震救灾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之中。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地震发生5小时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飞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党中央果断决策,及时启动一级响应机制,迅速调集各种救援力量。相比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无论是救援组织的应急反应速度、信息传递沟通的渠道、民间救援队伍的组织、部队空中救援的方案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和进步。

从“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到“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全力救治伤员”,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对救人提出了鲜明要求。22日,距离72小时黄金救援期截止越来越近。夜里10时05分,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打电话给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要求继续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现场,李克强提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首先要把埋在废墟里的群众抢救出来。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

在举国千里驰援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比拼中,人们领悟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博大内涵,领悟到了执政者对生命价值的深深关切,领悟到了党和政府的暖暖情怀。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在高高托起的担架上,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挺立的不屈脊梁,人们见证了大爱中国的精神成长。

中国精神汇聚在13亿人民的守望相助、共产党员的率先垂范之中。“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共度难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雅安地震发生后响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

举全国之力,动员亿万民众,急灾区之所急、办灾区之所办,解灾区之所难。在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内人们从四面八方昼夜兼程、多路突进、迅速抵达救灾一线。40多个小时的日夜奋战,受灾地区全部恢复供电。灾区所有乡镇全部通了公路。灾后第二天,3万余顶救灾帐篷、11.5万床棉被、1万件衣物、6240张折叠床、70万米彩条布、10万支蜡烛和70余车各类食品被运达灾区。

在这场大考中,千百万共产党员担当起了特殊责任,发挥出了特别能战斗的作用,展示出了特别能奉献的崇高品格,彰显出了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党员率先垂范,群众纷纷跟上,创造了中国抗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救灾奇迹。

彰显中国精神的人间“大爱”涌流在江苏大地的血肉亲情之中。在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来自江苏的单位、企业和志愿者的爱心,涌流成了一股股大爱无疆的血肉亲情。江苏和雅安手牵手心连心:在灾后的第一时间,省委省政府发出慰问电并捐款500万元;江苏各界捐赠款物4000多万元;江苏卫生防疫应急队43人驰援震区;红十字会系统集中发运帐篷、棉被、消炎药、食品、矿泉水、雨鞋等急需物资;汉能控股集团捐款500万元,捐赠价值200万元的薄膜太阳能应急灯、徐工集团携16台设备驰援灾区;机关事业单位纷纷捐款;市民们纷纷走向献血地点,伸出爱的手臂,为地震伤员提供充盈的“血库”。

无数个感人心怀的细节,无数个动人心魄的场景,无数个舍生忘死的抉择,集聚、传递着江苏的爱心力量。如今,江苏爱心仍在传递,江苏力量仍在发力!

“真情不悟天流泪,大爱无私地动容”,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灵魂的美丽绽放,这是大爱中国精神的不朽定格!

责任编辑:夏玉兰

猜你喜欢

领悟到雅安灾区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在敷衍自己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
祝福雅安
雅安 文雅安祥
父亲的画像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