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
2013-04-29
本刊记者
【核心提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多年来,江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化城镇建设方面,及早谋篇,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样式。总结和分析他们的做法,对于推进我省的新型城镇化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方法论意义。让我们共同见证它们的创新举措和累累硕果,听专家执政者解析它们的经验理念和成功秘诀。
No1:质量优先、全域统筹的南京样本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南京排名第12位,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4。数据显示:南京的城镇化质量指数为0.6376。2012年,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为816.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80.23%,这是一个惊人的“了不得”的数据,因为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最高也只能达到85%-92%。
“不以城镇化率论英雄”,这是南京执政者们的共同认识、执著追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合理布局。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全域统筹发展等来建设美丽南京;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通过研究和解决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加大教育投入、科技投入,着力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推进产业转型,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发展动力,使城镇化的质量不断攀升。去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3340亿元跃上7000亿元台阶,高质量的发展让南京市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2012年,南京市着力整合郊县资源,集聚能量,不断优化农村组织和劳动力结构,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镇级组织趋向街道化;劳动就业趋向非农化;基础设施不断趋向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452个行政村,均已通汽车,公交出行日趋常态化。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实现了全覆盖,各村都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为节约土地资源,249个行政村建立了集中居住点,比上年增加了72个。
厅长连线: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释放正能量的城镇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过快过慢都不行,一定要像南京那样推进以质量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规划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患上“城市病”,才能遏制“土地城镇”蔓延和“摊大饼”式的扩张。
执政者说: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推进城镇化,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先布棋盘、再落棋子”,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现在大家都在热议“中国梦”,对我这个市长来说,我的“中国梦”就是通过努力,提升高质量的城镇化,使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专家点评:南京市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黄南: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果不追求城镇化质量,那么随着人口向城市不断集聚,很容易产生城乡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诸多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说到底,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既不能浮躁,也不能急功近利;不搞单兵突进,要协同作战。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切合省情实际、顺应人民意愿的城镇化道路,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增添巨大动力。
No2:公共服务、普惠均等的太仓样本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城乡同频,共融同享。近年来,太仓商把公共服务、普惠均等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基石,把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医有良医、老有善养”的要求,实现了医疗、养老、低保三大城乡一体化,目前,全市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城乡老人养老保险享受率达到100%,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覆盖所有人群,是全国县级唯一的“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全国首创的“大病再保险”项目今年被国家医保新政采纳。
去年,太仓农民纯收入达18540元,村均可支配收入达50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1。
太仓的乡村,自来水实现了“村村通”,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6.3%。就业保障,村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同样的服务,做到了获取就业信息、接受培训教育、办理社会保险、享受社会化服务“四个不出村”。生活环境,乡村居民、城市居民同享一片蓝天,共享一片繁华。
镜头聚焦:太仓城厢镇拆迁安置小区东林佳苑:40幢漂亮的小洋楼,3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里面一站式服务大厅、农民喜事厅、亲子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室、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2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音乐喷泉广场、健身游园、网球场、拳操场合理布局在各个角落;2000平方米的商贸配套房,爱心超市、放心粮油店、美容理发室等便民配套应有尽有。57岁的周培英深有感触:城里小区有的我们这里全都有!作为一名“失地农民”,我的生活充实快乐。
执政者说:苏州市市长周乃翔: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城乡居民平等共享幸福生活,这是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专家点评:著名学者、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综合工程,也就是在推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能更好地做好平等的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太仓的经验给全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No3:发掘文化、彰显特色的汉王样本
拥有南有周庄北有汉王之称的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凸显楚汉文化,彰显个性特色的独特路径。
基于汉王特有的深厚汉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镇党政班子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主打文化牌,特色牌,在楚风汉韵四个字上大做文章,增加大量的古典元素,做到“把握整体、刻化细节、提升内涵”。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映衬和谐,房屋改造以汉代民居为参照,红、白、灰三色系,配合大气、稳重、开放的形体设计一扫现代普通农村建筑的呆板、浮燥、单调的风气,凸显汉王作为“刘邦拔剑”、“纪信赴义”、“渡江备战”的故事发生地的历史底蕴,极大提高了汉王镇的文化特色和城镇品位。使汉王镇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专家点评: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何星亮:当前城镇建设中,“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现象较普遍。人文景观、城市布局大同小异,很少见到个性分明的城市。离开了多样性,人类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因此,城镇建设应努力体现鲜明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每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格。不能抄图纸,搬“样板”,大动土木,开山炸石,人造平原。
现代国之宝艺术馆馆长屠杰: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现代城市发展不是拆除旧建筑、毁掉历史遗存,恰恰相反,富有历史感的文化环境才具有生命力、魅力和价值。例如,徐州的汉王镇,注重彰显楚汉风韵,注重保护好“历史的宝贝”,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成为其独特的城镇标识。
No4:绿色经济、生态宜居的桠溪样本
2010年11月,国际慢城组织授予高淳县桠溪镇“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国际慢城”。桠溪“国际慢城”的横空出世,一夜走红,其奥秘在于:
“生态立镇”的战略定位。在成为“慢城”之前,高淳桠溪相对周边地区是比较落后的,桠溪人很想尽快摘掉落后帮扶的帽子,很想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增长。但是,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桠溪最突出的优势和最大的竞争力,而跟在兄弟区县的屁股后面发展工业是没有出路的,是不会脱颖而出的。由此,桠溪的生态环境被“保护了下来”。确立了“生态立镇”的发展战略,通过放大生态优势来化解产业发展问题,走了一条“不比速度,比后劲;不比总量,比环境”的符合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正是这样一个发展路径切合了国际慢城“生态之旅”的理念。
“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桠溪镇在长期的招商过程中,以生态要求设置门槛,坚决抵制有污染、附加值低、高能耗的项目,坚持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目前,全镇域内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现已建成多个超大规模的有机特色茶园、竹园、果园等特色经济农场。同时还建立了桃花村、杏花村、石榴村、菊花村等多个生态农业示范村,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瓜果瓢香。绿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镇旅游收入的爆发式增长。2012年桠溪接待游客猛增到近40万人次。
厅长连线: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习近平同志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脱口而出的诗词让我备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蓝天白云,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物。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建设美丽江苏,永续江南之美!城镇化建设只有坚持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之路,才符合“美丽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专家点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阮宏华教授: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一些利益部门,对环境利益、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认识不够。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和任务,我们要有桠溪人那样的心境,宁可牺牲速度,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生产、生存环境,我们这代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一代人也要推进,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No5:就地发展、美丽乡村的永联样本
改革开放以来,永联,这个原先只是长江边一个落后贫穷的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现有总资产350多亿元,人均纯收入25238元,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中名列前茅。
永联村就地城镇化建设让村民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脱出来,变成住社区、有保障的居民。投资15亿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集中居住区,目前已有3200多户家庭、10000多村民入住。村里投资十多亿元建设了拥有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农贸市场、休闲公园等的系列配套工程。投资500万元建成集图书馆、健身房、棋牌室、歌舞厅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投资5000万元建起篮球场、文化广场和影剧院。村里月月有演出、周周放电影、天天有戏看,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还建立生活补助、养老帮困、助学奖优等8项福利保障制度,并为全体村民统一办理“城保”,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
目前,永联村96%的村民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96%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村民就地圆了成为城里人的梦想,本地实现了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都市的建设,既符合现代城镇的功能定位,又体现乡村元素的功能要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和谐统一,成为永联村民节地节能、宜人居住的美好家园。
专家点评: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是让农民享受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除了一些自愿迁徙的人愿意流动到城市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愿意待在农村,那就让他待在农村,但是要让他享受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城镇化才比较健康。
结语:新型城镇化从理念到行动,正在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凝聚成磅礴的驱动力量。在城镇化的实践探索中,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能耗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从放任型机动化转向集约式的城镇化、从少数人先富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全省广大干群的认识在统一、思想在解放、理念在更新、路径在转变、措施在强化,正在内化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用“中国梦”谱写“美丽江苏”的伟大实践!
责任编辑:夏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