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临摹的方式再认识中国山水画

2013-04-29杨硕

中国美术 2013年5期
关键词:吴门沈周八大山人

凡作一图,若不先立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最是大病。先要将疏密虚实大意早点,洒然落墨,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自顶及踵,某烟岚云树,村落平原,曲折可通,总有一气贯注之势。

——沈宗骞《冰壶阁原刊》

元末农民不断起义,明朝建立。为了巩固新政权,朱元璋在明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这一时期的明代绘画,在继承前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突出了绘画多角度、多层次的状况。中国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而不断延续和变化发展的。经过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社会的进步,明清时期的中国画艺术进入到了认知时期,进入到了笔墨自觉的时代。

《大师珍品》系列丛书是一套以明清时期山水画为主体的关于中国古代山水画临摹和研究的艺术图画类图书。此套丛书选取了从明代到清代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包括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徵明,浙派后期的代表画家蓝瑛,明末清初的龚贤、八大山人以及进入清代后的戴本孝、石涛等。这套图书的作品避开了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们的大幅作品,并以册页的装帧形式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学习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成之规,在当代最为认可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临摹、写生、创作。这样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最为正统,也符合范宽提出的“师古人、师自然、师心”的道理。虽然画家们的风格各异,但画家所追寻的绘画规律是不变的。这套《大师珍品》丛书最初的策划重点就是要通过展示明清时期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让读者来发现属于自己的、更多的为“我”所用的绘画语言和绘画规律,为写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摹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对艺术的传承。通过对整套图书所选作品的临摹,可以让读者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各画家之间虽然个性鲜明但彼此之间相同的地方也很多,这些相同的地方就是所需要传承的东西。从“画派”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也许更加清晰和明了,比如沈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江南“吴门画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他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主要学习和研究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在吸收和参照浙派的绘画风格的前提下,融入其自身特点,刚柔并用,最终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做出的贡献在于承前启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画风,创造了历史,最终成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文徵明,原名壁,善画山水。师从沈周,后致力于研究和学习赵孟、王蒙、吴镇三家,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的特点来自于他早期老师沈周的传授和影响,是对传统的继承。“细笔”取法赵孟、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于精熟中见稚拙,于鲜丽中见清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等特征奠定了吴门画派的基本特色,并延续和发展了“吴派”的特点。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又一领袖。

“吴派”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初,清朝的“姑苏画派”画家萧云从、“新安派”的渐江和“金陵八家”以及“松江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都受其深远影响。董其昌,字玄宰,明末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董其昌擅长山水画,风格多样,作品大致可分为墨笔画、设色画和大青绿山水画。董其昌的山水画受吴门画派的影响很深,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染中,彰显个性和功力。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刚,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董其昌融合了“浙派”和“吴门画派”的某些特点,最终自称一体,形成作品的独特面貌,成为“松江派”的领袖人物。他的艺术不仅对明末美术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远及清代甚至近代美术界。

蓝瑛,字田叔,与陈洪绶、丁云鹏、吴彬共称“明末四大怪杰”。蓝瑛山水师法宋元,从黄公望入笔,中年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画风面貌多变,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落笔纵横奇古,风格秀润,成为“浙派”后期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被称为“后浙派”的代表人物。

龚贤,字半千,明末清初画家,与金陵地区的樊圻、高岑、邹、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并称“金陵八家”,受“吴门画派”的影响深远。龚贤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沈周、吴镇等人的笔墨风韵,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进一步丰富笔墨及画法,形成了浑朴见秀气的积墨法。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后裔。八大山人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意境空旷,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承袭陈淳、徐渭的写意精神和传统;山水画以水墨为主,宗法来自董其昌,同时兼研黄公望。八大山人用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画,没有董其昌的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的格调,而是以一种枯索冷寂、满目凄凉的情怀来表达自己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

石涛,明朝靖江王之后裔,与石、弘仁、八大山人合称“清初四僧”。石涛善书画,尤善山水,其山水师法历代山水名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改变,从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完善并成熟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丰富多彩。其墨法枯湿浓淡丰富,墨气淋漓,以一种“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态度诠释着自己的精神,诠释着自己无限的生命力,诠释着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手段,古代有丰富的艺术传统,需要人们在临摹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和揣摩。在临摹的过程中,应讲究临摹的内容、顺序和笔法。临摹不仅是学习前人的方式和手段,更包含着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和把握。对于临摹深层次的认识,还蕴含着传承、发展的因素,这也是《大师珍品》这套丛书另一种意义的体现,通过中国画各路流派之间的传承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流派之间的传承进一步认识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流派之间的传承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传承和繁衍的力量。

(杨硕/河北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吴门沈周八大山人
建构八大山人研究的知识谱系
——评朱良志先生《八大山人研究》(第二版)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图》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图卷
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卷
对牛弹琴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沈周油画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学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