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厌学”现象的解析与调适

2013-04-29赵丁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厌学研究生

赵丁丁

摘 要:研究生“厌学”并非一种对学习的简单厌恶,而是有其复杂、深刻的背景。研究生教育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失落,师生关系的尴尬局面,经济与情感问题的困惑,就业难的迷茫,外界因素与个体认知的矛盾冲突,这些因素相互纠结、共同作用,引发了研究生“厌学”心理的产生。研究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提高和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导师指导与研究生主动适应之间的协调,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研究生激励机制的完善,培养过程中研究与实践的平衡等措施将为缓解研究生“厌学”心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调适之道。

关键词:研究生 “厌学” 解析与调适

问题的提出

厌学,是指缺乏学习兴趣或学习动机不足,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而造成的学习动力不足的负面情绪状态。在“终生学习型”社会中,厌学可能在个体的各个年龄阶段和受教育阶段出现,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赋予各个阶段“厌学”独特的产生背景与特点。研究生厌学,指的正是个体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指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出现的“厌学”心理,并非仅指研究生单纯不喜欢、厌恶学习,更是指研究生阶段各种矛盾、纠结、迷茫心理汇集而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种状态。

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生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质量高低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研究生“厌学”心理作为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会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当前,厌学心理在研究生队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蔓延趋势,对其产生背景及原因进行剖析,进而寻求调适之道,就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

现象解析

1.研究生教育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失落

研究生教育以研究为主要特征,主要指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如课题研究、专题调查等,使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硕士生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然而,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目标与实践之间相差甚远。各种矛盾与不平衡也相继而来,如导师水平的提高速度跟不上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教育资源供给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等。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一锅烩”的培养方式就在所难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批量生产”了大批非专业人才。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失衡”的矛盾也十分突出。研究生急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寻专业的意义,然而实际的培养过程却是实践不足、理论不彻底的两头空状态。这些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经过奋斗拼入研究生行列的学生们无不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然而研究生教育现实又并非如他们憧憬的那般美好,这就让很多研究生感到深深的失落和不断地质疑,从而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厌学心理。

2.师生关系的尴尬局面

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各方面进行的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然而,由于导师质量问题以及学生自主性差等原因,很多师生关系状况实在不能让人满意。第一,“放羊”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导师对学生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有问题可以去找导师,但导师基本不主动与学生联系。研究生扩招引起的生师比问题是产生这种状态的重要原因,“导师忙”与“学生多”的矛盾突出,导师责任心稍有欠缺,就容易出现“放羊”状态。第二,“老板——雇工”状态。这是理工科研究生常见的师生关系状态,学生帮导师“干活”,导师给予学生一些报酬。相对于“放羊”状态的师生关系而言,“老板——雇工”状态下的学生似乎更“有事情做”。然而,“如果在已经熟练精通之后,还让学生长时间陷于例行化的劳动中,那么这个关系就已经变得有剥削性了”。“有事情做”背后隐藏的问题是“做这些事情是否有价值”,导师将任务分给学生却不提供有效指导,或者仅让学生进行没有学术训练的重复性劳动,那么培养不足而使用过度必然使师生关系变味。第三,“全方位保姆”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导师在职业道德的驱动下,表现得都很负责。然而成功的交往应该是建立在明确对方所需的前提下。“全方位保姆”式的师生关系状态下的导师容易忽视学生的切身需要,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导师在浪费了时间、落得形式主义之嫌的同时,还会使得学生既陷入被动局面,又没有得到有效指导。

作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主要关系之一,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让本就艰苦的研究生学习再受挑战,学生接受不到导师的有效指导,犹如在浩瀚的海洋里缺失了灯塔,自然会出现厌学等负面心理状态。

3.经济与情感问题的困惑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具有特殊性。首先,研究生群体一般都是受过本、专科阶段教育的成年人,心理年龄跨度较大;其次,由于研究生的学习是以研究为主,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是基本的培养方式。这种特性意味着研究生既要承受学业负担,同时作为成年人,又要面临经济、情感等一系列学习之外的问题。很多研究生尤其是自费生,认为自己已本科毕业却依然处于“啃老”状态,难免心生愧疚。而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再次回到向父母伸手的状态,更是如坐针毡。因此,不少研究生希望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开辟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径,然而不管是给导师“打工”还是校外兼职,工作与学习间的平衡并非易事。在个人情感方面,研究生正处在理想与现实的交叉口,个人情感问题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多种考验。已有家庭的研究生要为家庭考虑种种因素,已为人父母的研究生更是在经济、家庭、学业的漩涡中难以平衡,常常是忙得焦头烂额。

经济、情感等多方面压力像一道道截流,分割着研究生的精力和热情,使其学习无法达到无忧无虑的潜心状态。如果不善于合理安排生活,不注意排遣消极情绪,那么研究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偏离学习的重心。

4.就业难的迷茫

有人把读研形象地比喻为“缓刑三年”。很多学生正是为了逃避就业大潮而选择读研,但步入研究生阶段后立刻发现前景并不乐观。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使研究生不再是社会的精英,各岗位对于研究生的需求也大大降低,理想中的工作已不复可能。读研三年后依然要与本科、专科毕业生一同竞争工作岗位。社会舆论压力加上自身期望的破灭,使不少研究生产生破罐破摔之意,不知读书为何用,索性不读,混它一张文凭。还有的研究生重心完全偏移,疲于参加各类社会考试,劳走奔波。当种种碰壁之后,蓦然回首,发现别人早已稳步进入研究生学习状态,自身差距之大更是让学习变得无从下手。

对于就业的迷茫和一些错误认识,让研究生学习失去了原有色彩,掌握知识过程中最本真的快乐被功利所取代,失去了内在驱动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由此看来,研究生厌学并非单纯的“厌恶”学习那么简单,它更似一个五味瓶,杂糅着厌学者内心深处的迷茫、困惑、尴尬、无奈……

调适之道

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研究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只有学校、导师及研究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逐步缓解乃至消除这一现象。以下是针对研究生“厌学”提出的一些调适之道:

1.培养自我教育意识:自觉提高文化和心理素质

“给发展提供现实动力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源于内心的危机感”。研究生不应仅沉溺于危机感带来的焦虑和恐慌中,更应树立通过自身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完善来提高抗压、抗挫能力的意识。对于研究生而言,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需要两个因素:首先,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心态。动力,一是来自于外界要求,如专业考核的要求、毕业后的生存压力等;二是来源于自身对进步的追求和对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更好发展的渴望。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个体努力转化为内在动力,个体面对压力时正确的心态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其次,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它是动力保持的关键,可以使个体在去除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依然自觉自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干扰、抵制冲动,保证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

研究生通过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自觉提高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健康心态,摆脱厌学情绪。

2.和谐师生关系:导师指导能力的提高与学生主动适应的协调

导师指导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专业水平和师德修养的整体提升上。在专业水平上,导师应该对专业领域有研究基础和专业积淀,能够引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师德修养上,导师应该以良好的德行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一名好的导师应该有真正关爱学生的慈母心肠和严格要求、严谨作风的严父形象。同时,每个人都是“尚未完成的存在”,尽管导师在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上相对成熟,但也应秉承终身学习理念,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树立知识层面的实质权威,确保指导的质量。此外,关系的维护是由交往双方共同决定的,单方面的努力难以缓解尴尬的局面。这就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主动适应导师的指导,针对导师的研究领域确立和调整个人学习方向和学习进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相长,与导师实现良性互动。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在最大程度上消解厌学情绪及其负面影响。

3.正负激励的结合:研究生激励机制的完善

研究生阶段的激励机制是一种必要的外在敦促手段,“在人才培养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攀登科学高峰,建立竞争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完善的研究生激励机制应该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即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激励手段实施到适当的程度所产生的最佳效果。激励通常以物质形式为主,其实物质激励只是手段,精神激励才是最终目标。只有由渴望成功背后的物质奖励升华到真正追求知识和科研带来的乐趣,才是研究生追求激励的最高境界。同时,还应提高对负激励的重视和落实程度。研究生阶段的负激励包括,中期筛选的严格执行,对论文答辩和开题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二次考核,延期毕业以及退学等方式。研究生阶段可以进行分步分段的考核和淘汰,改变我国研究生培养“严进,宽出,中间松”的局面。

激励机制的完善旨在端正厌学研究生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熔铸这样的理念:一方面,研究生阶段所学知识并非无用,而是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研究生文凭不是靠“混”出来的,研究生学业的完成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厌学”心理不是研究生应有的学习态度,积极调适、努力克服,才是新时期研究生应有的状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10149)成果

参考文献:

[1][2][5] 薛天祥,陈玉琨. 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64,68,67-68.

[3] 秦惠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41.

[4] 唐纳德·肯尼迪. 学术责任[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32.

[6] 张曦,段雄. 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38.

[7] 李煌果,王秀卿. 研究生教育概论[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341.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厌学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大学生厌学情绪浅论
写给厌学的孩子们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