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绘画情境创设
2013-04-29冯学渊李怀军
冯学渊 李怀军
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阵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少语文教师对于教改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像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和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自读课导读法,解决的是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结构问题,值得我们效法。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驾驭课堂,还要善于处理不同教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看对象死抱一两种模式,其结果是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生动活波的局面。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觉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篇目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万紫千红的语文世界。
一、用图画描绘课文情境,再造语言形象
我们知道文学家是利用语言来进行创作,画家是利用线条来塑造形象。语文教学可以将语言当作美术中的线条来使用,把有些需要强调重点掌握的课文内容通过聚焦、拉大、变形最终凸显出来。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小说、诗歌、散文篇目在教学中都可以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通过自己的描绘、加工、再创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我们所说的“画画”同美术教学中的画画有本质的区别,语文教学中的“画画”是指学生利用语言对课文中的场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对课文中的形象把握得比较得当,所设计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语言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种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训练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风景谈》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将“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书社”“北国晨号”这几幅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勾勒出背景主体,画面的色彩、基调,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情。在学习《山行》这首诗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语言勾勒出“远山人家图”“山中行进图”“枫林晚景图”。学生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勾勒实际上是对课文内容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口头作文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我觉得值得各位语文教师一试。
二、用线条勾勒文章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语文教学与美术的统一还可以利用线条对抽象的感觉加以描绘。大家所熟知的“踏花归来马蹄香”,就是画家通过马蹄旁边上下翻飞的蝴蝶来突出“花香”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上来。例如,在《明湖居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音乐描写,赞扬了白妞高超的演唱技艺。如:“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象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翻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又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折百回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圆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象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又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在教学中可让学生用线条将白妞的演奏过程勾勒出来,将不可捉摸的听觉形象转变为视觉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具有图画美、音乐美,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图画、线条等手段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加深对景、事、物、情的理解。同时,还可依据文章特点利用音响视频、剧情表演等形式对文本进行深度加工,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思,充分调动感官功能,亲密接触文本,引导学生入乎文本又超乎文本,融入作品之中,获得回味感和愉悦感。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