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研究

2013-04-29段利民霍学喜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交易成本

段利民 霍学喜

摘 要: 从交易成本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户交易成本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设计了相应调查问卷,对我国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900个苹果种植样本户进行了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AMOS软件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作物品质、农户自身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区域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预期那样显著。最后,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在交易信息供给、高附加值农作物引进、农户交易技能培训以及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方面实现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交易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合作社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5-0063-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不断融入满足城市需求的现代流通体系。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趋显[1],技术落后、规模狭小、信息不畅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类农民专业化组织开始在各地纷纷出现,尤其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4]。同时,学术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期也报以极大期待,从不同角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研究,现有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交易成本视角、农业产业化经营视角、维持社会公平视角以及保障农民权益视角,其中,交易成本视角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5]。借鉴科斯提出、威廉姆森和诺斯等人发展起来的交易成本理论,研究者指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重要原因[6-8]。

但是,目前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一般性地理论分析,缺乏足够多的实证经验支撑;同时,现有研究中“农户交易成本”还是一个未打开的“黑箱子”,其中包含的内容尚未精确分解与测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根据对我国900个苹果种植户合作社参与状况及交易成本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寻找进一步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方向。

一、文献综述与基本假设

(一)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交易成本构成国内外文献综述。罗纳德·科斯是交易成本理论的奠基人,根据科斯的观点交易成本包括寻找交易对象、洽谈交易、订立合同、执行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因此交易成本应当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9]。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他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事前的交易成本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事后的交易成本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10]。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创立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则包含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来度量的潜在损失可能性[11]

国内学者在开展农户交易成本研究时,也对农户交易成本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何坪华、杨名远从交易完成次序角度进行了划分,认为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包括策划市场交易成本、执行市场交易成本、监督市场交易成本以及部分产品运输费用[6];屈小博、霍学喜认为农户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三类主要交易成本,并对每一类型的交易成本在农户交易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分[12]。张晓山、徐旭初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预期降低的交易成本主要应是农户产前生产资料获取和产后农产品销售中的各类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涉及信息、谈判、执行及监督等交易环节[13-15]。

2.交易成本测量国内外研究综述。交易成本的测量是交易成本实证研究的难题。目前,交易成本实际测量的文献相对较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交易成本的概念以及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的要素缺乏统一的认识[16],科斯、阿罗、威廉姆森、巴泽尔以及张五常等人均对交易成本进行了诠释,交易成本概念的多样化给交易成本的测量带来了困难。尽管如此,交易成本的测量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均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

宏观层面交易费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诺斯和威利斯开创的直接测量方法和基于交易效率的间接测量方法[17,18],前者通过引入“生产部门”和“交易部门”测量宏观经济体交易成本,而后者则是构建交易效率指标来间接测度交易成本,两者对于宏观层面交易成本的测量具有重要贡献。

微观层面交易费用的计量,所涉及的领域颇多,既有企业管理领域,又有政府管理领域;既有环境领域,又有金融领域[19]。目前,通过观察、实验和访谈是微观层面交易费用测量的常用方法。刘志铭介绍了此类测量方法,De Soto通过考察方法,观测了在秘鲁依法开办企业所需的成本通过同样的方法,Zylbersztajn和Graca估算了在巴西开办一个服装企业所需要的成本;Gabre Madhin把寻找交易对象的劳动时间以及劳动资本的机会成本作为衡量交易成本的基准,研究了爱赛尔比亚的谷物市场交易成本[20]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人员出于各自研究目的,对交易成本的构成以及测量方法均做出了一定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本文选择交易成本测度内容和测度方法,以及进一步估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交易成本的影响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二)研究假设

在上述文献基础上,笔者认为农户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农户生产资料采购以及农产品出售两类交易活动当中,每类交易依次包含交易信息获取、交易谈判、交易执行与交易监督四个主要环节。通过对这两类活动四个环节农户交易成本的测度能够有效反映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交易成本约束的大小。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区位因素。区位差异决定了农户交易成本高低,高潜力地区农户相对于低潜力地区农户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首先,因为高潜力地区有着更加可靠的要素投入市场,在向高价值农作物转变时面临较低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增强了农户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其次,高潜力地区通常拥有相对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信息搜寻、产品运输等相关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于是,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1:区位因素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2.作物因素。农作物种类及品质也是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具体影响方向尚不确定。一方面,通常高附加值作物事先投入的沉淀成本较多,容易受到谈判要挟,从而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尤其是交通条件、冷藏等的匮乏情况下更容易加剧此类产品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品种,由于其相对稀缺性又会增强农户的谈判地位,使得农户在交易中面临较低的交易成本,反之落后品种的种植户则由于激烈的竞争而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其最终影响,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均衡。于是,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2:作物品种因素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3.农户因素。农户因素也会对交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年龄、性别、教育以及种植面积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交易成本:年龄是种植经验的表征指标,丰富的种植经验使信息搜寻容易、成本更低;性别则会影响生产资料获取、产品销售时的交易成本;教育一般会降低信息搜寻时的交易成本,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信息搜寻花费的时间会逐步减少;农户种植规模较大时,拥有相对较强的谈判能力,也会获取较多的谈判经验,其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于是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3:农户因素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4.合作组织因素。合作组织的发展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家庭农户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集体购买和集体销售的规模效应改善家庭农户市场交易的弱势地位,化解农户家庭经营在规模上的不经济弊端,降低了信息、监督和执行等交易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技术供给与管理、品牌培育与维持管理、农产品质量管理、金融服务供给以及土地统一经营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员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实力,减少其他各类交易成本,为社员带来更多的收益。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H4: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影响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

综上本文的基本假设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研究方法、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对农户交易成本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是一种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几年在国内得到迅速研究和发展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涉及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问题。结构方程模型通常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部分组成,其中测量模型主要分析因子与指标的关系,结构模型主要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各因子可以直接测量,即因子本身就是指标,则结构方程分析就是回归分析。如果只考虑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不考虑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则结构方程分析就是因子分析。

1.测量模型。测量模型描述无法直接测度的潜变量与可以测量的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写为以下方程形式:

X=ΛXξ+δ

Y=ΛYη+ε

其中:X代表外因观察变量组成的向量;Y代表内因观察变量组成的向量;ξ代表外因潜变量组成的向量;η代表内因潜变量组成的向量;ΛX代表外因观察变量与外因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外因观察变量在外因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ΛY代表内因观察变量与内因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内因观察变量在内因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2.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是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模型的说明,通常写作以下形式:

η=Bη+Γξ+ζ

其中:B代表内因潜变量间的关系;Γ代表外因潜变量对内因潜变量的影响;ζ表示结构方程的干扰变因或者残差项,反映了在方程中未能被外因潜变量解释的内因潜变量变异部分。

(二)研究模型设计

本文共构建了5个测量模型和一个结构模型(见图2)。5个测量模型分别分析无法直接观测的5个潜变量(因子)交易成本(F1),区域因素(F2)、作物因素(F3)、农户因素(F4)以及合作组织因素(F5)和各自对应指标的关系;结构模型则是根据本文研究假设,用以分析区域因素(F2)、作物因素(F3)、农户因素(F4)以及合作组织因素(F5)对交易成本因子(F1)的影响。

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中,共包含了5个潜变量:交易成本(F1)是内因变量,区域因素(F2)、作物因素(F3)、农户因素(F4)和合作组织因素(F5)是外因变量;包含了23个观察变量(见表1),构成了各自所对应的潜变量的可测量指标。e1至e12代表对应的外因观察变量的测量误差,e13至e23代表对应的内因观察变量误差,e24为误差变异项或者干扰变量,表示内因潜变量交易成本中四个外因潜变量无法解释的部分。

(三)数据来源说明

1.问卷设计。本文所用数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及专业化组织创新研究》的资助下,对我国900个苹果种植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得到。本次调查采用的调查问卷共有21个题目,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农户基本状况的调查,重点调查农户区位因素、种植苹果状况以及户主因素;第二部分是对农户专业合作社参与状况调查,重点调查农户是否合作社会员、通过合作和采购和销售农产品状况;第三部分是对流通环节农户交易成本的调查,通过采用Likert scale 1~5级量表方式调查农户在生产资料采购以及农产品出售中在信息获取、交易谈判、交易执行与监督等方面面临的交易成本约束的大小。

2.抽样方法。为了保证调查问卷质量,笔者首先使用问卷在陕西省白水县进行了预调查,并对问卷中农户容易发生歧义和难以回答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然后开始大规模正式问卷调查。

按照分层抽样原理,依据农业部《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在我国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选取10个苹果生产样本县、30个苹果生产样本乡(每个样本县抽取3个样本乡)、90个苹果生产样本村(每个样本乡抽取3个样本村)、900个苹果种植样本户(每个样本村抽取10个样本户)。

根据《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共涉及7个省份。计算每个省份抽取样本县数量时,首先计算ST=∑,并对Ni四舍五入取整得到每个省份抽取样本县数量。在各省内样本县抽取时,首先找出《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的特定地理区域范围内可供选择样本县,然后从中随机选取一县。根据抽样方法得到样本县具体分布见表2。

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调查、委托合作单位调查和邮寄问卷等三种方式共发放问卷900份。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了集中检查,剔除了个别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896份,有效率99.6%。

三、模型检验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统计特征分析

我们首先根据调研所得数据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统计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其人群分布情况见表3。

从户主性别上来看,93%的农户户主为男性,基本反映了我国农村长期以来男性作为户主的一贯传统;从户主年龄上来看,绝大多数户主年龄在36岁以上,调研中也发现由于进城打工收益要远远大于种植苹果所带来的收益,许多年轻农民都不再经营苹果而选择进城打工,农村具有一定知识的年轻劳动力稀缺已成既定事实;从教育年限上来看,80%以上的农户接受了相当于初中、高中水平教育,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方式的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是大有裨益的;从苹果种植面积上来看,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中小规模种植户,以6~10亩的经营规模为主,11~20亩规模次之,超过20亩的仅有4%,反映了农村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的现实状况;同时调研中也发现农户基本上以经营家庭自有责任田为主,很少租赁其他农户或者集体土地来经营苹果,仅有57户租赁了他人土地,表明当前农业经营当中土地流转并不普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的一个重要制度基础。

(二)模型整体拟合优度检验

目前,对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各种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进行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的评价;二是检验模型参数的显著性并评价参数的意义和合理性。常用的拟合优度指数包括卡方值、卡方自由度比值、近似误差均方根、拟合优度指数与调整拟合优度指数等(见表4)。将调研数据代入图2所示的SEM路径图,利用AMOS 17.0.2软件进行计算,相关拟合优度指标值如图3所示,根据相应检验指标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模型具有较好地拟合优度,该模型可以用来作为假设检验。

(三)路径系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利用AMOS 17.0.2软件对调研所得的有效样本进行计算,得到农户交易成本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系数输出图(见图3),从中得到测量模型中观测变量对潜变量参数估计以及结构模型中潜变量之间的参数估计(分别见表5和表6)。

由表5可以看出,除了作物因素的贮存期限指标显著性水平较低,其余显著性水平均在0.1以上,个别指标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主要潜变量的观测指标选取较好,对潜变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我们所关注的合作组织潜变量与其三个观测变量是否会员、合作组织采购以及合作组织销售均的相关性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合作组织采购因子的标准化系数为0.88,是否会员因子的标准化系数为0.48,合作组织采购因子的标准化系数为0.39,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有功能中,帮助社员统一进行生产资料采购方面绩效最佳,发展会员次之,组织社员统一进行产品销售最差。

根据我们此次调研数据,在苹果销售方面约有17%的苹果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的,其他都是通过上门收购等方式销售;果农经营过程当中需要的化肥、农药、套袋等生产资料约有61%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剩下部分则是由农户自行采购等途径解决,这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农户交易成本的各观测变量中,标准化系数较高依次为销售信息(0.94)、采购信息(0.86)以及销售监督(0.83),再结合其他系数不难看出,农户各类交易成本也呈现不均衡状态,信息类交易成本最高,监督类交易成本次之,最后是执行类交易成本和谈判类交易成本。调研中也发现,一般农户只是苹果商贩的上门收购价格,对各类生产资料一级批发市场价格以及苹果最终批发市场价格了解较少,也缺乏有效的了解途径,致使信息类交易成本较高;在果商上门收购时,“压秤”、果品质量鉴定不一致情况也比较普遍,销售监督交易成本也比较高。

由表6可以看出,原有4个基本假设除假设H1显著性水平较差之外,H2、H3以及H4假设均得到了计算结果的支持。表明作物因素、农户因素和合作组织发展对农户交易费用有显著影响,区位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影响相对较小,即随着农户种植苹果品种附加值的增加、农户自身素质的提升、农户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户交易成本呈现降低趋势。区域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影响没有预期那样显著,初步判断可能是农村通讯和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导致区位因素趋同,降低了区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农户交易成本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了相应调查问卷,对我国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和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10个苹果生产样本县的900个苹果种植样本户进行了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AMOS软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后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以往的研究只把农户交易成本作为一个未打开的“黑箱”看待,对其交易成本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解和剖析,本文通过农户交易成本的分类与测量,发现农户各类交易成本呈现不均衡状态,信息类交易成本最高,监督类交易成本次之,最后是执行类交易成本和谈判类交易成。对农户交易成本的细分并进行有效测量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

2.现有研究倾向于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户交易成本,但是尚未深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各类交易成本的降低情况。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降低农户交易成本中,帮助社员统一进行生产资料采购方面绩效最佳,发展会员次之,组织社员统一进行产品销售较差,这些研究结论在以前研究中是所没有发现的。

3.本研究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影响农户交易成本的因素,这些因素前人虽然有所提及,但是并未作出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这些因素包括(1)农作物品质也是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高优良苹果品种,由于其相对稀缺性增强了农户的谈判地位,使得农户在交易中面临较低的交易成本,反之落后品种的种植户则由于激烈的竞争而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2)农户因素也会对农户交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丰富的种植经验、较长时间的教育、较大的种植规模均能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3)区域因素对农户交易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预期那样显著,初步判断可能是农村通讯和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导致区位因素趋同,降低了区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根据研究分析,笔者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降低农户交易成本创新方向建议:

1.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重视交易信息的供给,增加农户对各类生产资料一级批发市场价格以及农产品最终批发市场价格有效的了解途径。

2.鉴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统一销售功能相对滞后,相关政府和部门应该通过外部环境改善以及内部治理结构改良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统一销售服务,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极其重要的进一步创新方向。

3.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强化与农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积极为农户引进附加值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新品种,降低农户农产品销售中的交易成本。

4.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在组织农户交易技能培训、交易经验交流以及促进农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丰富农户交易手段、加强农户谈判实力。

参考文献:

[1] Pingali P.Westernization of Asian Die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od System: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J].Food Policy,2006(32):281-298.

[2] 卢向虎,吕新业.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5-29.

[3] 苑鹏.对公司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讨——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J].管理世界,2008(7):62-69.

[4]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5] 段利民,霍学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91-95.

[6] 何坪华,杨名远.农户经营市场交易成本构成与现状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9(6):40-44.

[7] 孙亚范.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 梁红卫.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探讨[J].经济纵横,2010(4):83-86.

[9] 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 [J].Economics,1937(4):386-405.

[10] Williamson O E.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Journal of Lawand Economics,1979(22):233-261.

[11] 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 屈小博,霍学喜.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省6个县27个村果农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8):36-36.

[13] 张晓山.促进以农产品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的合作社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11.

[14] 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 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5):43-55.

[16]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 Wallis J J,D C North.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1870-1970[M]//S.L.Engerman and R.E.Gallman,eds.Long-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95-161.

[18] Ning Wang.2006,Measuring Transaction Costs:An Incomplete Survey[J].The Ronald Coase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2):1-16.

[19] 胡浩志.交易费用计量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19-26.

[20] 刘志铭,申建博.交易费用的测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J].财贸经济,2006(10):77-82.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DUAN Li-min1,2,HUO Xue-xi1

(1.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2.Xidian University,Xi an 71007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flect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transaction co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The corresponding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the samples of 900 apple-planting households from the apple prepotent area of Bohai Bay Area and Loess Plateau Area, and the collected data was used for computing and analyzing by AMOS software. Our research work shows that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participation, the quality of crops, and the farmersown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armers transaction costs, and regional factors have a certain but not our expecting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s transaction costs. Finally, some proposals were given for the innovation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such as trading information supplying, high-value crop introduction, farmers transaction skills training as well 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service to reduce farmers transaction costs.

Key words: transaction costs;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交易成本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交易成本的视角: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成本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