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导学课堂,良好习惯成长
2013-04-29罗银萍
罗银萍
摘 要: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强化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习惯;培养;预习;质疑;探究;展示
当前,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行生本导学教学模式,但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忽视语文习惯培养的倾向。小学生学习习惯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小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认真作业、复习及自我评价习惯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本人现就在语文生本导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以学案为“支点”——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叶圣陶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即在课前独立阅读教材,自己获取知识。预习好比火力侦察,学案犹如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采用了如下做法:课前,我为学生发放了导学单,布置学生先按“画、问、析、答、提”的要求阅读课文,然后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导学部分,并查阅地球面临的各种危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学案中几道基础知识练习便可轻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这一问题时,教师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引用自己查找的资料来说明,让学生尝到预习的甜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学案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质疑、探究释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生本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神奇广大的知识空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能力增强了,他们经常会在课上课下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在生本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造,自由发挥,质疑释疑,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呢?
首先一定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一个宽松、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敢说、爱说,然后才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说。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做的:教师一般提问都是要抓住关键句、词进行提问的,所以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很重要。比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小组学习地球的“可爱”和“易碎”之前,我先提出一个问题:遨游了太空的宇航员对地球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也是学生学案中自主探究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抓住这个中心句,针对地球“可爱”但“易碎”的特点,结合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为什么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作者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这些问题的提出既让学生梳理了课文内容,同时又给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提问、回答,学习的自主权都在孩子手中,同时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同学们,你们真棒,个个都像小老师!”这样的课堂也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教师只是一个“牧者”的理念。
事实上,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课堂上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给学生一个方法,让他自己去提问;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研究。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一定能大大增强。学生不仅在提问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和学生中的独特之处,从而循序渐进地养成自主质疑释疑的学习习惯。
三、以学案为“杠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合作交流、大胆展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生本教育理念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创造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了勃勃生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大胆展示的能力。教师要从多角度鼓励每位同学主动参与小组合作,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
例如,在教学《三峡之秋》一文时,教师巧设问题,撞击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在预习导学中设计的自主探究问题是:
探究问题一: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作者最初的印象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句来回答)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
探究问题二: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
在合作探究,精彩展示环节又是这样设计的:
1.选择小组同学最喜欢的一个时间段,针对这段内容在组内自主质疑,合作讨论解决。
2.组间互相质疑(小组针对本课内容质疑,请其他小组同学解疑)
与此同时,教师的学法指导及时跟上:
学习金钥匙:认真读课文,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修辞手法等谈体会,借助想象和联想,体会三峡之秋在不同时间段时景色的特点,进而体会三峡的美丽。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由总到分,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学生在回答自主探究时对课文有了一个全面而整体的感悟,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针对文本质疑释疑,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个个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上呈现出学生读书、交流的热烈场面。在精彩展示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汇报时以时间为顺序,先说清小组提出的问题,然后说解决问题的结果。于是,同学们有条有理、秩序井然的小组精彩展示开始了,有一小组是这样回答的:
生1: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三峡秋天早晨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
生2:我认为三峡秋天早晨的特点是明丽的。
生3:作者抓住了露水、橘树和柚树、太阳等景物来写的。
生4: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声情并茂地大声齐读),从这段中我体会到早晨露水闪耀,橘树和柚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果实是金色的,现在被露水一洗,就显得更加明丽了。
生5:我来总结一下,我们小组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到三峡秋天的早晨是明丽的。
……
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读文所得,争先恐后地发表所感所悟。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展示的习惯。
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正确指导学生,长期持之以恒,做教学中的有心人,相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难题,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语文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