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导生制操作模式研究述评
2013-04-29张国红吕红萍
张国红 吕红萍
摘 要 导生制的专题研究文章数自2007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职导生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目前中职导生制操作模式呈现多样性,在理论上可分为“高辈-团队”式、“同辈-团队”式、“高辈-全班”式、“同辈-全班”式、“高辈-个体”式和“同辈-个体”式。中职专业课的实践性和中职学生的素质分化特点决定了导生制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同辈-团队”式和“高辈-团队”式应成为中职专业课导生制操作模式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 导生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操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5-0053-05
收稿日期:2013-01-11
作者简介:张国红(1968- ),男,浙江东阳人,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职教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吕红萍(1972- ),女,浙
江东阳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立项研究课题《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课业设计及应用研究》(编号:SC126),
主持人:张国红。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课程模式及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导生制正成为中职专业课教学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导生制研究综述
导生制的实践与研究应追溯到19世纪初英国的贝尔-兰卡斯特制[1],当时贝尔和兰卡斯特为解决“教师少学生多”带来的教学困难,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学生教学生的方法,之后导生制曾在英国一度盛行,贝尔和兰卡斯特先后出版了《教育改良》《教育指南》等著作,介绍他们的导生制设想。近几十年来,西方教育界对导生制做了不同的创新实践,出现了“同辈教学”等导生制模式,并形成了自己的完整体系[2]。中国教育史上几乎没有对导生制概念的论述,但这样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却从未消失过。20世纪20年代,教育家晏阳初在华工识字班尝试导生制[3];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在全民普及教育运动中创建“小先生制”[4],与导生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导生制的实践与研究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采取篇名检索,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输入“导生制”的检索项,检索到1979~2011年间共108条记录。关于导生制最早的论文记录,是徐辉1986年在《教育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贝尔-兰喀斯特导生制简述”,而后每年发表的关于导生制的论文不超过2篇,直到2005年增至7篇,2007年12篇,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23篇。总体看,关于导生制的研究起步晚,且关注度不够,研究成果始终不多。
从研究的教育类型看,导生制的研究涉及所有教育类型,根据对2006~2011年间83篇关于导生制论文的分析,发现涉及高校的占大多数,共45篇,涉及中职教育的共11篇。可见,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研究还有较大空间。
二、导生制的概念厘定
目前导生制应用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具体操作模式各有不同,而且相关研究文献对于导生制的概念界定模糊,甚至相关实践者对导生制内涵的理解也各异。由于导生制的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群体,所以多数导生制的概念界定是在高校教育语境中进行的。如,南京师范大学丁云霞认为,导生制是指一些学习优秀、能力出众的在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最好是党员),协助大学班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学生(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进行日常事务(非学术领域)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的制度[5]。显然,这样的概念界定过于狭窄,一方面把导生限定为高校学生,另一方面把导生的工作仅指向管理与教育。通过百度搜索,百科名片中对导生制的定义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6]。这里的导生指向所有教育领域的优秀学生,但随着导生制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把导生的职责只限定为教学、检查与考试也不全面。导生制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包括三方面:一是导生的双重身份。导生制就是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导学生,导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二是导生的优秀性。导生须是经过选拔的学生群体中的优秀者,否则无法建立起导生在学生中的导学威信。三是导生的组织性。导生须在教师的组织下专门培养,并在一定的管理规范下实施导学工作。
关于导生制的概念研究不必陷于“明确定义”的纠缠中,而应把导生制放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明确要素,鼓励操作模式的创新实践。因此,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只要同时符合上述三条特质,即可界定为导生制。
三、中职专业课导生制操作模式的归类
对导生制进行归类,在于建立导生制的自我系统和厘清不同操作模式之间的异同。通过归类,有利于教师科学选择和理解导生制,有助于学者对导生制的提升研究,也是构建中职导生制策略体系的基础。
(一)导生制分类综述
以贝尔-兰卡斯特制为雏形的导生制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出现了诸多不同的操作模式,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念对导生制做了不同操作模式的实践,但至今还没有学者对导生制操作模式做过较系统的归类,本文试图通过多视角综合的方法对导生制的操作模式作一梳理。关于导生制,几乎所有学者都提到了导生的选拔与培养,把导生的素质看作是导生制实施成败的关键,但就导生素质而言很难做出有层级的区别,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导生的“出身”与“品质”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导生的来源可以作为归类的一个重要依据。导生的来源一般有两条:一是高辈导生,即来自高年级的导生。华南师范大学吴鹏泽在《基于导生制的主题教学设计与应用》中提到,“从二年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中选拔导生,以6~8名本科生为一组,每组配备一名导生”[7];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李鸿创建的“一学二练三模”导生制模式中的“一学”,就是“一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模拟带团中认识导游,学习导游”[8],这些都是基于高辈导生的导生制应用,而从研究情况看,高辈导生普遍应用在高校中。二是同辈导生,即来自同一年级(一般为同一班级)的导生。济南某中学王庆禄对导生的选拔程序是:“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科各确定一个相对具有特长的组长,也就是导生。”[9]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中职学校的导生制,选用的大多是同辈导生。
如果把视角转向普通学生,在不同导生制操作模式中,导生导学的对象群是不一样的,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对象是全班学生,即把整个班级学生作为一个导生“导”的对象。江苏孟祥芬在高校导生制中的做法是“选派一名二年级、一名三年级的同学做一个班的导生,这样可以达到老导生带新导生,形成可持续发展”[10]。一般由几个导生共同构成一个班级的导生团队,导生之间有一定分工,一般在高校中应用。第二种对象是一个团队,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一般由异质群体组成团队,每个团队安排一个导生。江苏胡永盛把导生制应用于学生管理的做法是“一名导生负责一个5~10人的小集体,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11],实际上这种人员构成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最为普遍。第三种对象是个体,即一个导生只负责指导1~2个学生,对其进行重点帮扶提高。江苏某中职学校胡丰春在专业课教学导生制中提出:“教师可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给导生分配1~2名帮扶对象。”[12]
从导生的导学内容看,导生角色也各不相同,可归结为四类:一是助教,即教师教学的助手。这是导生制导生角色的原型,也是当前导生制中最常见的一种导生角色。二是助管,即学校德育工作或教学管理的助手。此角色主要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中。孟祥芬认为,现行“导生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兼职辅导员或副班主任制度,导生协助学校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指导,这也可能成为今后高校新生教育管理的主流趋势[13]。三是助评,即教师评价学生的协助者。助评是导生的辅助角色,一般不单独存在,主要与助教或助管相配合,强化整体的教师助手功能。四是助研,即教师指导科研的助手,此类多见于高校。
综上所述,导生制操作模式可根据导生与普通学生的不同人员架构来分类,假如选择高年级的导生与班级的各个小组(团队)之间建立跨年级导学关系,该教学组织形式即可称之为“高辈-团队”导生模式,依此推理,在理论上就形成“高辈-团队”导生模式、“同辈-团队”导生模式、“高辈-全班”导生模式、“同辈-全班”导生模式、“高辈-个体”导生模式和“同辈-个体”导生模式。笔者根据对中职专业课导生制(全部样本)、高校高职导生制(部分样本)和普通中学导生制(部分样本)专题论文的理论分析,对论文所述的导生制操作模式作了归类,详见表1。
由表1可见,中职专业课导生制以“同辈-团队”模式为主,高校(包括高职)导生制以“高辈-全班”或“高辈-团队”模式为主,普通中学均引用了“同辈-团队”模式。在所有导生制模式中,导生角色以助教为主,中职导生制的导生角色也有助管,但都是基于助教的,助评角色不独立存在。
(二)中职专业课导生制分类综述
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的专题论文在所有导生制的研究成果中只占少数,相对而言,高校的导生制研究较为成熟,但中职导生制与高校导生制有本质上的不同。当前,“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是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的主流模式,浙江某中职学校雷岳明在餐饮服务技能教学中实施导生制,指出导生制的实施关键在于导生的选拔,其操作方法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测试,结合学生上课时的反映情况,综合考查学生平时表现,选拔出有上进心、动手能力强、喜欢帮助同学的学生作为导生”,在导生制实施中,“以导生为中心,采用自由组合或随机指定的方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按每个课题由4~6人形成一组进行搭配,以后所有的教学或实践活动都将以导生为组长,以组为单位进行”[14]。这种操作方式是当前中职导生制的主流,其相关专题论文篇数约占所有中职导生制专题论文数的七成。但也有在中职专业课中实施“高辈-团队”导生模式的践行者,浙江郭丽华在中职技能教学的导生制实施中,选拔组建“导生班”(都是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学生,给予专门培训),并由导生班学生作为低一年级学生的导生,实行“高辈-团队”导生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当地推广的重要模式[15]。河南三门峡刘玉文等在技工学校实施了“同辈-全班”导生模式,在班级中挑选5~6名导生,在实习教学中协助教师做“巡回指导”[16]。还有个别中职教师进行了“同辈-个体”导生操作模式的尝试。
四、“导生-团队”模式: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的应然选择
中职专业课的实践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应以行动为导向,学生“做”的主体性应表现得更加充分,但中职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薄弱,而且学生的文化素质分化明显。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一个教师对一个班级单向传输式教学已不合时宜,单个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互动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应对班级进行分组,形成互教互学的多个团队,并且每个团队引入一个导生,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纽带,即构建“导生-团队”模式。然而,根据导生来源的不同,决定了导生制具体操作上的策略不同,与“导生-团队”模式对应的是“同辈-团队”导生模式和“高辈-团队”导生模式。
(一)“同辈-团队”导生模式: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的一般应用
“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是选自同一个班级的多个导生分别与班级中多个小组团队之间建立的授受关系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4~6人建立一个团队,每个团队配备一名导生。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组织架构能有效解决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两个普遍问题,受到广大中职学校的青睐。一是解决教师指导不力问题。由于当前中职学校师生比普遍达不到要求,一个教师面对50人左右的大班上课很常见,在以学生自主行动为主线的中职专业实践课中,这种师生配比的缺陷更加明显,教学秩序难以“控制”。引入“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由经过专门培养的导生对团队进行管理与指导,使管理难度得以分解的同时相对提升了课堂调控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二是解决教学进度不协调问题。中职学生入学的低门槛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分化现象,在完成同一个教学任务中,“吃不饱”与“不消化”的两类学生群体都明显存在,教学进度难以达成一致,“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旨在让少数“吃不饱”的学生当导生,去帮助“不消化”的学生群体,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在所有关于中职导生制的11篇专题论文中,基于“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研究的有7篇,说明“同辈-团队”导生模式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有着强大生命力。
(二)“高辈-团队”导生模式: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的推荐应用
“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操作简便,任课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权限范围内可随时组织开展,不涉及学校的教务机制,但这种模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导生的培训问题。导生要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培训需要专门化,需要培训时空的保证,这涉及学校层面的保障体系,如果仅凭教师的责任与兴趣,培训效果难以保障。二是导生的执行力问题。由于导生是团队成员的同学(同龄人),同辈导生在团队成员中建立威信具有先天困难,要形成足够的认同,需要导生在团队中有更出色的表现。因此,“高辈-团队”导生模式较为有效。浙江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推行此种模式多年,“高辈-团队”导生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的导生培养与执行力问题。“高辈-团队”导生模式是由选自高年级的多个导生分别与班级中多个小组团队之间建立的授受关系的教学组织形式;郭丽华在“高辈-团队”导生模式的实践中,把高年级的导生组成一个“导生班”,明确职责与义务,签订导生协议,把导生班纳入学校的教务管理,为导生制的顺利开展创建了便利条件。在“高辈-团队”导生模式中,导生相对“成熟”,不但能有效扮演“助教”角色,更能胜任教师得力的“助管”和“助评”角色,创建了导生制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新模式。
中职专业课的实践性、中职学生的素质分化及中职专业课教师配备不足等特点共同决定了导生制应用于中职课堂的重要意义。由表2对两种导生制操作模式的比较结果可见,中职学校应跳出“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的思维框架,积极尝试“高辈-团队”导生模式,权衡利弊,大胆创新,让导生角色由助教向助管和助评拓展,丰富导生制的内涵。
参考文献:
[1][5]丁云霞.导生制:历史发展与概念界定[J].设计艺术研究,2010(2):36-39.
[2]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2.
[3]晏阳初.教学法的新曙光[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1600.
[4]孔翠薇.导生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综述[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3):45-47.
[6]百科名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258765.htm.
[7]吴鹏泽.基于导生制的主题教学设计与应用[J].教育研究,2011(12):103- 106.
[8]李鸿.导游专业实践教学导生制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62-63.
[9]王庆禄.“导生制”的实验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9(24):59-60.
[10][13]孟祥芬.高校导生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41-42.
[11]胡永盛.关于在学生管理中实施“导生制”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09(1):50-52.
[12]胡丰春.导生制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1(46):214.
[14]雷岳明.“导生制”在餐饮服务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12):83-84.
[15]郭丽华.“导生制”在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12(2):9-10,13.
[16]刘玉文.“导生制”在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7(8):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