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管理文明之维
2013-04-29辛锋
【内容提要】 无论在人类某一历史阶段上是以审美为导向,还是以审丑为导向,人类找寻美的价值之路从未间断过,但对美的价值的自觉意识却并非人人皆醒自明。美是人的生产方式之一,美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美创造价值。卢梭谴责的不是科学本身,而是要在有道德的人面前捍卫道德。审美引导领导。审美是通行自由之路,万美皆备于我,斯为大美也。
【关键词】 审美 管理文明 美丽中国
【作者简介】 辛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图分类号】C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5-0034-04
“劳动需要美”,“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应有的基本命题,是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之一。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是指人作为主体以一定的审美尺度从事生活、生产活动。从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论点中不难推论出:美是人的生产方式之一,美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美创造价值。对它们的考量不是靠精于计算的大脑可以触及到的,而是需要心智的力量,有赖于超越理性至上冥想的力量。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卢梭:为何科学和艺术日趋完美,风俗却日趋败坏
“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还是促使风俗愈来愈败坏?”这是法国第戎科学院1749年的有奖征文题目,卢梭提交的应征论文获奖。他在这一征文中,通过对罗马、埃及、中国等科技与文艺发展前后的社会风俗状况的对比研究,表达了离经叛道的态度:“随着科学和艺术的日趋完美,我们的心灵便日益腐败,道德便黯然失色”。为什么被视为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和艺术反过来成为伤风败俗的祸端?卢梭在文中有一段经典性的描述:“天文学诞生于人的迷信,雄辩术是由于人们的野心、仇恨和谎言产生的,数学产生于人们的贪心,物理学是由于某种好奇心引发的。所有这一切,甚至连道德本身,都是由人的骄傲心产生的。由此可见,科学和艺术都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坏思想产生的;如果他们是由于我们的好思想产生的话,我们对它们的好处就不这样怀疑了。它们的产生是缺乏正当的理由的,这一点,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它们的目的,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滋生艺术的奢侈之风,艺术对我们有何用处?如果没有人间不平之事,我们为什么要精研法律?如果没有暴君、战争和阴谋家,我们为什么要撰写史书?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每个人都只专注于尽人的天职和满足于自然的需要,时时为祖国、穷苦的人们和朋友效力,他为什么要成天去苦苦思索呢?难道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死也要死在那口深藏着真理的水井的井边吗?
卢梭的上述分析表明,科学与艺术是因“坏思想”而生的“恶之花”,它们的产生是缺乏正当理由的。由此推论,如果它们是“为恶之花”, 它们的价值就是在缺乏正当理由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随着科学和艺术的日趋完美,我们的心灵便日益腐败,道德便黯然失色”,不是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扭曲了人的德性和审美观,而是人借助于科学和艺术而滥用了它的力量。人在美德面前是否有正确的判断力,科学与艺术能否不再是“为恶之花”,追本溯源,是人类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卢梭分析到,美德是灵魂的力量和充实的表现,“如果外表真的是内心活动的反映,如果彬彬有礼就是美德,如果我们的佳言隽语能作我们行动的指南,如果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的称号是分不开的,那么,生活在我们当中的确是很美好的!”但是,“今天,人们的衣着愈来愈考究,说话愈来愈文雅,以致使取悦的艺术有了一套一定之规。在我们的风尚中流行着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好像人人都是从同一个模子中铸造出来的:处处都要讲究礼貌,举止要循规蹈矩,做事要合乎习惯,不能按自己的天性行事,谁也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在这种永恒的桎梏下,构成这个称为社会的一群人,如果没有更强大的动机使他们脱离这种状态,他们就会永远处于那个环境中,永远做着那些事,而我们也永远搞不清楚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怎样一个人,必须要等到重大的关头来临之时,才能看出他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也就是说,必须要等到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再等了,才能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因为,只有在重大的关头,对朋友的认识才最透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是戴着面具生活,扮演的是经过巧妙伪装的角色。他强调,“人心难测,怎能不随之而产生一系列坏事?真诚的友谊没有了,对人的真心敬爱没有了,深厚的信任感没有了。在那老一套的虚伪的礼仪的面纱掩盖下,在我们夸赞为我们这个世纪的文明所产生的谦谦君子风度的面纱掩盖下,人与人之间彼此猜疑,互存戒心,彼此冷漠,互相仇恨和背信弃义”。
卢梭该文发表后,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他个人也受到很多人的指责,指责他言行不一,一边在论证他的观点,一边却在做与之相反的事情。无论卢梭怎样,科学、艺术与人的美德的关系问题何尝不是我们过去和时下所遇到、思考与关注的问题。
对人类来说,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并没有因为对真、善、美的追求而愈发清晰可见,因为我们常常被美好的外表所迷惑!卢梭感慨到,“道德啊!你是心灵纯朴的人所探讨的最崇高的科学,难道非要花许多力气并经过许多过程才能寻到你吗?你的原则不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吗?不是只需反躬自问,并在欲望沉静的时候倾听良心的声音,就能知道你的法则吗?这才是真正的哲学,让我们满足于懂得这门哲学。我们并不羡慕那些在文学领域里永垂不朽的名人的荣耀。让我们和他们之间像古时的两个伟大的民族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区别:让他们去研究怎样说话才漂亮,让我们研究怎样做事才稳妥。”
卢梭申明到,“我自信我谴责的不是科学本身;而是要在有道德的人面前捍卫美德”!
修齐治平:审美引导领导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道德型文化,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审美型文化。无论怎么说,道德和审美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基色,在文化传承中有显著的地位,也使得中国古代的治道与管理哲学有其独特的主调和色彩,影响至深、至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中,十分重视礼乐问题,礼乐涉及到道德与审美问题。在《论语》“泰伯”篇中谈到为人处世修炼时,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论语》“宪问”篇中,子路问孔子如何为“成人”,即一个人有哪些素质和修养才能称之为完美的人。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再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从真、善、美三维描述“成人”的,其中“乐”、“艺”等都是“美”的问题,都与人的审美素质有关。
“成人”不仅要“成仁”,还要“成美”。儒家学说并不是停留在抽象、空谈、孤立的个体层面上,而是推演到人的完整生活过程中去,进行系统化、立体化地表达,体现了儒家思想追求完满理想人格的价值选择。在儒家经典中,将道德、审美与人的完整生活过程有机统一起来的显著标志是“修齐治平”思想,它重点强调的是人的审美与他的私人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密切关系。
儒家“修齐治平”的审美思想,并没有像后世美学家那样刻意强调“距离产生美”、“美是远离生活的”,更没有迂腐地认为美学仅仅是研究艺术,或者是研究美的(实体),关注审美客体,而是研究美感和审美经验,将美置于主体人的生活过程中去,这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色,确立这一特色的基石是人需要美,是儒家及传统文化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必然。
对此,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在《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一文中指出,“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的塑造,也就是要使人不断从动物的状态中提升出来。儒家学者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究竟在哪里。在儒家学者看来,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高级的、精神的需求,包括道德的需求,奉献的需求,审美的需求,等等。这种精神的需求不同于物质功利的需求,它是对于物质功利需求的超越,是对于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的超越。”
至此,我们是否自问过,现实中的审美活动有多少是在人性超越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不善于自我反思的民族是没有觉悟的民族,一个失却审美品位的民族是没有美好前途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仍可残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为宇宙是浩瀚的,她有足够的空间包容这样的民族的存在。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与“美”的广泛影响
就我们当下的领导与管理活动而言,“美”不是活动本身的目的和价值诉求,相对而言,它倒常常成为排斥的因素,因为将美视为“无果之花”,很容易将审美看成是冗余的消费价值活动,不大容易把它看成是具有生产价值的活动;从当下领导与管理对效能、效率追求的程度看,更像是在诉求“无花果”,只有当需要锦上添花的时候才关注美的价值,即使昙花一现也就够了。那么,“美”到底具有怎么样的“效用”,领导与管理活动需不需要“美”的作用,“美”能锦上添花,能雪中送炭吗?对此做简单的肯定与否定都不是审慎的科学态度。
亚当·斯密不是美学家,他在经济学上的伟大贡献也使得少有人问津他的美学思想。然而,在《道德情操论》中,他却花了很大篇幅讨论了美的作用问题。他并没有直接表达“美是效用的主要来源”这样的命题,但从《道德情操论》第四卷第一章的标题“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一切艺术品的美,兼论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以及从他在这一章所讲的下面这段话中,不难发现“美”与“效用”的价值关系。“人类相同的本性,对秩序的相同热爱,对条理美、艺术美和创造美的相同重视,常足以使人们喜欢那些有助于促进社会福利的制度。当爱国者为各种社会政治的改良而鞠躬尽瘁时,他的行动并不总是由对可以从中得到好处的那些人的幸福所怀有的单纯的同情引起的。一个热心公益的人赞助修公路,通常也不是出于对邮递员和车夫的同情。当立法机关设立奖金和其它奖励去促进麻或呢的生产时,它的行为很少出自对便宜或优质织物穿着者的单纯的同情,更少出自对制造厂和商人的单纯的同情。政策的完善,贸易和制造业的扩展,都是高尚和宏大的目标。有关它们的计划使我们感到高兴,任何有助于促进它们的事情也都使我们发生兴趣。它们成为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国家机器的轮子似乎因为它们而运转得更加和谐和轻快了。我们看到这个如此美好和重要的制度完善起来感到高兴,而在清除任何可以给它的正常实施带来丝毫干扰和妨碍的障碍之前,我们一直忧虑不安。然而,一切政治法规越是有助于促进在它们的指导下生活的那些人的幸福,就越是得到尊重。这就是那些法规的唯一用途和目的。然而,出于某种制度的精神,出于某种对艺术和发明的爱好,我们有时似乎重视手段而不重视目的,而且渴望增进我们同胞的幸福,与其说是出于对自己同胞的痛苦或欢乐的任何直接感觉或感情,不如说是为了完善和改进某种美好的有规则的制度。”
上述中,亚当·斯密是从以下方面肯定“美”的存在和审美价值的作用:一是他把“审美”同“利己心”、“同情”一样作为人性也即人的“原始情感”加以肯定的,人对美的需要是人的本能和自然习惯。二是他不是在一人、一物、一器的层次上肯定美的存在和作用,而是从“社会福利”、“有规则的制度”、政治的改良、政策的完善、国家机器运转得更加和谐和轻快等层次上考察和肯定了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这些都属于领导与管理的基本问题。“审美”存在这个层面的作用恰好体现了它与“利己心”和“同情”不同,是具有超越具体功利基础上的价值活动。
从斯密关于“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的分析中,我们是否可以对他那家喻户晓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做出进一步的解读。长期以来,人们对“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奥秘是什么,众说纷纭,但至今尚无可靠的解读,斯密自己也没有做片言只语的解释,但在众多研究者那里有一个主导性的意见:亚当·斯密试图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概括描述良好社会秩序形成的力量来源。他也拒绝用“制度安排”、“理性设计”之类的说辞来解读社会秩序形成的机理,而倾向于从“自然秩序”的角度进行阐释。显然,对“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奥秘是什么做出清晰的学理解释和逻辑证明是徒劳无益的,因为它属于实践智慧,而不是一种知识或知识体系可以确立起来的。但它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学术课题,在一定层次上做出理论探索。从斯密的表达看,“美”在良好社会秩序形成中的作用和“审美”在“一只看不见的手”中的权重是显著的。可否说,美、审美即使不是构成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复杂结构和因素的基本方面,至少是构成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干神经系统和最有耐力的那根手指。尽管这个说法大体上也是一种冥想,但从斯密对美的价值所做出的描述看,它必将成为我们解读“一只看不见的手”内涵的一条重要通衢。
席勒:审美是通往自由之路
席勒作为西方现代审美教育的奠基者,正是对他所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状况自觉意识而促使他全身心投入到历史和美学研究中去。他认为,当时的人们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感性冲动的对象就是最广义的“生活”,指一切物质存在和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两;感性冲动使人被官能所控制,成为被动的自然人。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象”,指事物的一切形式特性以及事物对思维力的一切关系,体现为人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按秩序和法则行事,成为理性人。在事实上,无论“自然人”还是“理性人”都是人的异端,不是人的完满的、自由的状态。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唤起人的审美的“游戏冲动”,使人性在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状态一致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他说,“美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是对象,因为反思是我们感觉到美的条件;但是,美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因为感情是我们获得美的表象的条件。因此,美虽然是形式,因为我们观赏它;但是,美同时又是生命,因为我们感觉它。总之,一句话,美同时是我们的状态和我们的活动。”
从席勒的上述主张看,人性的修炼离不开“美”,“美”促进人性的丰富,使之成为完整的人;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美”,“美”提升人的个体生活品质,使之过有品位的审美生活。人的社会生活也离不开“美”,“美”改善人在社会行动中的品位。对于审美在社会管理、权力体系中的价值,席勒指出:
“在力量的可怕王国的中间以及在法则的神圣王国的中间,审美的创造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外观的快乐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审美的创造冲动给人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称为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强制是身体的,还是道德的。”
“如果说在权力的动力国家里,人与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里,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缚,那么,在美的交际范围之内,在审美国家里,人与人就只能作为形象来相互显现,人与人就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面面相对。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
总之,无论人性的修炼、个体品位生活的养成还是建设“美好社会”的领导活动,不大可能在没有审美教育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指导下顺利进行,也不大可能由那些没有审美生活体验、缺乏审美创造能力的人完成。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一双审美的眼睛,我们还需要有创造美的双手。
补记:“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恰时,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时下,“美丽中国”成为大众话题。
美是什么,美来自哪里。柳宗元有一句名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可以解读为美的东西不会自己显现其美的品质,因有人欣赏而彰显它的美。但这个解说的“美”只是对象性的“客体之美”,是小美;可以说,小美就是:美景在我眼前,我在美景之外。大美是什么?大美则是“客体之美”与“主体之美”的一统;大美则是:美景是我,我是美景!
最后,用一句话作为结语,这就是:万美皆备于我,斯为美,斯为大美也!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