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报德寺玉像七佛颂碑
2013-04-29
我国北魏时期,统治者笃信佛教,特别是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即着手大兴佛寺,使得洛阳佛寺大增,洛阳城成了“佛国”。洛阳报德寺就是孝文帝仿旧都平城报德寺而兴建的。据《洛阳伽蓝记》①载,“报德寺,高祖孝文皇帝所立也,为冯太后追福。在开阳门外三里。开阳门御道有汉国子学堂,堂前三体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
原存于该寺内的《魏报德寺玉像七佛颂碑》,亦称《洛州报德寺造像碑》、《七佛颂碑》,出土于清光绪年间。郭玉堂 《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②云:“此碑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于白马寺东南一里处出土,石埋藏距地面五尺。”碑为石灰岩质,出土时断为三段,残高208cm。出土后曾为端方所藏,现归于日本私人藏家。
碑文隶书十九行,行三十字,额阳刻篆书九字“魏报德寺玉像七佛颂碑”,前面刻像,后面刻颂,居于碑阴位置,如碑文所云“前像金容,后刊灵讃”,为古代刻碑之首创。
该碑书成于公元545年,是存在于北朝后期至隋代过渡时期的特殊书体—“隶楷书”稍后的作品。它的特点是体势平正宽博,用笔隶法、楷法兼之,字体方正疏朗,痩挺雅秀,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石刻。用笔横画多隶意,波、折笔已趋楷法。转折处方多圆少,起落较前一时期的碑刻更加分明,顿笔突出,笔画较前纤细,波画更加醒目,结体平正,笔画收放适度,布白亦趋于楷化,疏中有密。隶、楷笔画的搭配与融合都比前期的碑刻更加协调自然,对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书体流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余原藏一整纸初拓本,墨色温润,字迹神采毕现,惜被鼠啮残损,后又购得武慕姚③初拓剪贴本④。由于原石出土较晚,拓本难得又未见著录。今以两个拓本厘定全文,以飨同好,并一补《金石萃编》之缺,残损剥蚀之字用“□”代替,发愿文如下(图片正文前59字缺):
魏报德玉像七佛颂碑
轨基绵邈。体非缘待。有无不染。唯圣乃实证□似□□□□□□故梦中说梦。周蝶相转。或云始从见□。终于第一。有思成佛□□□□□□得法身。无心于为而无不为。任物成坏。位极方具。故知山谷之音。□□可尽。如梦所见。非求可得。一俯一仰。木石开□。况至理之中。何身不有。同□□方。其谁不是。□□三界。何家知非。无在不在。□纶太虚信矣。是以共世人□□。历劫犹不觉知。况业差地别。七识十居。毒饭□麦。正其宜也。明须结心。王□□伫立门侧。时宿草蓭。始信是天属。谅非旦夕之间可得逢觐。涓涓决石。履□坚冰。大魏龙飞恒代。创基帝业。王有九土。至高祖孝文。定鼎崧洛。庄饰□宙。津梁四海。礼乐更新。雅颂洋溢。于是逆旅星宫。林墅华殿。广兴塔庙。绍隆□宝。始造报德寺。恍恍济济。与舍卫竹园同风。宣武皇帝。剖玉荆山。贾重连城。雕镂莹饰。模一佛两菩萨。石基砖宫。树于寺庭。法鼓于是始闻世间。中止之轮。再转于大千。半月之仪。流晖于东夏。寔沦影余光。亦仿佛初旭。沙门昙昌。蒙国慈矜。无由仰谢。共慧云洛。州刺史田景。车骑将军姚元标。河南太守司马相贵。□参军杜文敬等建碑。前像金容。后刊灵讃。庶以兹善。崇增川岳。愿七庙神□□域。皇祚遐隆。群寮忠贞。旷劫师僧。七世父母。法界含识。同霑斯庆。龙华之□。□登初会。其词曰。三有深无限。彼岸甚悠悠。于中常沦没。何年见春秋。唯□□力王。水上乘轻舟。汎汎随波转。载沈复载浮。意欲渡斯尽。正恨缘废休。愿□如是者。应当速返流。行藏业不许。树静风岂听。如船堕回复。无由得自亭。□□乃一散。谁当可尽生。不如奋云翼。高翔天中城。武定三年岁在乙丑□□丁丑朔十五日建。
注释
①《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45页。
② 《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民国二十八年大华书报社出版。郭玉堂,洛阳孟津人,喜好石刻文字,与张钫、于右任交往甚广,于右任鸳鸯七志斋北魏墓志大都是他亲自过手购得,后来故宫博物院长马衡聘请郭氏为文物收购员。以自己所见所闻写的《时地记》一书,对当时的出土石刻做了详细的记录。为后人考据碑志所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时地记载二石共二百四十余字,实为三石正文共五百七十字。
③ 武慕姚(1900—1982),名福鼎,字慕姚,自号拙叟,瓶翁,斋号贞默。河南永年人,久居河南省开封市,通晓文字学,版本学,金石学及诗词,为当代金石家、书法家、鉴赏家。著有《书法韵语三十六首》,《适斋题跋》,《河南金石目》等。
④ 《河南碑志叙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98页,初拓本额中“像”字未损。可知为初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