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两个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013-04-29唐良友
唐良友
优化课堂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是每位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此,我简述提高课堂效率的两点做法。
一、教师的“有效”引领
1.精心备课,做好课的预设,设计好教学流程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巧妙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知识的增长点,寻求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点,适时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体会化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注意知识的相关点,广泛涉猎资料,精心备课,做好课的预设,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还有如重难点怎么突破,利用什么教法,使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等。都要考虑到位,做到胸有成竹。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使学生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彻底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有效实用的学法引导
好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老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由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课堂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要设计科学实用的问题,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二、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
1.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的放矢,有意识的渗入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哪些经自己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弄明白,哪些不明白,课堂上会全力以赴向老师请教,搞清楚自己在课堂中的目的及所学重难点,变被动为主动地进入课堂学习和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引导会学及学以致用习惯
课堂上指导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动脑动手,主动做好探究实验和习题,做好必要的笔记,做出客观冷静地分析,得到合理结论。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充分认识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升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养成课后巩固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复习总结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使感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是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只有做好导演,引领学生做好自己满意的演员,诞生精彩课堂,实现师生和谐共赢,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效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