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的对策探索

2013-04-29吴宇宏

中外企业家 2013年5期
关键词:改制遗留问题国企

吴宇宏

摘要:自从对国有企业改制以来,国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遗留下来的金融债务、对政府行政部门依赖严重、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传统观念束缚严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分别在思想层面、管理层面和经营层面上下工夫。以促进企业沿着更好更快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国企;改制;遗留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077-02

引言

我国自从对国有企业改制以来,国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绩,但是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也遗留下来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企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国企改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在分析了国企改制遗留下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国企改制遗留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债务问题依然存在

国企改制前,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而改制后,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项目占据的资金额度较大等原因,使得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再加上企业不能及时的融资,因而造成了经营的困难。在这种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债务问题的情况下,经过改制后的企业因为资金的限制不能达到发展的目的,相应的也就并未真正达到改制的目的,由此可见,金融债务依然是制约国企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对政府行政部门依赖严重

国企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的自由竞争促进自身的发展,是一种公退民进的产权改革制度。然而国企改制后,部分企业不愿意自由加入到时常进行竞争,社会责任心不强,甚至还有个别企业缺乏活力,而企业却把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推给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比如有个别企业不愿意保障老职工的基本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保障老职工的权益不得不继续给予企业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在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资金投入的同时,又与合国企改制的基本精神相悖了。由此可见,这种对政府行政部门依赖程度的严重性也成为重大的问题了。

(三)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从改制后的国企经营情况来看,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仍然较为突出,原因在于有些企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比如存在着权责不明,对国有资产审计不规范,监督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企业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并未能真正地实现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企业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问题等,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依然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四)传统观念束缚严重

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仍然还未能及时的适应新的管理理念。目前,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进行了改制,但是对新的管理制度仍然具有较大的抵触性,如有个别企业拒绝按照政府的要求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机构臃肿的现象仍未得到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严重等。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企业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完成思想上的转变,这种传统的管理观念对企业改制构成了巨大的阻碍。

二、解决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的对策

针对国企改制后留存的问题,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走向市场化,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的优势,才能解决改制后遗留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从思想方面着手: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积极转变思想

思想指引行动,企业要想解决改制遗留下来的问题,必须首先在思想上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说,企业要深刻认识到以下内容。

一是企业要深刻意识到改制的本质。国企改制的目的在于增加企业发展的动力,给予企业更好的发展空间,让企业在市场的检验中更好地发展。从理论上来看,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在国企改制之后,会进一步加大产权的流动。企业只有充分意识到改制的本质,才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好的发展自己,接受改制的新理念,促进改制后的长远发展。

二是要深刻地意识到国企改制的必然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把企业投入市场,参加市场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道路。企业只有深刻意识到通过改制才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改制中去,也才能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下,为改制的道路增砖添瓦,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发展。

(二)从管理方面着手: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解决国企改制遗留问题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企业来说,改制后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采取系列措施明确企业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强化职责能力,确保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让企业在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之后激活活力,促进企业更加完善企业职责,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企业要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全社会、媒体等的力量,让外部力量介入企业的监督中去,让企业在阳光下运转,同时企业内部也要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比如可以建立从企业总负责人到一半员工的监督制度,确保任何决策任何行为都能得到良好的监督。

三是营造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企业要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良好的用人制度,同时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为企业夯实人才资源基础,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增强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另外,各企业之间还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为自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建立对人才的培训制度。企业要从长远着眼,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要加大人才的人文关怀,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企业内部轻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三)从经营方面着手:引导企业走向市场化

国企改制的目的在于让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引导企业走向市场化的运作方向。针对国企改制后遗留的问题,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实现政企分开。继续坚持国企改制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方向,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国企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企业要加大自主独立性,主动做好融资、经营等各项工作,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得到锻炼,并提升发展。

二是要维护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国企在改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在做好经营的基础上,还要切实注重广大员工的利益。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依靠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做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企业还要鼓励员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三是企业要采取措施完全走向市场。国企改制后。企业在自主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要自己面对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企业要坚定自身能够解决好走向市场化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增强科技含量、走新型化发展道路等途径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远之道。

结语

总之,国企改制之后,需要企业适应新的经营模式,从自身去找解决改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虽然在改制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企业只有在总结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面对改制后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管理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经营上努力促进企业市场化。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主经营与发展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也就能够促进企业沿着更好更快的道路发展。

猜你喜欢

改制遗留问题国企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探索
公公正正解决闽浙赣省委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深远
供电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信访遗留问题分析
对国有企业改制调账有关问题探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事业单位改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析
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模式解析
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改制与持续发展
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