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广西茧丝绸产业链的对策研究
2013-04-29卞子全
卞子全
摘要:茧丝绸产业长期以来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东桑西移工程的深入实施。这种传统优势逐渐向广西地区转移,但其与传统优势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基于此,紧紧围绕“茧丝绸产业链”这个中心,论述分析茧丝绸产业链的特征、广西茧丝绸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国内茧丝绸产业的现状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广西茧丝绸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茧丝绸产业链;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44-03
1茧丝绸产业链的概述
茧丝绸产业的产业链条比较长,横跨农工贸三大产业,涉及种桑养蚕业、丝绸加工业、制成品业、茧丝绸贸易业四大行业领域,前后涉及的相互关联的生产加工环节有二十多个。通过浏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茧丝绸产业及其产业链具有一些明显特征,如下所示。
(1)生产原料来源的唯一性和原料用途的专一性,决定了其具有较明显的单向性、直线性,比别的网状产业链要脆弱的多,且调节余地较小。
(2)横跨农工贸,较长的产业链使其要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风险约束,具有较大风险性。
(3)较长的产业链及生产的季节性,加之一些人为因素,使其前后环节之间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经常会出现丝绸价格和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倒挂”现象。
(4)针对我国的茧丝绸产业来说,其具有较高的外贸依存性,对世界经济变化,特别是对主要茧丝绸进口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变化较敏感。
作为独具特色的天然纤维纺织产业,茧丝绸产业及其产业价值链具备了天然纤维纺织产业链的一般特征。有学者对德国的天然纤维纺织产业链作了研究后认为,随着加工深度的提高,纤维、纱、布、针织成衣、机织成衣生产环节的附加价值比例大致为1:2.9:4.8:11.4:17.5;也有学者对我国的天然纤维纺织产业链做过统计分析,认为随着加工程度深化,一方面纺织产品价值得到大幅增值,织布产业的产值是原料产业的3.3倍,服装业是织布业的1.2倍,另一方面,毛利润率也逐步上升,织布产业是原料产业的近2倍,服装业是织布业的113倍。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及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不管是茧丝绸产业链整体与其各环节,还是其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都具有很强的协调一致性和时间先后继承性。某个地区或区域若想做强做大茧丝绸产业,最大限度发掘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都必须立足于“产业”及“产业链”建设,着眼长远,规划全局,逐步推进,有计划,有系统来开展工作。
2广西茧丝绸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广西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是近十多年里的事,其特点是在政府积极、有效的指导下一直保持连续、稳定发展,且具有较强的规划性、前瞻性和目的性。从2000年左右开始稳步发展,在“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之后,开始飞速发展,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八年稳居全国蚕茧产量第一的位置,成为了我国茧丝绸产业主要的原料供应地及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广西茧丝绸产业的发展速度及其取得的成绩可以通过下表来说明。表中的数据说明广西近年来在茧丝绸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上取得了长足的、飞速的发展,但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如印染、服装等成品的研发及生产加工、外贸出口等发展缓慢、滞后,没能享受到高附加产业环节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从一直以来的真丝绸商品出口情况统计来看,广西从未上过前十名,其出口创汇金额比较全国总额来说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其蚕桑生产较集中。南宁、河池、来宾、柳州、贵港5个蚕桑重点主产区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约占全区总量的90%,这使得广西在发展茧丝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引导和吸引相关行业企业的集聚、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群的培育提供了较好的空间地理平台,关于这一点将在后文做进一步论述。
通过对掌握的数据、文献等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虽然广西在茧丝绸产业领域取得的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下。其中所列之第四个问题是各类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如整体产业链短,产业链下游的丝绸深加工能力不足,不能共享终端高附加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
(2)蚕茧和生丝产量、质量以及相关加工工艺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如蚕丝结束率、白厂丝质量等有待全面提升。
(3)区内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数量少,在市场及行业内的认可度不高,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在国内所处的地位有待提高。
(4)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即能够对产业进行支撑的外部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产业配套主要包括市政配套、生产性配套、生活配套和服务配套。具体来说包括水电供应、交通网络、污染治理、生活、消费、娱乐、金融、仓储物流及各种服务中介机构等。
3国内茧丝绸产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河北、辽宁、上海、福建等地还有一定的桑蚕茧生产,但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省(市)已逐渐从蚕桑业中退出;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历来是桑蚕茧主要生产区,但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桑西移”的开展,其桑蚕茧生产能力现已向本地区不发达区域及其他中西部地区转移;进行产业承接的地区涉及到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广大中西部的18个省(市、区)、100多个县,总的来看广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外,从茧丝绸深加工业产业来看,长期以来,由于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各省的综合科技、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等较之内陆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优势,加之其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其成为我国茧丝绸加工、贸易的重要的基地;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展,东部省份已逐渐将茧丝绸原料及原料粗加工业向外转移,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档次的丝绸后道加工业。
以时间发展角度看,我国茧丝绸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及不同地区所处的地位变化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和区域间的继承性,丝绸产业链要逐步经历由低到高,不断完善、延展和替代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内的国内茧丝绸产业的布局及各地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作为外因的政府行为外,最主要的还由市场需求、产业生命周期、国内外整体产业链的调整及各地区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内在因素来决定。运用区域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变化,当某一地区生产某类产品的综合成本(如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过高时,其竞争优势就会下降,且倾向于迁出这一地区,迁入拥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地区。另一方面,若可供选择的迁人地有多处时,各承接地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各地区自身具有的特殊优势及政府的主观作为可能就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短期内不明显,但长期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下来就会成为某一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力量,并进一步的沉淀累积,转化为更大的竞争优势。
4完善广西茧丝绸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课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以广西区内优势市县为空间载体,以培育和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为目标,以筹建适当数量的各类型的工业园区为手段来引导茧丝绸产业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当区内的茧丝绸产业链的完整性及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实现区域内部产业链条的自我循环发展,进而渐渐摆脱目前的作为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主要供应地的不利局面。广西区的茧丝绸产业可以实现上游产业环节对中下游产业环节的支持,中下游环节也可以为上游产业环节的发展提供市场,这种自体循环相比较区域外的产业链循环成本更低、效益更高,同时产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协调性也更大。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都是介于层级和市场之间的经济组织形式,具有由“资源”、“行为主体”、“活动”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组成的网络结构特征如图1所示。
而且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即“产业链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关系,产业集群是产业链空间分布的载体”。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的相关生产环节及其支持体系在某一地理空间内持续不断积聚、有机融合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竞争力的提高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其行列,有利于相关产业配套的建设和完善,并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延伸以及进~步完善;同时,“产业链通过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形成原材料、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深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反过来加速产业集聚的进程,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与集群整体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为了促使茧丝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促进产业链的完善,相关主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将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作审慎的考虑,以做出有利于当地产业长远发展的决策。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工作。
(1)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的原料资源极大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宽产业链的厚度,提高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利于环境保护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茧丝绸领域内新兴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创造并抢占新的产业制高点。
(2)加强和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体系的建设。“产业配套设施是产业共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产业共生组织和产业共生结构的重要因素”,对相关产业本身来说它是一种外生变量,也更易于施加人的主观影响作用。
第一。加强有关重点扶持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市县的市政基础建设,特别是针对现有的及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如城乡交通、供水、供电、管道、通讯、污染治理及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持久的“硬环境”;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健全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种力量进入相关地区创办生产性和服务性的中介机构,使企业能够得到高效便捷的诸如研究和开发、仓储物流、法律咨询、会计、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人才招聘、教育培训、广告策划、医疗卫生、餐饮、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高效的开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软环境”;第三,着手对纺织机械及配套零部件的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等行业的中长期规划。企业对生产加工所需机器设备、维护和维修所需配套零部件及技术支持的要求比较高,且要求及时。当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加厚和完善产业链的作用。
(3)保障资金的供应能力,尽力满足生产性投资、新产品开发、技术的升级与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资金的需求。在加强企业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或者政府联合商业银行可设立各类型的专项财政补贴基金和商业贷款项目等;欢迎并争取产业转出地及港澳台等资金,特别是投资建厂等各种形式的直接投资流向本区。
(4)通过外部引入或区域内培育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并对其重点扶持。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往往处在相关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意味着自身企业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也起到核心作用,不仅其自身具有还能提高特定区域内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5)搭建各种形式的产品交易平台(如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实体的批发零售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等),制定合理、科学、高效的流通体制,加强政府对相关产品流通去向的监督和引导,规范产品交易市场的秩序,杜绝人为的扰乱市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个完善、高效的产品流通和交易体系有利于区内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稳定、有序的进行,有利于促进各类相关产品的供需趋于平衡,有利于加强区内外各类相关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流通和共享。
(6)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大力开展网络信息体系的建设,催生、提升并借助信息化生产力来提升区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体系促进产业内各种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提供产业内各类产品的供需信息,优化产业内实体经济资源的流转和整合,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现如今市场经济是公认的、被证明了的进行绝大多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手段,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应明确自己的辅助、服务功能角色,不能越俎代庖,“而应倡导产业链内在、自生性的生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