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对东南亚经济体货币的影响分析

2013-04-29卢孔标

海南金融 2013年5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

卢孔标

摘 要: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波动与东南亚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相关性明显提高,区域内汇率联动性加强。通过对东南亚经济体汇率参照货币实际构成与权重的计量分析,人民币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经济体汇率的参照货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需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并加强区域汇率机制的协调。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人民币区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23-06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05

一、引言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下简称人民币汇改)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措施。人民币贸易结算和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特别是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持续增加,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对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其他经济体货币的影响逐渐显现,人民币与东南亚经济体货币汇率联动趋势明显增强。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2012年4月16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从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走势来看,整体呈现单边升值态势(见图1)。2005年7月汇改前后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5年7月21日前,人民币基本钉住美元;2005年7月21日-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收窄,基本保持在6.83元/美元的水平;2010年6月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并呈现双向波动幅度加大特征。截至2012年9月末,按照国际清算银行口径计算的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相对2005年7月末分别累计升值21.39%和28.76%。

东南亚经济体货币随着人民币升值路径的明确而普遍升值,并呈现汇率波动集群性变化的特征[1],这可以从两方面得到验证。第一,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前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与其他经济体货币兑美元走势的比较来看,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率走势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势较为一致(见图1)。第二,人民币与东南亚经济体货币汇率波动的相关性不断增强。2005年7月汇改前,人民币与主要货币汇率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均为负,且系数较低;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与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新加坡元、泰铢汇率的相关系数大幅上升。主要东南亚经济体货币汇率间的相关性也明显加强,呈现区域货币联动的趋势。

人民币汇率与东南亚经济体汇率的联动,可能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如面临共同的外部冲击),也可能是汇率机制安排和政策干预的结果(如一种货币钉住另一种货币导致汇率走势一致),也可能是市场因素与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角度来看,本文更注重这种联动背后隐含的汇率机制安排变化,即人民币是否成为东南亚经济体汇率的重要参照货币。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哪些东南亚经济体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人民币在东南亚经济体货币篮子(如果该经济体实行实际的参照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多大?东南亚区域内是否真的已经形成“人民币区”?

二、文献综述

判断和衡量人民币汇率对其他货币影响的一个重要角度是人民币是否为货币的参照货币(reference currency),基本方法是估算各国汇率形成机制中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这一框架最初由Haldane和Hall(1991)[2]、Frankel和wei(1994)[3]提出,被后续研究不断借鉴和拓展。越来越多研究探讨人民币汇率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影响,较一致的结论是,美元仍是本区域货币篮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人民币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的重要参照。Shu(2007)等[4]发现人民币汇改后(2005年7月-2007年2月)人民币对新加坡元和泰铢的影响系数超过日元和欧元,仅次于美元。Ito(2008)[5]指出如果剔除美元因素,仅考察人民币和日元对亚洲区域经济体货币的影响的话,人民币的影响已经超过日元。Balasubramaniam (2011)等[6]发现,只有在人民币不钉住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其他经济体汇率机制的影响才是显著的,在其分析的132种货币中,32种货币受人民币影响,但在2008年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期间,人民币影响力明显下降。Henning(2012)[7]认为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已初步形成松散但有效的“人民币区”,韩国正逐步加入,但美元仍然主导东亚地区的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结构。Frankel和Wei(2007)[8]、Girardin(2011)[9]等研究关注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的构成。国内关于人民币汇率与东南亚经济体货币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和估算其他货币在人民币汇率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10-12],对人民币汇率的溢出效应鲜有分析。

东南亚地区长期以来没有汇率合作机制,汇率制度主动协调不明显。对于东南亚货币汇率联动以及人民币区域影响力提升的原因,主流的观点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苏应蓉和徐长生(2009)认为1997/98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汇率波动呈现出来的联动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的结果,经济结构相似、经济周期趋同的东亚经济体需要一致的汇率制度。Shu等(2007)没有分析具体原因,但认为人民币对亚洲货币的影响可能是亚洲经济体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也可能是外汇市场压力所致。Balasubramaniam 等(2011)认为人民币汇率政策对其他经济体汇率政策的溢出影响主要由两个机制,一是和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上竞争的国家,会避免对人民币升值以维持出口竞争力;二是作为亚洲生产网络的组成部门,东南亚经济体有必要降低和人民币双边汇率的波动。Ito(2008)也认为维持出口竞争力是各国追随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原因。Henning(2012)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在东南亚贸易和生产网络中的重要性上升是人民币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结构性权力”并不能解释人民币的影响力,且“人民币区”的协调与稳定有赖于美元的中间角色。Subamanian和Kessler(2012)[13]认为不能排除贸易竞争压力导致东南亚经济体参照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不过人民币的影响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区域贸易一体化。

人民币汇改采取的是渐进推进战略,人民币汇率变化因而具有非常显著的阶段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东南亚经济体货币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亦呈现不同特点。现有研究一般以2005年7月为分界点划分两个考察区间,Henning(2012)和Subamanian和Kessler(2012)则将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时期,但二者在时间节点确定上并不一致。本研究在上述研究框架基础上,根据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波动特征,进一步细分考察区间,并将研究时间进一步延长到2012年10月底。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
为什么人民币里没有3
怎样认识人民币
政策背景下的汇率避险选择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新兴市场汇率风险再聚焦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