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设施化规划与建设的公益性模式初探
2013-04-29冯涛潘鑫汤玉雯
冯涛 潘鑫 汤玉雯
摘 要: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为研究切入点,论述了将实体书店作为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规划建设的原则与模式。认为可通过发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属性推进公益性书店的设施化规划建设。以期提升城乡公众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书店;设施化规划建设;公益性模式
一 当下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
书店古称书肆,最早始于汉代,是推广图书精神的主要渠道。随着信息化时代网络书店的快速发展,书店的经营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从依赖于物质空间存在的实体书店向依托于电子商务,灵活便捷的网络书店转变。
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第四季度网络图书销售总额已达到27.6亿元,同比增长68.5%,与之相反,在受到网络书店快速发展的强势冲击,及在经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降低、多媒体时代读者分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堪忧。
二 书店市场发展诉求
(一)“文化强国”建设诉求
随着十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求的提出,增加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益性书店等文化设施建设,将成为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数量与质量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公益性配套设施的发展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提升城镇化质量。
(二)国民平均阅读量缺失,读书市场有待开发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阅读纸质图书为4.35本,相对于其他国家: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国民平均阅读量普遍缺失。从近5年的变化趋势来看,人均阅读图书量从2008年的4.72本减少到2011年的4.35本,呈现出逐年降低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反,数字媒介阅读率及图书阅读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综合分析可见,国民的综合图书阅读量并没有降低,只是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纸质阅读向数字媒介转变,读书市场仍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书店作为公益配套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公益性配套设施是指政府或者企业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或者是开发项目的配套建设要求,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公益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一)建设的必要性
一方面,我国城乡公益性配套设施的建设速度滞后于其它服务性设施,增长率低,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另一方面,现行城市规划技术体系未形成的有效的规划机制或者通过公益性配套设施专项规划来促进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如何利用规划技术引导、推动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成为当下城市规划技术体系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规划技术保障
通过宏观层面的专项规划、微观层面的详细规划,为公益性书店的设施化建设提供全案地规划技术保障。推动、引导其规划布局及建设。社区规划中的邻里单位配套设施布局模型、微区位理论[2]等也可为公益性书店设施化建设的科学、合理选址提供理论支撑。
(三)市场的可行性
由前文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的读书市场存在广泛的拓展空间,公益性书店的设施化建设将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初期可借助国家或地区相应的政策、制度优势建立多种融资渠道,保障建设资金的获得。后期在运营过程中可利用公益性书店开放性、公益性等优势特点,合理规避网络书店的商业化市场竞争,通过发展书店的延伸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从而获取社会效益,并带来一定的市场收益。
四 规划模式
(一)规划原则
1、公益性原则。公益性书店不同于一般的盈利性配套设施,具有公益性、开放性的特点,在规划建设中应该突出公益性原则,真正体现服务公众的社会属性和建设要求。
2、出公众参与原则。一方面,转型期的我国城市规划正在由政府主导的专家规划转变为公众参与的民主规划,规划方法体系应体现出公众参与性。另一方面,公益性书店是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收益方应该是全体公众,因此规划建设中应充分采纳公众意见,形成公众参与机制。
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公益性配套设施能否顺利建设实施的重点。规划建设中需要体现实现规划目标的策略、路径及方法,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规划策略
1、城乡同建与区域协调发展
公益性书店区别于一般的公共服务产品,具有服务对象的公共性和消费形式的公共性,在建设中将不受制于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以城乡统筹思路谋划城乡同建的规划发展模式,可以打破行政界限对资源的分割与束缚,为城乡公众提供公益性的、区域平衡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城乡同建能够平衡资源的空间分配,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产品的差距。同时将会延宽、拓展书店市场和服务体系,符合当下的政策发展要求与图书市场的发展诉求。
2、全案规划技术服务与科学预测
城乡建设需要规划先行,公益性书店设施建设需要系统化的规划体系设计形成技术保障。总体规划阶段,可将其纳入到城市文化设施规划中,从区域层面出发提出公益性书店的空间布局,详细规划阶段可通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建设指标。
由于我国现有居住区规划基本上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配套设施预测,这种做法实质是割裂了规模市场,使得设施的使用效率难以达到最优[3],在公益性书店的建设规模、数量等量化指标的确定中可不再拘泥于传统“千人指标”预测方法的固有藩篱,根据市场需求量进行理性科学的预测,保障规划建设质量。
3、创新的融资计划保障
城市经营是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空间资源,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创新型理念[4]。公益性书店建设项目的融资过程中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实行规划建设补偿机制促成市场化融资,形成专项建设资金。从而实现“政府、市场、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多元融资模式,改良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的公益性配套设施的建设模式,而规划建设补偿机制的核心是需要建立一个均衡的利益驱动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相关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建设资金及项目公益性。
五 结论
将实体书店作为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是应对市场环境下的经营问题形成的有效对策,也符合当下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根据公益性配套设施的公益性、开放性特征,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机制,同时借助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职能,形成集区域协调城乡同建模式、宏观到微观的规划保障、项目的融资计划等于一体的全案规划策略,推动公益性书店的设施化规划、建设,以促进城乡公共产品质量和公众生活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城市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兴中.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 杨震,赵民.论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J].城市规划,2002,(5): 14-18.
[4] 罗卫国.城市经营理念的价值取向及发展路径选择[J].规划师,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