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一路走来一路歌
2013-04-29牟俊翰
牟俊翰
历史·南华宫里去看画
据《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因竹纸之利而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这便是绵竹年画最初的来历。那时的人们用白痂竹为主要原料生产“白大纸”,纸质细润,抗拉性和润墨性强,再经过手工染纸作坊制成“粉笺纸”,用来制作年画恰到好处。绵竹的年画作坊与造纸和染纸业紧密相连,在清代初年已形成一派繁荣景象,那时的年画作坊有三百多家,在城内集中有九十多家。
老艺人们不仅画,还多有自己跑销售的经历。他们每年都要带上自己绘制的年画去绵竹南华宫一带应市,绵竹坊间便流传着一句民谣:东门河坝去看花,南华宫里去看画。临近春节的时候,市场的高处挂着岁帐和大彩,墙上地上都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画,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和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了当时民间最具“年味”的画面。民间艺人们很有生意头脑,看到绵竹年画很受欢迎,便不远千里带着年画来到成都赶花会、庙会。到后来,年画已经畅销四川各地以及云南、贵州等地,又有行商带到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
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在许多年间绵竹年画仍保持了浓郁的乡土味儿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制作过程有起稿、刻版、印版和彩绘。线版只起到轮廓的作用,最后的完成全靠手工彩绘。同样一张木版,经过不同艺人的加工,就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色彩效果和不同的表现手法。绵竹年画还有自己的行会,称为“伏羲会”,负责评定画的优劣,达不到水平的就要被烧毁,为的是不影响绵竹年画的声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绵竹年画社”,汇集一批在风格流派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老艺人和从事年画创作的学生。1963年在成都、北京两地举办了绵竹年画的内部观摩展,著名作家、四川人郭沫若先生即兴写下“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门神皮影多好看,回忆幼时过年,无怪产生洋马,后来又继子瞻,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漫”的句子。这也一度成为绵竹年画最辉煌的记忆。
但好景不长,十年浩劫中绵竹年画被打压,年画社被撤销,年画资料大部分被烧毁,年画艺人遭到批斗,遣散回家。1968年冬,藏于夹墙内的画版被人在玩耍中发现,他们便取木版烧火取暖,幸亏发现及时被制止,但还是有一些古版已化为灰烬,这次“毁版事件”成为绵竹年画历史上的一个悲剧。
到八十年代绵竹年画才重新恢复了生机,一个重要的举措便是开办创作班,重新召集省内外的画家、学者、专家来到绵竹指导年画的创作。其中,现在绵竹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刘竹梅便是在那时候与绵竹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传承·元气淋漓帐尤湿
刘竹梅是土生土长的绵竹人,先后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和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学习,并选修了西方丝网版画。这些学习经历让她能够在传统艺术与现代绘画间游刃有余。
“1980年参加绵竹年画创作班的时候,我正值二十出头,与大家在绵竹文化馆的英式建筑楼上一起画画,感觉青春就像绵竹年画一样色彩鲜艳、令人怀念。”在这次创作班上诞生了几十幅新作品,刘竹梅的年画《看谁最干净》入选了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了奖,这些作品也分别参加了巴黎艺术节和赴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出,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但是学习民间艺术,仅仅是技法语言的继承是不够的,把握其精神本质并成为自我表现的主动,才是长久的目标。”刘竹梅说道。1985年,刘竹梅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在选修的丝网版画课上,她临摹的是毕加索的作品,专业老师对她说:“绵竹年画具有那么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在创作上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刘竹梅顿觉豁然开朗,尝试着选用了绵竹年画中传统的寿星拜寿题材,将其局部运用西方丝网版画的绘制技法,几易其稿,最终完成并得到授课老师的好评。回到家乡绵竹以后,刘竹梅更加潜心于绵竹年画的收集、整理、研究与创新。
而后,刘竹梅拜民间老艺人为师,深入学习绵竹年画技艺。她一直都还记得老艺人邱婆婆那“画得跟缎子似的衣服”以及张大爷的彩绘、工笔和小写人物。现在老艺人们大都已经过世,其子孙也未完全从事绵竹年画创作,刘竹梅从老人们手中接过的非遗传承接力棒,就显得愈加沉重。
记者见到刘竹梅老师的时候,她正在准备参加今年六月份中国女画家专委会在美国举办的画展。之前她也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南京大学举办过个人画展,参加过“世界女艺术家作品展”等多项展出,她的年画曾被认为给美术界“带进了一股清风”。那是不同于其它美术作品的来自四川民间的清新之气,逸笔草草、大胆质朴,因此有人评价刘竹梅的画为“元气淋漓帐尤湿”,意思是就像刚刚画完,墨还未干一样。
这也与画家自身性格有关。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刘竹梅老师的爽朗和笑容,让人完全没有距离感,跟绵竹年画一样,直击心灵,顿生好感。
从一个在传统年画艺术中寻找创新元素的青年画家,到如今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刘竹梅的青春被绵竹年画串联起,同时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传统家庭传承方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而渐渐式微的时候,学者式的传承人正成为非遗的主力军。
现状·良辰美景赏心事
如果用产业发展来为绵竹年画划分时间段,那么有两个时间段是不得不提的。
第一个是1996年,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绵竹年画博物馆,这是中国仅有的两座专业年画博物馆之一。它占地7.8亩,使用面积达3400平方米,有专业文物库房、年画展厅、精品展厅和年画工作室。博物馆开展了全面的工作,数十年来绵竹年画博物馆收藏年画原作1000余件,整理、复制传统年画资料200多件,翻刻年画新版100张(双面),从外地复制散失的年画珍品55件,收藏清代老版80多块,编写了《绵竹年画资料汇编》6集,编辑《绵竹年画》画册,《绵竹年画精品集》,《绵竹木板年画集》以及由冯骥才为主编的《中国民间年画集成——绵竹卷》的资料收集和文字撰写工作。“作品的收集和保护只是博物馆工作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年画技艺的传承。”因此,博物馆把一些民间艺人聘请到馆内,给年画新人们做技术指导,并且开展了多期年画培训班。同时,在一些学校开设有绵竹年画兴趣班,包括刘竹梅在内的老师们会时常去给他们上课。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逐渐在开发刺绣年画、皮影年画、年画贺卡等一些延伸产品,慢慢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第二个时间段是2008年“5·12”地震之后,重灾区绵竹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对年画产业基础设施加大了投入。绵竹年画新馆投入使用,馆舍扩展到3700平方米,单是展厅和报告厅就达到1600平方米。
另外,在江苏援建方的大力支持下还新建了绵竹孝德年画村、遵道镇棚花村年画传习所等,以文化产业链的形式带动发展。其中年画村投资3045万元,融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形成了“前店后院”经营模式的年画街坊。年画村里,错落有致的民居青瓦飞檐,家家户户的墙壁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有“招财进宝”、“春风万里”、“吉星高照”等等。
延伸产品开发这一块也逐步从年画博物馆中分离了出来,专门成立了生产和经营性的画坊和工厂。经营性的画坊从2002年的三家,发展到2010年的四家公司和二十六个私人作坊,年画产品的销售额2002年不足30万,2009年已经达到2000多万。从业人员2002年10人,2010年已有800余人。
“其实产业化这一块,绵竹年画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点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经营性的画坊将一些优秀的绵竹年画作品进行复制,做成茶杯垫、吊坠等工艺品,从中获得盈利。但是绵竹年画的创作者并未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而获利,虽然现在我们都抱着扶持的态度来面对,但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画家们的积极性。
另外,单个的绵竹年画工艺品在外地并不十分具有竞争力,例如成都锦里等景点就设有绵竹年画及其工艺品的销售点,但是经营得并不好,在众多美丽的特色产品中,游客并不都会选择绵竹年画。因此,文化产业的组团式发展非常重要,之前提到的绵竹年画村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特色街道、特色村落的打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如今,正是绵竹年画发展的“良辰美景”,也愿有“赏心乐事”,引人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