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013-04-29王晶
王晶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职高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本文通过分析职高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职高语文 人文素质 职高教育
一、职高生人文素质现状
1.人文知识缺乏。毋庸讳言,职高学生在生源上比起其他同类学校要差得多,入校前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长强迫来的,学校动员来的,自己迫不得己来的,不在少数。加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进职业学校就是学点技术,这样的社会期望使得不少职高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人文素质教育很不重视,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许多学生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对中外文学名著、文化传统反应冷淡,而对拿等级证书比较感兴趣,在他们看来,拿到了有关专业的等级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不掌握人文知识关系不大。
2.非专业知识薄弱。在职业学校,过去曾经一味地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事实上,实用技术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内容,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如果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可能会把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职校生来说,虽然不会直接增长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可以改变其作为普通技术人才的形象,使其超越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成为内涵更加丰富、各方面潜能得到更加充分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
3.人文精神较缺乏。职高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辩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也比较弱。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职高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
1.课堂教学: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职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素材已如上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素材内容。《关雎》《背影》等为我们展现了人间纯真的情感,屈原告诉我们追求理想是艰难的,但还要矢志不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廉颇蔺相如列传》《岳阳楼记》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先,以人民为重而后私仇;周敦颐告诉我们于恶劣的环境中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阿房宫》《再别康桥》余音缭绕、韵味无穷,让人齿颊留香;《项脊轩志》《清塘荷韵》让人明白意境清新宁静,是一种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沁园春·长沙》让人清楚气势磅礴、雄壮开阔也是一种美……秦牧在《优美》一文中道:“形象的描绘,美妙的譬喻,和谐的节奏,铿锵的声调,以及简洁、清新、凝练、活泼等等因素,都可以增强文字给人的优美之感。”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另外,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美。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讲,学生听,很难产生审美效果,学生很少有如临其境的审美愉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捕捉美、认识美和接受美的视野,使他们在视觉快感和听觉快感的基础上,对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得到的美,不再是零散的,而是完整的。在讲《林黛玉进贾府》《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时,可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有关片段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的、感性的艺术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而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电视散文”“荧屏诗坛”等节目,引导学生制作幻灯片,鼓励设计电教环节,用美陶冶学生情趣,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2.借助阅读,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都很强,喜欢阅读课外读物,据此可以为学生开列一些课外阅读书目,供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老师所开的书目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范围可以适当放宽些。大致说来,自然科学知识、文史哲知识等可以无所不包,这样既可充分照顾到学生多样的兴趣,又可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人生、社会的认识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也应根据本校的特点尝试着探索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些年来,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认为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因此,这也需要职高语文教师在一线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职高生的人文素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