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为不成词语素构词原因探析
2013-04-29郭沐
郭沐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不成词语素“可”具有主观性和被动意味;接着从“可”常处于修饰位置、类推机制、词汇化机制、语法化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不成词语素“可”的构词原因。从这些构词原因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语中许多不成的词语素都是在汉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成词定位语素转化而来的。
关键词:不成词语素 主观性 被动义 原因
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定位语素都是从不定位语素演化而来的。语素“可”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化过程:结构上,在古汉语中是成词非定位语素的“可”,在现代汉语里分化成不成词非定位语素及不成词的定位语素;功能上,“可”作为不成词语素粘附于一个实义单位上,构成的新词具有主观性,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含有被动意味。同时,“可”在作为不成词定位语素时,我们倾向于把它视作类前缀,“可X”随着搭配成分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成分可以进入“可X”。现代社会中“可”作为不成词语素,尤其是作为类前缀应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拟对“可”的构词原因进行探析,一方面从个别到一般地验证“现代汉语中许多定位语素是从不定位语素演化而来”这个结论;另一方面,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教学与生活运用有所启发。
一、不成词语素“可”构词特点
(一)结构上
1.“可”为不成词定位语素
(1)可+动词,“可”意为“值得;可以、应该”。分为以下两类:可+表心理状态的单音节动词,如:可爱、可喜、可恶等。“可”表“可以、应该”,弋丹阳认为“构成的新词从意义上看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示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主观判断……目前能够与类词缀“可”构成新词的单音节动词,大部分是这类动词。”[1]。可+其他单音节动词,如:可靠、可取、可行等。“可”表“值得”,“可”不仅强调了动词义,而且在原动词义基础上加强了肯定。
(2)可+名词,“可”意为“适合”,构成新词含有表达使人感到满意的情况。分为以下两类:可+名物名词:可口、可人、可身等;可+表心理活动的抽象名词:可意、可心等。
2.“可”为不成词不定位语素。构成新词也带有一定主观性:可以、许可、宁可等。
通过对搜集资料的调查进行比较可知,在使用频率上,“可”为不成词定位语素的构词频率要高于“可”为不成词不定位语素的构词频率。此外,“可”也可与双音节或者多音节动词或名词结合,如:可持续、可观性、可再生性等,这些词语也带有主观性。
(二)功能上
1.“可”字词语含主观性。实词在语法化过程中,通常会在一定词汇意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可”本义为“许可”,“许可”包含了“主体”“预期/条件”“满足”这三个语义要素。“可”的这三个要素所形成的语义框架显然包含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可”由表“许可”义发展到现在的不成词语素,与其主体主观性特征的语义框架密不可分。
2.“可”字词语多含被动义。主动—被动变换反映了一种比较强的及物性关系,它是就谓词和受事两者的关系而言的。一般来说,如果无受事则无从转变为被动句,如“他跑了”。王力《汉语语法史》认为:“‘可字表示被动的能。在上古时代,‘可字后面的动词一般都有被动的意义。”[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论述:“动词前加‘可‘足等字……作用和形容词相同。例如:……士可杀,不可辱。……这类句子的主语,在意义上多数是后面的动词的止词(动作的止点),所以这些动词也含有被动意味。”[3]王鸿滨(2001)具体探析了助动词“可”的被动意义:助动词“可”大都用在主语是受事的句子中。如:北方可图也。此例中“图”不带宾语,它对于主语来说含有被动义。再如:我曲楚直,不可谓老。此例中“谓”带有宾语,含有被动义。有时“可”后动词虽不表被动,但动作行为却是外力促使它发生的,就主语而言仍含受事义。如: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4]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可”字的被动意味是在“可”字结构与意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不成词语素“可”构词原因
(一)“可”常处于修饰位置。《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可”意为:表示同意、准许;可以、能够;值得、堪;符合、适合。指限在某个范围内;尽着。副词。姓。[5]从意义上来看,非成词语素“可”的意义主要来自前四个义项。下面我们就考察一下与非成词语素“可”密切相关的前四个义项的来源与变化:
据《说文可部》:“可,肎也。”“肎”即“肯”,《说文肉部》训,“骨间肉。肯,肯箸也。”“肯”是固定在骨头上的肉,故有“定”义,对事物作肯定即“认可、许可”。可知,“可”本义“准许、许可”,是动词。此时,“可”后出现或隐含体词性词语,如: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此时“可”表许可某种行为,这也表示主观上认为该行为应该(可以)进行,由此引申指“(认为)应该、值得”,如:汝欲返性情而无由入,可怜哉!这类表意重心倾向“可”后动词,“可”只是对这些行为进行表态,这种“可+V”结构推动动作性弱的“可”演化为助动词,表示“认可、适合”。同时,“可”还虚化为“可以,能够”。从历时看,“可”由本义发展为放动词前意味着“可”已有了向修饰性成分转化的迹象,随着“可”的修饰性功能增强,它的意义不断虚化。加上语言“类推机制”,使得“可”作为不成词语素的构词不断出现。[6]
(二)类推机制。“可”作为不成词语素尤其是不成词前定位语素的形成,靠的是类推机制。沈家煊在《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指出:列文森(Levinson)把推导的隐涵义分为一般隐涵义(GCI)和特殊隐涵义(PCI)两种。沈指出:“‘隐涵义地位的变化一种十分重要的语义演变过程是PCI—GCI—SM(固有义),即词义引申是从‘特殊隐涵义开始的,用例不多,要靠语境来逐步推导,后来这样的推导反复进行并且扩散开来,不需要靠语境和逐步的推导就可以直接得出相关的隐涵义,其地位也就变成了‘一般隐涵义。”[7]“一般隐涵义”再进一步固化,就变为语词的“固有义”。“可”由古代汉语中的成词定位语素逐步虚化为现代汉语中的不成词定位语素,首先是由特殊语境逐步推导出“特殊隐涵义”,“特殊隐涵义”再在反复使用中成为“一般隐涵义”,“一般隐涵义”到最后固化为“固有义”。
(三)词汇化机制。一般来说,词汇化的基本条件是:原有的两个分立成分线性顺序上邻近;语义上有一定改造;使用频率高。除了以上三个条件外,“可”字词语词汇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受事宾语话题化。汉语的特点是,在主语省略不说的情况下,受事宾语经常被话题化,放在句子的开头。如:北方可图也。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隐含主语]可图北方也。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如:饭可以吃了。这样话题化的结构用得多了,“可”字词语也就逐渐词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可+V/N”结构主语往往是受事的缘故。如,可恶,“恶”隐含着受事宾语是“被厌恶的”,“可”与“恶”高频组合发生了词汇化,从句法层面转入了词汇层面,由此“可恶”变为了一个形容词。同时,“可”与其他词语组合变为形容词后,“可”与结合词之间词的界限消失,这样,人们就习惯于把“可”字词语看作密不可分的单位。
2.汉语的音节结构趋向于双音节化。“可”是一个音节,“可”后V/N如果也是一个音节,就很容易被逐渐重新分析为一个词。实际上,词汇化了的“可”字词语大部分是双音节。如:“可以”是一个跨层结构形成的双音词。所谓跨层结构,是指“不在同一层次上的两个成分在发展过程中跨越原有的组合层次,彼此靠拢,逐渐凝固,最后组合成一个新的结构体,这种新的结构体可称之为‘跨层组合”。[8]“可”和“以”原本是两个词,由于“可”和“以”在线性顺序上邻近并且都是单音,再加上古汉语里,介词的宾语常常可以因为在语境中不言自明或在上下文中已出现而被省略,“以”的支配对象经常空缺,促使“以”前附于“可”,二者最终粘合为词。
(四)语法化机制。语法化机制在“可”由成词定位语素虚化为非成词语素的过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纵观》一文中列出的语法化的五条原则基础上把“语法化”规律补充到九条(下面所例举九个原则的前五个):并存原则、歧变原则、择一原则、保持原则、降类原则、滞后原则、频率原则、渐变原则、单项循环原则。[9]
“可”在虚化为不成词语素后,本身的实词意义还存在,这种虚实共存的现象,既符合“并存原则”,又符合“滞后原则”,所谓“滞后原则”,是指“语形的变化总是滞后于语义变化。其结果是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即同一个词(形)既表实义又表虚义”[9]。当“可”的多种并存形式经过筛选和淘汰,缩减到“值得;可以,应该;合适”三种意义的时候,又很好地体现了“择一原则”。其次,“可”作实词时是高频动词,之后随着逐步的推导、扩散与固化,虚化为现在的不成词语素,很好地体现了语法化的“频率原则”和“渐变原则”。再次,“可”虚化的意义与实词意义存在关联性,符合“语法化”的保持原则。以上分析都说明,“可”的虚化是“语法化”的必然结果。[2]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不成词语素“可”的构词情况,这些构词带有主观性并大部分含有被动意味;接着我们从“可”常处修饰位置、类推机制、双音化机制、语法化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不成词语素“可”的构词原因。从“可”的构词分析,我们能够很好地看出汉语词汇的历时发展轨迹:汉语中许多不成词语素都是在汉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成词定位语素转化而来的。这为以后更多“可”词成分的出现做了一个合理化的解释及预测,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戈丹阳.类词缀“可”的构形和虚化[J].现代语文,2010(6).
[2]王力.汉语语法史[M].商务印书馆,1989.
[3]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2010.
[4]王鸿滨.《春秋左传》中助动词“可以”探源[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现代汉语大词典[K].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1111.
[6]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强调转折功能探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7]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8]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M].语文出版社,1992.
[9]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纵观[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