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极:忽北切

2013-04-29鲁明军

艺术时代 2013年5期
关键词:博伊斯底本剪影

鲁明军

相信大多人看到“忽北切”这个词,都很纳闷和好奇,因为它完全不在我们的日常经验范围之内,甚至与我们的经验毫无关系。但事实上,这只是余极的一个小阴谋、小策略而已,或只是他作品话语结构的一个引子或组成要素而已。确切说,“忽北切”源自汉字“黑”的古代音韵。按其反切法,“黑”的读法是“呼(hu)北(bei)切”即“hei”。考虑到语词的视觉性及其可能的多义性,将其改为“忽北切”。因此,所谓“忽北切”,即“黑”。

在余极这里,黑源自剪影这一日常视觉经验。它自身没有任何具体的所指和隐喻,只是一种经验事实。余极好奇的是,一旦我们所习见的图像母题被抽离,被剪影化,被物化,徒剩一个黑色轮廓的时候,它会生成什么?如果将其置于一个新的空间,赋予它新的光源,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剪影的时候,又将意味着什么……对此,余极没有任何预设,他期待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延异和生成。

剪影本源于自然,在余极这里则成了一个可操控的主体行为。就此,他的系列绘画作品《手势图》实际上已经明确揭示了这一生成逻辑。但对于整个展览而言,它只是一种提示,余极关心的不是手势的剪影,而是日常的视觉经验。基于此,他应用这个逻辑尝试抽离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包括博伊斯、卡特兰、达米安·赫斯特等知名艺术家脍炙人口的作品。他抽离了图像底本,将其还原到一个基本的形。但有意思的是,剪影的处理并非针对的是原作,而是原作的图片。它关涉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即这里的剪影与博伊斯、卡特兰、赫斯特等实际上并无直接的关联,甚至没有关联,与之密切相连的是关于这些作品的艺术史知识或整个艺术体系。

此时,不仅图像底本取决于艺术家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关乎剪影的则只剩一个图形、轮廓和物,而“剪影”之黑则衍生为一种主体涂绘的媒介,及其与场域发生关联的一个形式线索和观看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可能业已逸出图像底本的空间能量。由此可见,所谓“忽北切”实际上也是一次清空,它清空了我们关于黑的所有习见和知识。因此,它不是剪影,也不是黑,“nothing to blank”,而是一种“视觉认知学”。

猜你喜欢

博伊斯底本剪影
安迪·沃霍尔和约瑟夫·博伊斯:从未是朋友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泰国剪影
工作剪影
从自我救赎到涅槃重生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巫师”艺术家——博伊斯
颁奖典礼剪影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