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90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趋势
2013-04-29程城
程城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对90后孩子的关注,末批“90后”孩子已经逐渐进入或邻近进入中学阶段,特别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以来,90后中学生已广泛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中,他们的新特点、新思维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致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趋势,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植根于“90后”的脑中,如何帮助他们在社会转型、文化冲突、思维激烈碰撞的今天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每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课题。
关键词:“90后” 人格教育 网络思想教育 自我教育环境
所谓的“90后”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包括1990年)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90后”孩子有以下一些特点: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网络时代的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思想是超现实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垮掉的一代。
但是“90后”在一些大事件中表现出的英勇、果敢,又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群年轻人,渐渐地人们发现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有较为现实的理想。这正是他们肯于接受职业教育的思想根源,总的来说他们这个群体是一个思想比较积极的群体,同时他们更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终将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于是,如何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将社会主义三观贯彻到他们的内心,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就成为所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协助“90后”人格养成,加强人格教育是90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首先,人格培养是中国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人格这一概念,但对人格的追求在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里占重要的地位。“人”是孔子哲学所关注的大课题,他把那些人格高尚的人称为“志士仁人”。孟子则倡导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不断锤炼,塑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人格。到了近代,龚自珍石破天惊般的高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毛泽东则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新中国的历史,尽管不同时代,人格价值标准不尽相同,但注重人格培养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是完全可以继承的。
其次,人格培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忽然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状态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对象是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的思想政治观点、人格价值标准等,就需要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人的生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引导、启发、塑造人,以达到转变人的思想,调节人的行为,使人走向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格的培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增加针对性、现实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人格塑造,就失去意义。
再次,创新人格养成教育方法,培养健康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新趋势。运用榜样的教育结合日常化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起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要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明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角度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过程,人的自觉性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注重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二、依托“90后”能力特长,拓展网络思想教育是90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90后”对网络是十分依赖的,有人把青少年上网现象称为“网络海洛因”,这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与其强制迷恋网络的孩子,不如因势利导利用他们对网路的热忠拓展新的教育平台。网络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当代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是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平台。职业学校运用网络,不但能够普及思想政治观念,提高人文素质,也能够搭建与学生对话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就能够更容易地走进学生内部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波动,发现其他途径难以发现的现实中潜藏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将许多会演变为恶性事件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发展, 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并被人称为是继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以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网络同时也是“90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来讲, 互联网传播具有许多特性,如信息的快速性、开放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受众也都随时可能成为传播者,并且任何一条信息的发布不需大规模、有组织的专业设备和审核程序, 因此网上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发布。同时,在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读者都能看到最新、最详尽的信息。正因如此,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阵地。敌对势力也正是通过互联网的特点传播不良网络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青年一代。当然,互联网等传播方式特点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先一步占据青年人的视野,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优化传播的环境,率先占领青年人的心灵。
运用网络平台,不是仅仅要求学校和教师去制作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在课堂上给学生专门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是一样的,一般学生在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去进行专门的浏览,所起到的教育效果有限。要想真正运用网络,学校和教师必须能够深入到网络的各个层面,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去。职业学校应当开设多种交流的畅通渠道,积极开设学校官方的论坛和班级的论坛、不同专业的论坛、社团的论坛等学生自己的论坛,学校的教育者要经常浏览学生在各种论坛贴吧的留言,及时和积极地参与学生的热点问题讨论,以朋友或网友的身份在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通过说理性的讨论传达正确的思想,通过合理和巧妙的沟通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等。
三、顺应“90后”心理特点,创设自我教育环境是90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
“90后”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极力表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甚至会会出现偏差,造成不良后果。而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由于这样的心理特点,他们不喜欢“填鸭”的老生常谈,所以最有效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获得自我教育和提升,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和服务社会、奉献他们的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良好局面。当然创设自我教育的大环境是我们教育者的关键所在。
第一、创设与时俱进的校本课程文化环境。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立足点于学校特色和师生个性,立足于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取向,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创设以人为本的人文关爱文化环境。我们把人文关爱文化作为校园文化表现形态的灵魂。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首先注重人文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其次,我校力图用校园童谣,文明用语系列,校园寄语,快乐教育。
第三、创设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
第四、创设快乐成长的主体体验文化环境。我们力求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在体验中增长智慧,在体验中完善道德修养,在体验中健全人格。活动设计上,注重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活动内容上,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有利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90后”是新生力量的代表。同前辈相比, 他们具有锐意进取、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新领域等诸多显著的优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 由于他们身处和平年代,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缺少艰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对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缺乏深刻的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做活,并植根于青年一代的心中,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都必须深入领会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都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受用群体都和新的趋势,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方式,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牛晓银.浅谈学生的“人格教育”.青海教育,2005
[2] 马庆发主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新如编.教与学心理导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4] 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4] 邱玉霞、璋煌主编.道德建设与青年人格塑造.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 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 刘沧山主编.中外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