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2013-04-29张弛

职业时空 2013年5期
关键词: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张弛

摘要:文章介绍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又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谈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对其他同类院校有一定借鉴之处。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一、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把在学校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在企业中所接受的实践技能锻炼实现紧密地结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的人才培养模式[1]。所谓双元即“一元”为职业学校,“一元”为各行业的企业,二者通过紧密合作保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处于“双元制”教育模式之下的学生学习地点有两个,企业和学校。对应拥有两个身份学徒工和学生;2年到3年半的学习时间中,60%在企业,40%在学校。

二、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1.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各项教学安排,其考核方式也由双方共同参与制定。

2.学校招生服务于企业

在德国,当学生中学毕业后,依据相关法律,可自选一家企业先取得培训位置,然后到职业学校登记入学,从招生环节就反应出职业学校是为企业服务的。

3.学生能充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就业率高

“双元制”培养模式下,学生需要抽取大量的时间到企业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其使用的设备以及学习到的操作技术都是企业当前所正在应用的,保证了毕业生所学技能都是企业当下所需求的,学生毕业后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就业率高。

4.师资队伍强大

德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强调实践经验,教师必须有至少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和必备的学历及学位,即具有“工程师”和“教师”的双师资格,而且要经常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5.法律法规的保障

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是法律规定的合作伙伴,要共同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

6.稳定的经费来源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费由国家、企业、团体、个人共同分担,在国家的优惠政策引领下,企业自觉承担职业教育的投资,大力支持德国职业教育的壮大发展。

7.各类教育形式衔接紧密

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学生可以在基础教育结束之后的任意阶段转入到职业学校就读。即便达不到高中水平,也能够在补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化课之后转入到高等学校学习。

三、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

1.借鉴背景

(1)学院简介。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院校。

(2)改革环境。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从学制和办学的目标来看,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很多相似和相近的方面,所以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2.具体改革举措

(1)全面推进“三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的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首先在学校学习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两课”等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第二阶段: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在课堂和一体化教室,以项目为载体,完成第二学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第三、四学期学习期间,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在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训岗位,完成2个月的生产性实训。第三阶段: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第五学期前2个月,学生在校内机电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岗位综合能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第五学期后2个月在校企合作工作站继续完成生产性实践教学。第六学期,学生在校企合作工作站或国防职教集团其他企业进行6个月的顶岗实习。

(2)多种机制,引企入校,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实做好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内部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虚拟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为补充,校外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使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生训练、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企业生产等多种功能,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格局。具体表现为: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将企业技术、管理和文化引入实训室;面向企业一线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开发稳定的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组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学生可深入校企合作工作站得到实践锻炼。

(3)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以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内容为重点,完善“三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和经验,广泛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出了适应我院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领域以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作为主要依据,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从而最终实现了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项目的高度一致性,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性,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高度一致性。

(4)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要求,借助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建立“校企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制度体系,创新教师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职教集团成员60多家国防企事业单位,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实现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建立由全国知名“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重点专业的新体制,建成一支“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同时,通过主题研讨、专题报告、国内外进修等途径,加强教师综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向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2] 马国军.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5-46.

[3] 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4] Shackleton,J.R.Training in Germany:A View from Abroad[J].Education + Training,1997,(8):303-308.

猜你喜欢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