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政治”添加一抹“人文”色彩

2013-04-29张喜明

新课程学习·下 2013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政治课堂教学

张喜明

冰心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我将冰心的话进一步延伸——这种和谐体现在课堂上,就造就了课堂的美。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到“知、信、行”的统一。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改进课堂教学,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先决条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谐的课堂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很难想象一名与学生关系紧张、让学生敬而远之甚至退避三舍的教师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

1.要亲近学生,改变“姿态”和“心态”

传统习惯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师长”,即既是老师,又是长辈。教师以长辈的身份高高在上,以一副“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是配角、观众。而我则认为,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应与时俱进,因为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因此,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先得亲近学生、端正心态、放低姿态,做学生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启发者”、学习的“引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监管者”,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同学生朋友式相处。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活动,关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走近他们,深入到他们的群体中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总之,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心心相印,教育、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收到成效,才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2.要改变以往的形象

一提到老师,人们往往冠之于“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诸多美称。但现实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把学生看成一台台机器,而非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种教学的结果只能是生产出一批批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只知道有标准答案、没有独立见解的“统一产品”,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不成功的。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充当输灌知识角色的形象,变成学生思品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生视作一个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注意到他们作为“人”的存在就有精神上、感情上的不同需要,也注意到他们作为“资源”应怎样合理开发,尽量使他们能各显所能,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大一统、一刀切,简单地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一来,在教学互动中,师与生之间日久了岂能不生“情”?岂能不和谐?

二、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中之重

思想品德课涉及人际交往、情操、心理、理想、法制和国情等方面知识,直接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要使课程教育得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把握几个方面:

1.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使学生特别是一些胆子较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放下精神包袱,冲破心理枷锁,敢于自由联想,畅叙己见,披露人性,使他们的学习思维得以自由地舒展,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要提升自己的情感意识

要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应保持倾听的姿态,面带微笑,用温和的目光鼓励学生;对于一时思路不畅的学生,也要用欣赏的目光鼓励其恢复思路,而不应为了赶进度急于插话或让其他同学讲。要消除学生怕说错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不正确或片面的认识,也不要简单地否定,而应以探讨的语气,鼓励其他同学就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质疑,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辩论中明白错误所在。

3.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支配好师生双边的活动时间,教师要用较少的时间精讲,将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该学生说的就让学生自己说;该议论的由学生自己去议论,该思考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提高能力、明白事理。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适时进行启发诱导和点拨,让学生的兴趣伴随着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解放他们的手,使他们能做。如在讲到九年级思品《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时,我用较少的时间讲解知识条理,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共同探讨“独立自主地承担责任,不过分依靠父母”这个话题,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看法和观点,最后各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老师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

三、建造师生乐教乐学的教育平台,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必要条件

新的思想品德课如何彻底摒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搭建师生乐教乐学的教育平台。作为教师既要学习了解掌握教材的特点,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好,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问题

新课程强调师生的互动合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堂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课堂具有明显的生成性。根据这种变化,课前布置学生思考、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兴趣的生活话题、社会热点问题设计成问题的形式,启发他们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见解、感悟和联想,才能恰到好处地加以引导。如,在讲到“关爱生命,远离暴力”的内容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了问题:我们校园周围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我们如何帮助学校杜绝此类现象、避免危害的发生?让学生在自省、分析、交流中扩展情境,在体验中优化自己的行为,指导实践。

2.积极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充满生活气息,因此,在课堂教学的首个环节要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入手,像学生熟悉的儿时旧事、电影电视、歌星球星、电视歌曲、小品故事、新闻材料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七年级“走进青春”时,我事先布置学生准备自己成长中不同阶段的代表相片,上课前向学生借几张他们小时候的照片,上课时,安排一个猜猜“他(她)是谁”的活动环节,由此来导入新课。由于活动的情景来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顺利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将幽默带进课堂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就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启悟,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学生流连忘返。如,在讲九年级“非公有制经济”有关内容时,我先讲改革开放以前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事,像农民种在寨前屋后的农作物都要被拔掉或割掉,称“割资本主义尾巴”,然后借用当时“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对学生进行启迪,收到较佳的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典型的事例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既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开阔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集中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优势。

总之,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是每个思品教师应该认真探究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政治课堂教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