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下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013-04-29管伟宏
管伟宏
2008年秋季新疆也正式进入新课改后,新课程将信息技术列入高中八大课程领域的“技术”领域,使其成为普通高中阶段的一个独立科目,至此信息技术课程也被列入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培训现已被教师普遍认可接受,新课程从课程内容到教学评价对信息技术学科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由此产生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回避,这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挑战。通过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也在平常的教学和工作中不断地积累自己的一点经验和方法。
一、分析学生
我们学校是一个县城高中,高一学生的小学和初中都在村和乡镇学习后升入我们学校的,因各学校的硬件发展很不均衡,学生应在小学和初中掌握的基本软件使用,在原来的学校使用少,但也有的学校的学生学习了这些软件,操作还非常好。在这样一个班的学生基础水平各不相同,而高中课程是完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是给我们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课堂上使全体同学一起进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方向的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让基础好的可以发挥其特长。在平时备课和课堂讲课采用内容分层次,内容从浅入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别提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动性。
二、课堂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影响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营造自由课堂氛围为目标,在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说,讲信息资源的评价,我以“华南虎事件”为实例,从介绍华南虎到“周老虎”,分析事件开始过程和结果,通过介绍可让学生充分到评价的几个环节的总结和理解;同时由刚才的故事我设计了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讲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时一个学生说起我县电视台播放了我们县城下的一个乡村出现了“龙”,电视画面有“龙”在雪地里留下的痕迹,就和壁画上刻的“龙”纹相似。这时课堂上学生都开始积极响应,有在电视上看到的,但同学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结果是电视里后续报道查明原因是一只鸽子因翅膀被捆,在雪地上扑腾,留下的痕迹,看起来特别像“龙”的痕迹。通过这个实例,我在课上让刚才相信这消息的同学说明理由,不相信这个消息的同学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刚好就是我这堂课对资源评价所要的结果,这堂课非常成功,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达到了效果。课后我总结以后课堂教学时实例要更贴近学生身边和周围的事,使课堂教学达到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