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3-04-29张菊萍
张菊萍
摘 要: 品德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 实效性 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其课程形态”。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品课的教学质量,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也就是要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
我在上《关爱残疾人》一课时,设计了体验活动。我先让学生戴上眼罩,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受眼睛看不见时做事的难受。当孩子摘下眼罩时,全班孩子“哇”地叫起来。我问为什么?孩子回答:“字太难看了呗!”我又问:“眼睛看不见有什么影响呀?”孩子说:“不能写好字了。”“回家不认识路了。”“做游戏,我就找不到人了。”……七嘴八舌,都急于表达看法。我让他们用嘴叼着笔写名字,体验肢残人的生活,问:现在有什么感觉吗?他们说“根本就写不了。”“没法穿衣服。”“没法上厕所。”……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懂得了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重重困难,他们非常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
教育家雅斯贝尔说:“有一种爱叫唤醒。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品德课更需要用爱温润课堂。
如《珍惜生命》这节课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我将教学的重心定位在“让学生感悟生命只有一次,爸爸媽妈抚养我们不容易,体会珍惜生命的必要性”这一主题上,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在这一课中,我准备了汶川地震中的一些视频资料,通过观看使学生对人生有了感悟。我用自己的语言、眼神,传递道德情感。课中我发现,很多孩子泪花闪动,“爱心”温润着课堂,也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三、重视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1.开放式的教学策略
例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一课时,我课前提出“自己选择方式,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学生自愿进行观察并汇报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有的学生拍摄了住家附近垃圾的照片,并介绍了垃圾的危害。有的学生认为电池的用途很多,但现在正在给环境带来污染,并列举了一些数字。有的学生手里拿着两瓶水,一瓶是污水,一瓶是干净的自来水,污水是从学校门口的河沟里舀取的,经学生的实地考察,污水是从下水道排出的。
我引导学生探究“什么原因引起的环境的污染,都是人为因素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小组1:实行分类垃圾。可再生的垃圾进行回收,资源重新利用。
学习小组2:收集到我们国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法规。
学习小组3:收集了近期报纸杂志上的有关环境问题和治理问题的报道。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并从中知道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开放课程的学习时空,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形成道德认知。
2.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活动化教学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进行体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我在上《介绍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时,打破教材以讲、说、谈为主的说多做少的教学模式,在校园中走访,找答案,让学生排好队,拿上笔,在校园中找出我们学校的校训,获得的荣誉,发生的变化,以及学校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等。在这切身体会中,学生感受到美丽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校更加热爱。
四、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
校本教材是品德教学中非常珍贵的资源,对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有很好的作用。在教学《我的家乡渭源》时,我就很好地利用了校本课程。我利用渭源的景区图片和歌唱渭源的歌曲,活灵活现地将学生带到家乡的美景和文化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没有这节课,有的学生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家乡的美景和特产,也不了解家乡的风土文化。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的生活中,让课堂更具实效性。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建立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