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仪式德育的当前局限及其超越

2013-04-29刘燕燕

考试周刊 2013年56期
关键词:局限性解决对策

刘燕燕

摘 要: 仪式活动的德育作用显著,中职学校由于学校类型和学生特点的影响,仪式活动的举行及其德育作用往往相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表现出一种滞后性。本文总结了中职学校仪式德育局限性的三种表现,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仪式德育 局限性 解决对策

一、中职学校仪式教育的局限性

仪式,指的是典礼的秩序形式。与日常的一些随意性的活动不同,仪式具有特定性,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所,由特定的人所进行的特定的活动。这种特定的活动往往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活动之中可以给人心灵上或精神上的触动和影响。在人类历史上,早期的仪式活动往往与宗教活动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仪式活动已经基本脱离宗教,开始体现其他的意义。可是无论象征意义怎么变化,我们的生活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学校也是如此。在学校生活里,我们常见的仪式活动有:升旗仪式、入团仪式、入党仪式、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大型文体活动的开幕式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还发展出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仪式活动,比如说,我校作为卫生学校,就有专为护理专业学生举行的“传光授帽”仪式。这些学校仪式活动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的德育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仪式活动似乎渐渐失去光彩,德育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在中职学校里,由于学校类型和学生特点的影响,仪式活动的举行及其德育作用相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表现出一种滞后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局限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学校仪式活动的形式化,德育作用表面化。在学校的仪式活动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师长很费心地组织一些仪式活动,学生并不领情,而且觉得“很烦”,觉得没有意义。往往表现为师长兴致冲冲,学生兴趣缺乏,不少学生并不理解这种仪式活动的意义所在,认为只是“走过场”,没有认同感。就像我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本意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明白生命的意义和担负的责任,仪式举行之前也做了详细的策划和安排,但是最后仪式的实际效果却比较差,想要通过仪式表达的情感认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仪式活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形式上,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觉有距离。

2.学校对仪式活动的重视度不够,一些传统的、日常的仪式活动被忽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不同,从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的招生实际看,中职生往往意味着综合素质较差,而且一毕业就面对就业,这样一来中职学校对他们的培养要求随之改变,在实际培养中更重视专业教育,忽略素质教育,更别说重视仪式活动的德育作用了,一些传统的、日常的仪式活动也被忽略,甚至被省略。比如,在一些中职学校里,升旗仪式是根本没有的,这一仪式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3.在学校仪式活动中,学生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大部分活动政治性意味太浓厚。通常在学校仪式活动中,学生扮演的往往是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策划者,对于仪式的组织、流程安排等问题没有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接受、参与,学生的主体性被忽略。大多数学生对仪式活动的态度是麻木的。比如说,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部分学生直白地告诉我成人礼上的誓词是从网上抄的,而且没认识到这一仪式对他们的意义。同时,在大多数仪式活动中,政治性意味浓,仪式意味着领导长篇的、老调的、重复的讲话,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職生来说,这通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抗拒。

二、解决对策

中职学校要想提高仪式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学校应重视各种仪式活动,加强对仪式活动的组织管理。中职学校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只重专业教育、忽视素质教育的做法,多方面地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社会需要的人才应是有德之才,无德之人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如果说课堂教育体现的是学生的“知”,那么仪式活动的教育作用则体现在学生的“行”上,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知”与“行”是同样重要的,甚至有时候“行”的作用更明显。由此,中职学校应立足自身特点,重视仪式活动的德育作用,根据实际,建立完整的仪式德育体系,从思想和行为上加大对学生的德育,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2.仪式活动应从内容和形式上贴近生活,以生为本,避免形式主义。学校在组织各种仪式活动时,应考虑时代特征和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仪式活动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并取得相应的德育效果,否则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在仪式活动的组织进行中,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尽量发挥主体性的功能,甚至有些活动还可以交给学生组织策划。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活动,本身就可以增强其对仪式活动意义的认识,就是一种教育,这比被动参与、单纯说教要有意义得多,能够取得的德育效果也好得多。比如,我校举行的“传光授帽”仪式,就很受学生的欢迎,德育效果也比较明显。这是因为这个仪式贴近学生的实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活动能让她们感受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神圣性,从心底激发她们的职业热情。而且,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角,老师在活动进行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都紧扣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仪式活动现场庄严肃穆的气氛体现得十分明显,活动效果十分明显。

3.各类中职学校应根据本校特点,借鉴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仪式活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非常重视礼仪活动,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礼仪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的文化,非常值得今人借鉴。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外国文化中有益的部分。比如说,我们的邻国日本,受中国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和各种仪式。近几年,日本的成人礼仪式受到国人的关注,受其影响,也有人依中国古礼举行了成人礼。鉴于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成人礼活动中也加入些传统的元素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生活,借鉴古人的智慧,结合现实打造出来的仪式是不是更能被人接受呢?这样的仪式活动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吗?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行为,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成人礼,可能更能被学生接受。

4.关注生活德育,完善生活中的一些日常行为仪式,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仪式活动的德育效果虽好,但要长期稳定地体现,需要与日常的生活德育联系起来。在学校的仪式活动中,有些仪式是在一些重大场合特殊事件时进行的,有的则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行为仪式必须强调,比如说上课时的起立问好。这些日常的仪式活动,所带来的德育效果是持续的,强调日常行为仪式的严肃性,有利于维护这种德育效果的持续性,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德育形式比单纯的课堂说教要有用得多。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仪式的存在自古就是与礼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仪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道德教育。要想充分体现这种德育效果,我们应重视生活中的仪式活动,联系实际,借鉴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结合自身特点,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特别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更应重视仪式活动的德育作用,在仪式活动中真正体现德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玉嵘,金祝荣.从升旗仪式看德育的实效性[J].宁夏教育,2012(04).

[2]梅鲜.仪式教育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有效路径浅析[J].新课程研究,2013(06).

[3]罗刚淮.提升学校仪式活动的德育功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3(04).

[4]孙国宽.试析学校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5).

[5]孙国宽,石军.学校仪式活动德育功能的实践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13(08).

猜你喜欢

局限性解决对策
局限性皮肤瘙痒症案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语言象似性再认知:基于语言符号局限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