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回忆2003
2013-04-29
如果您有十年以上的高中教龄,那么2003年6月7日的下午,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记忆。
那一天下午,2003年高考数学卷的难度以及考试结果,可能让全国考生都为之一骇。贵州省实验中学校长刘隆华的女儿,那一天也坐在考场之中。这位平时轻轻松松就可以拿下140分的女孩,当天下午却如坐针毡,最终只考得60多分。回到家后,女儿对也是教高中数学的父亲哭着说:这次考砸了。
十年后,刘隆华对当时的场面依然记忆深刻,2003年的那一天成为他很难忘记的一天。不久,他成为一校之长,开始率领全校师生迎战一年一度的高考,与学生们一起领教“下水”的滋味。
然而,对于当年“考哭全国”的亲历者而言,他们也许更不会想到,2003年高考之后,他们必须重新审视乃至适应高考这一门学问。因为,已经扑面而来的新课改、新课标,以及“3+X”、“分省自主命题”、“高校自主招生”、“港校内地招生”等等新政策,让一直以来高高在上、岿然不动的高考,经历了变化最为壮丽、影响最为深远的十年。
这十年,“一考定终生”从神圣变为落后的词汇,“学为考”正在激变为“考为选”;
这十年,“一卷试天下”从现实变为遥远的往事,越来越多“接地气”的开放性、前卫性试题登上考卷,与新课改遥相呼应;
这十年,“凭分数录取”的“一锤子买卖”也渐渐松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改革趋势。
高考十年,有关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这场关乎高校“如何选”、“选择谁”,又关乎中学“教什么”、“怎么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中,我们将何去何从,不仅直接影响亿万莘莘学子的前途,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新一年高考即将到来的关口,本期专题期待为您疏理这十年的高考记忆。
最难高考:2003年
2003年被称为高考改革之年,同时这一年的高考也因为“考哭全国”的声名而让人印象深刻。
2003年,几乎全部省市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较前年均出现大幅下滑。山东省第一批文科下降16分,理科重挫65分;湖北省第一批文科下降11分,理科重挫53分;吉林省第一批文科大降31分,理科重挫58分;重庆市第一批文科罕见地上升2分,但理科重挫55分。
2003年,是高考首次于6月开考,较以往提前一月,同时又恰逢非典疫情。不过,造成“考哭全国”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源于这一年又是新教材的首个高考年。“新”、“活”、“难”的命题,尤其是数学卷命题,让绝大多数省份准备不足。
比如在全国数学卷中,命题让人倍感意外:应用题首次被撤换为概率大题,数学归纳法被列入大题重点考察,题目难度分布坡度陡峭,上手不易……这些新变化,凸显已存题库与新命题之间的巨大差距。江苏省考试中心公布的数据,江苏省数学卷难度应在0.55~0.6,但是据传当年实际平均分只有63.6分,难度系数高达0.424。
2003年高考,尤其是数学卷,成为当年最大的意外,甚至带来持续的恐慌。2011年,广东省数学卷略显偏难,一时间省内便谣传数学卷是由2003年命题人葛军校长(2012年底就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所参与命题。最终,广东省考试院不得不公开辟谣,澄清事实。
2003年高考之后,命题难度有所下降。2004年,重庆市开始尝试自主命题,而当年“二模”略显偏难,众多学校纷纷请教考试院,得到的回复大致就是:请大家放心,自主命题第一年绝不会比去年难!
事实似乎就是如此。2004年,重庆市第一批文科上升27分,理科上升55分,难度系数名人数增长态势的逆转。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此后连年增长变为持续下滑。2009年为1020万人,2010年为957万人,2011年为933万人,2012年为900万人,四年问下滑14.3%。
与此同时,计划录取人数保持连年增长,降低被官方认可。在山东省,难度系数的降低,加之前一年优生复读生的增多,导致这一年第一批文理科均突破600分,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年。
之后,全国高三教学渐渐对新高考产生了“免疫力”。不过,获取“免疫力”的方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据第三方数据,在新高考与新教材的时代,为准备高考,高一学生一年学习时间多达185天,高二多达272天,高三多达329天。
更重要的是,近十年网络时代的真正到来,使一位海南省的考生很容易便能了解到黑龙江省模考的试题。这实际上意味着,命题人的设计无论如何新颖,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题库记录、更新,可供命题人发挥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报考人数:由增到减
近十年,最重要的高考生态信息莫过于报从2006年的530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700万人,7年间增长24.3%。在上海,录取比率接近90%,即便在山东、河南这样的考生大省,录取比率也超过80%。唯一的例外是四川省,也高达62%。
不过,重点大学依然属于稀缺资源。以2011年为例,211工程高校提供学位511075个,只占总报名人数的5.48%;985高校只提供学位184708个,占总报名人数不到2%。
事实上,总报名人数的下降与计划录取人数的上升,对考生而言非常有利。因为作为一场选拔性考试,淘汰率的降低,意味着命题人无须再刻意提高难度系数了,而只需要在区分度方面做好文章。
同时,报名人数出现连年下降的地区,高中校竞争的有效手段也必将发生变化。因为,当提升学生基数换取成绩的做法因生源减少而无法持续后,提高师资实际水平无疑将成为第一要素。可以预见的是,“挖学生”将渐渐让位于“挖优秀教师”。
地区差异:巨大
时至今日,考场上已经划分为地方卷与全国卷分治的格局,各省录取标准不再具有严格可比性。比如,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地区文理科分数线是全国最低的,但是到2007年,分数线却超过上海市、天津市等地区许多——这并不能说明北京大学提高了在北京地区的录取要求。
但是,如今题库的高度共享与传播,依然为省际比较提供了部分依据。
2012年高考,贵州省各科成绩未有意外波动,但是我们能够发现,贵州省各科平均分均全方面低于北京市。以理科为例,语文低4.24分,英语低20.26分,数学低36分,理科综合低44.87分。同时,及格率贵州省也全面低于北京市,仍以理科为例,北京市语文及格率85.21%,数学及格率63.17%,英语及格率35.56%,理科综合及格率46.22%;贵州省语文及格率78.16%,数学及格率12.28%,英语及格率18.5%,理科综合及格率19.78%。
这些比较,尤其是及格率的比较,至少说明两地高中教育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进一步细化则为生均教育经费的投入差距。如果我们不仅仅把高考视为一场选拔考试,也将高考视为一个衡量地方教育质量的指标,那么也将更容易理解北京作为高考移民重镇的背后原因。
高考十年(一)改革
改革加速度
作为一场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高考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国家大事,围绕高考的改革历来具有巨大的难度,可谓任重而道远。然而,近十年来,高考改革却呈现出了马不停蹄、重点突破的特点,改革不仅常被触及,而且俨然成为常态。
改了又改
“已知一头熊掉进了一个深19.66米的深坑里,用了两秒钟。问熊是什么颜色?”
上面的这道题目,看似荒唐,却曾经真实地存在于江苏省一些学校的模拟检验中。
2002年,“3+X”改革当年,江苏省宣布“X”为政、史、地、理、化、生六门一卷。学校中纷纷揣测X卷的命题方式,便出现了如上那道“有机融合题”。而事实上,走上考场,大家才发现,所谓大综合其实就是大杂烩,六门课各考各的。
这只是江苏省高考数次改革其中一景。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高考改革频度明显加快,近乎于两年一改。过高的频度,使经验准备、压力承受能力不足的学校师生疲于应付。
2008年,这种仓促感上升到顶峰。从其方案来看,确实有诸多亮点,比如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校录取挂钩,使高考成为一个过程,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是,复杂的方案也衍生出极多的问题,比如方案于2007年公布,2008年就要实施,这让已经文理分科的学生难以应付高二下学期结束就要展开的“小高考”。又比如选科是分文理的,但招生计划不分文理;考生选科时是物理组合或历史组合,但省控线文理不分,录取时有的高校却分文理。
更加严重的是,改革方案造成了一大批“投机者”,学文科的学生出现不正常的增多。2010年,江苏省文理考生比例竟然达到1:1,为提高文科生的录取率,江苏省在本三和高职计划中调整了24000个文科指标,但这一措施又为三四年后的就业埋下了隐患。
尽管2008年改革饱受社会舆论质疑,但江苏省明显吸取教训,此后未有重大调整。2013年,在江苏省政协联组会议上,高考改革虽然再次被谈及,但根据省教育厅高层的表态,改革方案的推出将会非常慎重与谨慎,基本模式争取三年不变。
在广东省,高考改革自2000年以来便不再讳忌,而是“敢为天下先”。2002年,精明的广东人发现,广东省人口8300万,在校大学生却只有46万;而江苏省人口7800万,在校大学生却有72万人……在市场上46个广东人和72个江苏人博弈,谁能赢?此后,广东省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动机,兴建起了广州市大学城。2007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55.3万人,计划录取人数已达35万人;2012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新高69.2万人,计划录取人数超过50万人。在全国总报名人数不断下滑的形势下,这样的表现让人吃惊。
广东省高考改革的一个可取之处,在于大范围的改革方案往往先于执行期1到2年公布。但是,这依然无法掩盖改革多变的事实:从2000年到2010年,广东省高考也经历了十年四变的历程。
2013年1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内部下发了今年第一号文件《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在文件的“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提到了下面的信息:
制定颁布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做好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完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等。
这一文件预示着高考改革将走“小步子”还是“大踏步”尚不得知,但是,方向一定是向前继续前进,而且下一步突破的重心将从英语科目开始。
两难境地
显而易见的是,每一次高考改革似乎都是“不改有弊端,改了存争议”。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认为,高考至少存在八对两难问题: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的矛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保持难度与减轻负担的矛盾、考查能力与公平客观的矛盾、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归结为理想与现实、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其核心集聚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这些两难问题必须全面辩证看待,高考改革应该非常慎重,否则就会出现比原先更大的消极后果。
即便是各省自主命题这样颇受好评的改革,也屡遭质疑。据2005年南昌市一份针对20名中学校长、26名中学教师和704名中学生、286名家长的调查报告显示,对分省命题,校长、教师分别有七成和四成多人员持明确反对态度。在2005年参加分省命题的14个省市,除上海、北京、天津外,真正主动要求分省命题的省市并不多,大多数省市是教育部的授权加上一定的说服工作才得以接受自主命题,把命题本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高考改革时常陷入左右为难、举步维艰的两难境地,其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牵涉的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矛盾不容易调和。理论工作者往往抱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侧重关切素质教育,致力于多元取材,在高考改革设想时注重求新求变;而跟高考最直接的相关者高中学生和教师往往求稳,求少折腾,多数情况下都希望高考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公众则更多关注教育和考试机会公平,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未来,高考改革更有可能出现稳中求进的局面。所谓稳中求进,并非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指改革高考这样重要的制度,应该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
链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建议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改革可以采取“放开两头、稳住中间、逐步渗透”的方式,以985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和艺术类高校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
第一阶段(2010年~2015年)
(1)推行多轨化、分层次的学科知识考试改革。
(2)制订“学业能力水平测试”方案并开展试点。
(3)扩大985、211高校自主招生。
一是实行高校联考并在联考基础上对考生进行面试考察。
二是采取“统一学科考试+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模式。
(4)地方本科院校采用传统方式招生。
(5)高职高专多种形式的自主招生。
第二阶段(2015年~2020年)
全国学业能力水平考试、学科知识考试并存,985高校、211高校学校可以采取“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以全国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申请门槛成绩,自主录取学生,逐步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完成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集中高考。
高校可自主确定以何种方式,包括多次“学业能力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或者“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等,进行多次录取。高校实行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的自主招生,必然面临教育资源无法一次充分配置的问题,而采取“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方式,可以通过多次录取,使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由此建立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招生考试格局。
地方本科院校的招生,以学科考试、集中录取为主,尝试向自主招生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
建立起多次考试、多次录取、自主招生、多元评价的招生考试新格局。
高考十年(二)命题
求变的时代
以2003年为起点,高考命题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新课程、新课标的十年,这也是一个求变的十年,高考命题推陈出新的速度远远快过以往。
新课改新特点
2003年以后,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新课改阶段,高考命题也随之发生较快变化,试题越发灵活、开放,时代感渐强,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007年,高中新课程省份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强调高考内容与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贴近,即“三贴近”。
这些都给高考试题开放提供了足够的空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均采用了话题作文,2012年也紧跟全国潮流首次命制了新材料作文。虽然2012年考生对更开放的作文命题准备不足,成绩也不够理想,但是开放的作文命题无疑将继续尝试。
如今,命题人不再规避社会热点,并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广东省近十年英语卷书面表达便涵盖涉及文化、地理、环境、健康、社会、家庭等学生熟悉的话题。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描述你理想的大学生活,用5句话写一个体育人物,用5句话写追星现象,用5句话写学校近视状况等。这些话题学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谈、有话可说、有话可想,即使用粗浅的语言也能进行论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锤炼思维表达能力。
2010年高考,是北京市新课程改革自主命题的开山之作,前卫、现实的特征贯穿各科命题。比如这年的政治题,涉及物联网、碳排放、孔子论孝、志愿服务站点等等热点。这必然要求考生打开视野,广泛阅读;关心时事,关注现实。
不过,高考命题趋于前卫,并不代表日常教学能够跟上高考“指挥棒”的脚步。新课改新课标更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2009年广东省语文卷第22题便按此命制了一道根据图文信息填空下文段落空白的题目。但是,这道看上去并不难的语言应用试题,广东省65万考生竟然有13万考生得了零分,充分暴露了日常教学中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语言综合运用训练的问题。
2007年,广东省数学卷打破以往教材的编排顺序,按照新课程标准,开始采取不同的模块制进行试题命制,即各个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同属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模块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比如,2008年广东文科数学卷第18题,理科数学卷第20题,涉及到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两块知识的整合。这样的命题思路,其实与新高中课程模块化学习的构想是十分吻合的,但是考试结果却是考生倍感意外,难以适应。
毫无疑问的是,高考命题紧跟新课程新课标要求,也逼迫日常教学必须加快适应。在这方面,以往给人印象最“难”的高考数学似乎做得较好。在北京市,2009年、2011年均出现理科数学平均分高于语文平均分的现象,而且一直以来英语实际上才是平均分最低的,同样的情况也屡屡发生于全国范围。这至少提供了一种警示:英语科目的日常课改质量需要亟待提高才能适应新高考越来越趋国际化水准的要求。
可以确定的是,最近十年,基本确定了高考命题“创新”、“开放”、“实践”的发展方向,这将是每一届命题人所要刻意追求的目标。
被扶正的自主
与新课改新课标所决定的命题稳中求变的既定局面相比,分省自主命题则给命题趋势带来了诸多变数。比如,2007年,广东省执行考试大纲中选考内容的考查要求,在语文卷阅读板块中,采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二选一模式。这种颇让人意外的形式引起了语文届的广泛争议,但基于地方特色也难以在短期内被改变。
事实上,每一年社会各界都对分省自主命题的成本、安全性、命题质量均有诸多质疑,但是并未阻止分省自主命题快速蔓延的态势。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其中指出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一方面,教育部、考试中心承担的全国统一命题部分要逐步建立高考各科目试题库;另一方面,实行分省命题的省市,也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科目试题库,以保证分省命题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分省自主命题的未来前景,是长期持续还是恢复统一命题,是要扩大自主命题科目范围还是缩小范围,但是《纲要》明确了自主命题的方向,即科学性、导向性与规范性,相当于“扶正”了现有的分省自主命题。
在分省自主命题的形势下,浓郁的地方特色无疑成为地方高考显著的特点。2004年高考,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在这一年的地理试题中,最后一个20分的大题就是一副江苏的地图,要求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和人口四个方面来分析江苏省。由于不少考生对江苏情况比较熟悉,因此答起来得心应手。2006年北京语文卷的作文题目就是“北京的符号”,“北京”特色跃然纸上。广东省2004年语文卷第24题,要求考生对出一幅关于“岭南佳果”的对联,2007年第23题要求考生介绍粤剧的特点,2011年阅读文章一篇为广东作家陈秉汗所写,另一篇则是描写广东人梁宗岱(广东新会诗人)的,这些都突出表现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
而且,这种独特性还稍显不足,以后更可能加强。目前,学界主流认为,各个省市自主命题在思维方式、命题思路、命题方式上并没有完全走出全国统一命题的思路、传统与工作方式,没有真正把“省”做足、考虑充分。而加强的方式,在江苏省等教育发达地区的体现往往就是试卷的形式、现有考试科目的改变,虽然这些变化也总是带来质疑。
两个数字
当命题下放到地方,高考命题也将体现地方利益与形势。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即命题人手中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
2010年,江苏省数学卷整体偏难,平均分较2009年下降15分,难度系数达到0.52。数学卷难度系数的加强,客观上对文科生的影响更大。而这一年,恰是江苏省文理报考比率失调情况最为严重的一年,文科生略显吃亏。虽然这极有可能是一种巧合,但是学校必须就这种案例形势下的备考予以高度重视。
纯理想的情况下,一省计划录取人数与总报名人数的比值,就是该年该省高考整体科目的难度系数,而数学卷往往是调剂分数线的切口。
由计划录取人数与总报名人数的比值,估计高考整体科目难度系数,事实上也意味着如今的高考已经进入“基础时代”,做好基础题就得到一半以上的分数。以国家标准来衡量,难度系数以0.6到0.65之间较为恰当,在分省自主命题的地区,难度系数主要维持在0.55到0.6之间。
在北京市这样的国际化水准很高的地区,高考英语往往显示出前卫性。比如,2011年北京市高考英语卷难度系数达到0.54,略显偏难。不过,这依然是一份出色的试卷,其区分度达到40%多。这就意味着,虽然整体偏难,但是好学生基本都拿到了分数,出色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
对命题人而言,往往可以不调整单个试题的难度系数,便实现整体难度的上升。方式之一便是一改传统的先易后难的试题分布,而变为难度坡度分布的高低不一。2003年高考数学卷便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考生上手艰难,加之心理紧张而最终丧失自信,做不好后面的题目。事实上,2003年高考给全部备考学校提出新的命题:如何应对试题难度分布不良的试卷。
不过,在分省自主命题的时代,命题人会从责任的角度对难度系数与区分度的把握更加谨慎与紧张,类似于2003年那样“考哭全国”的场面,应该很难再上演了。
高考十年(三)课改
鸡与蛋的战争
一场夭折的实验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一年前。
2012年2月14日,情人节。按理,这一天的网络热门话题显然应该与情人有关。不过,一个突如其来的贴子打破了这一天的喜庆气氛,它的标题就让人不由得一惊——救救江苏常熟外国语学校高一的学生。
常熟外国语学校校长尤××为了政绩,不顾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反对,强行在高一年级实施围桌式“生命课堂”,每堂课只许老师讲5分钟课,其余时间由学生自由讨论,不遵守者都被他请进校长室喝茶。5分钟,连把授课内容读一遍都来不及,更不用说为学生答疑解难了。常外本来就不是一流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强,没领会的知识又没有老师教,这样改革以后课堂就成了聊天室,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将会一落千丈。
连日来高一家长多方投诉无门,正在酝酿带学生校外散步和让学生在家休息。读高中的目的是进高校深造,而进高校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高考,尤校长能让常外学生免试进入高校吗?在应试教育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用几百名学生的成绩作为赌注,只为个人谋取政绩的做法,不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做的。
孩子是家庭全部的希望,尤校长此举必将遗患流毒,恳请各位家长高度重视,并利用一切手段向政府、向媒体反映,尽快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更进一步的过激行为。
贴子还以“告常熟外国语高一家长书”的名称在众多论坛广泛发布,很快就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跟贴迅速达到7页后,贴子被设定为“无法评论”——这是很多热门敏感贴的标准待遇。在有限展示的评论中,一名自称常外学生的跟贴人的评论可谓代表:
不是说我们学生或者家长顽固守旧,而是实在冒不了这个险!
1 风险太大,我们的高考只有一次,没人可以给我们上保险。
2 尤校长在下半学期搞课改时机不对,现在下半学期我们已经适应了原先的学习方法,再改的话会花时间磨合——可是小高考近在眼前,我们还有几天的时间?
3 学生条件令人堪忧。“生命课堂”要求学生有绝对的自主学习欲望,可我们常外符合条件的有几个人?恐怕到时候不谈学习,变聊天了。
4 应试教育制度不除,“生命课堂”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分数就是一切,什么能力、道德都是次要的——这难道不是对学生人格最大的不尊重吗?就算“生命课堂”也不能跳出高考“唯分数论”的框框,最终还是充当了摧毁人格的帮凶。
结局并不美好:这场以“生命课堂”为口号的课改立刻寿终正寝,它当天就被教育局叫停。校长一时成为家长“公敌”,在勉强支撑了半年后去职。
鸡和蛋的拉锯战
按照通常的标准,这可归为高考指挥棒的又一恶迹。但是,长期弥漫在校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层层传递、逐级加码的焦虑感,让评判变得不那么容易。
当我们换一种角度看待这场“战争”,可以看到,几乎任何一种测评,在中国都会推动产生机械化的“应试”流水线,或大面积的造假行为。包括来自海外的考试——托福、雅思、GRE、SAT等,包括验证素质的工具——推荐信、自荐信、社会实践记录等。连给高校松绑的自主招生考试也很快演变为一场新的大战。
高考指挥棒让千军万马像木偶一样跳舞,这只让人生厌的“鸡”下出了一只只丑陋的“蛋”。可是,反过来,也可以说什么样的“蛋”孵出了什么样的“鸡”。在无休无止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辩论中,各种力量在最近十年的课改进程中开始了拉锯战。但直到目前,这场战争仍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上述那位常熟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家长)所不知道的是,即使是要分数,这个分也越来越难以在流水线中批量制造了。
2012年6月7日,在最新一届高考开考的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就刊登了关于考试变革的组合报道。头版主文标题直截了当:高考作文改革提速。文中引用了教育评论人士熊丙奇的看法,他在看过网上公布的高考作文题后,这样感慨:
“我发现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记者同时将一个更敏感的问题抛给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作文考试一向有‘高考风向标之称。今年材料作文盛行,是否预示了未来高考开放式题目将在文综、理综等其他科目中逐步展开?”
林惠青的回答是:“从标题作文到材料作文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你有没有注意到高考内容方面的改革?这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高考出题是一种导向,要体现核心价值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引导素质教育,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
这些最新的指导思想未来会如何改变高考,我们还不得而知。而在过去十年中,当高考这只“老母鸡”还在地上慢腾腾踱步时,在直接面对高考压力的高中,课改只是少数“爱好者”自得其乐的游戏。
翻转吧
十年前,当课改风渐起,它首先刮向的是与高考有一定距离的初中。综观这十年来产生的诸多课改名校,也大多集中在初中。当它渐渐向高中迁移时,课改的基本原则也随之注入。一言以蔽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无意中,这个宗旨和全球课程改革的趋势也达到了相当的吻合。
将传统的课堂“翻转”,这已渐成教育界的共识。将“教”与“学”在前与后、课内与课外进行颠倒,更能凸显学习的自主性。无论是在传统导学案指导下,还是在新式微课程的帮助下自学,强调的都是以学为先,以生为主,试图打破教师在学习启动上的垄断权。垄断就意味着荒芜,所谓大树底下不长草,一个爱包办的老师往往会扼杀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在山西新绛中学,他们打破了各地县中严格机械化训练的惯例,开始推行“每天只上半天课”。与很多人预料的相反,他们的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受这个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午自主学习,第二天上午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方式开始在山西11个县的中小学推广,并进入越来越多的学校。
在山东兖州一中,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学管会——学生学校管理委员会。学校每周任命一个学生校长,每个学生校长再分别组阁,任命副校长、教务主任、后勤主任、德育主任……学管会还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媒体”,创意设计自己的活动等等。在这样的文化下,课堂的学生“自主”和“主体”作用显然无需操心。传统的练习变成预习,揪住每节课后十分钟的“小尾巴”,把课下时间绕进来,一直延伸到第二天的新课。这个大循环一路由学生创建和推动,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出了更高效的作用。
在河南郑州102中学,当拥挤的教室无法摆开一个个学习小组时,他们想到了电子白板。这块联网的屏幕充分发挥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将学生记笔记和教师书写的时间解放出来,开展充足的课堂讨论。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老师、学生们调阅、反馈、总结、互动。在这套系统的助力下,他们的学生也由此在考试中有了更优异的表现。
在武汉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彻底甩开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个头衔的重压,开始对班级和课时等核心要素大动手术。他们的决心很大,起步就从高二开始,并很快延伸到高三。在60分钟的大课中,5个班的学生集中授课,完成对下周应完成教学任务的主干部分的讲解。在40分钟的小课中,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以解难释疑为主,师生互动为主,解决各章节重点难点。除此之外,还推出了秘密武器“挂牌接诊”:打破班级界线,自由挑选“挂牌”老师在每天的晚自习进行课业辅导。他们在“校本权力”范围内对课程“开采”,创设出了新的教育教学时空。
几乎与课改同步,深圳新安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吴泓2001年开始了长达10年、一共4届学生,以“网络平台、完整经典、专题阅读、读写一体”为四大特征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在电脑室上的语文课,抛开了教材——改为3年28个专题;不讲授——改为答疑与引导;无练习题——改为研究与分享。一次专题的阅读量在10万字以上,一次研究习作少则2000字,多则6000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发表独到见解。最终,在基本的语文素质——阅读、思考、表达上能力大幅提升。这样的学生,还会害怕高考的语文题吗?
这些不一样的蛋,在未来也许能孵化出飞上天空的鹰。
高考十年(四)高招
高校招生“新大队”
“培根说:金钱是忠实的男仆,也是恶毒的女主人。请谈谈你的认识。”
上面这道题目,出自2012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从2003年至今,高校自主招生也来到了十年的结点上,如今俨然形成了“四大联盟”。同时,还有来自中国香港的世界一流高校活跃在每年的招生盛宴中。
他们一同构成了新高考十年里的招生“新大队”。
“五一”大事
2009年5月1日,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迎来60周年校庆。没有人能够料到,这一天将发生高招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事。
在校庆的贵宾之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孟芊向其他学校招生办主任第一次提出了“由专业第三方设计试题,多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笔试”的思路。
这个思路获得了极大赞同。因为从2003年起,自主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报名考生人数与日俱增,各个“牛校”们纷纷苦恼于自主招生之成本负担。当翘楚清华大学主动提出联盟之后,自然获得满堂彩。
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与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结成“五校联考”,并且在2010年1月16日进行了自主招生选拔联合笔试。
2010年11月,北京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等六所学校同时在招生网上发布公告,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参考标准。
至此,“华约”、“北约”形成。时至今日则已形成“四大联盟”。
毫无疑问的是,“四大联盟”之间存在着讳莫如深的竞争关系,“明斗”、“暗战”总是不绝于耳。2011年,自主招生出现了三大联考同日进行的现象。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而且还逼迫学生“三选一”。
2013年,教育部要求各校自主招生科目瘦身,只考两门。“瘦身令”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文科只考语文和数学,理科只考物理和数学。但是,这依然是高考的科目,加之当前自主招生程序设计只是把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嫁接在一起实施录取优惠,联考也因此被称为“小高考”,自主招生维护的依然是高考的权威。
在重重问题面前,可以预计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程序重组的改革必要,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在自主招生改革过程中的彻底放权,包括:把招生自主权全部交给学校,把考试组织权全部交给社会机构,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如果立足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和学校的自主权,我国只需把当前的高考功能从资格考——大学必须按照这一成绩、结合学生志愿集中录取——变为评价考,建立起“统一高考+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模式,逐渐完善自主招生,直至发展到“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就可完成改革的大业。
也有学者一直在呼吁不要过分关注招生,而忽略了教育改革本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说,“那就是只顾收获,不顾耕作。希望中国社会不会变成‘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
狼来了
2012年,再次成为港校大获全胜的一年。1600名内地新生,万里挑一,状元云集。
1998年港校在内地招生伊始,能有机会享受香港高校教育的内地学生寥寥无几。2003年,教育部批准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但还只限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六省份。2005年,香港大学、港中文大学等8所院校获准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17个省份招生;2006年,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达到20个省份;到2011年,教育批准港校在内地31个省份招生。
这带来了“狼来了”的效应。从2006年港校在内地招生范围增加后,北大、清华招收状元的比例下降22%。2012年,香港大学共接获12438名内地生报读,录取363名考生,包括21名省市状元。香港科技大学招录的41名北京考生,平均分数660分。香港中文大学在北京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都超出了一本线134分。几所学校的录取线均超过北大、清华的提档分数。
而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每年公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5年来留学人数始终保持每年20%左右的递增,高中生留学已占留学总人数22.6%。2011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比2010年增加23%,达157558人。
面对僵化的考试录取制度和对国内高校不乐观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用脚投票。教育学者杨东平指出,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国内高校面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在当前的生源减少情况下,已经有不少三本及专科学校被淘汰。而面对欧美及港台高校的加入,内地高校如果要在竞争中不被甩下,就只有改变一途。
事实上,改变正在发生。为了增加同港校竞争筹码,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开出2万元的新生奖学金,相当于一个学生的四年学费,后来这个额度又一度提升到4万元。
而下一个突破口,也是关键,便是“按照高考分数来”选拔学生的“一锤子买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率先尝试了:面试结果即决定录取与否,高考只取一本线。
高考十年(五)学校
学校AB面
十年时间,开放与变革,高考也渐渐地从“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对学校而言,这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与可比性。
但是,是选择变化,还是坚守固有的形态,对各地方的超级中学而言,并不完全一致。
A面:衡水神话
2001年,《南方周末》关于黄冈中学的报道,将“黄冈神话”宣之于全国。而随着生源、师资的流失,黄冈中学这所代表高考灯塔的名校不再具有当年的辉煌,取而代之的则是“衡水神话”。
与黄冈中学相比,衡水中学有着太多的相似。资源紧缺的衡水经济并不发达,“考出去”是这里考生们最大的愿望。
《衡水中学是怎样成为全国名校的?》一文详细介绍了衡水中学建立精神特区、用素质教育提高升学率、公平竞争、激发激情等办学理念。但是在不少同行们看来,所谓“衡水模式”,就是通过半军事化的封闭管理,使师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挖掘他们应对考试的极致情绪。衡水中学制定了每天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的严格作息安排,包括早读、十节课、三堂晚自习,而由于学校高考集训氛围浓烈,即便是在课余时间,大多数学生也会选择在教室学习。
1995年,衡水中学一举夺得全地区11个县重点中学的第一,“衡水模式”开始显露头角。2002年衡中升学率高达98%,北大清华录取率也是逐年上升。同年9月,《中国教育报》连续四天对衡水中学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全国各地校长、老师纷纷赶来参观。
激情是由无所不在的仪式与严格的规范创造的。在衡水中学,有着“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的说法。学校有跑操时间,学生按班分队,一边跑步一边高声喊口号,如“243班,如日中天,团结一心,共享苦甘”,“321班,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全力以赴、助我辉煌”,高考临近前,口号则多变为“高考必胜、高考必胜、高考必胜”。而学生大量的时间,也付诸于大量的试卷,曾有学生将自己高中三年所做试卷叠在一起进行测量,高达2.41米。
衡水中学的时间表规定,吃饭时间为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45分。而大部分学生为多争取一些学习时间,会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从教室冲到食堂,打饭、吃饭等一系列动作。这一动作被衡中学生称为“跑饭”,有学生曾写《跑饭传说》:“跑饭若是一幅画,当为徐悲鸿笔下的奔马;跑饭若是一部曲,当为贝多芬指间的《命运》。”
为同学们健康考虑,学校不得不安排人员站在教学楼到食堂的拐角处专门抓“跑饭”,但学生们顶多在经过拐角处时放慢脚步,过后便继续跑。还有人为节省吃饭时间,把零食藏到被子里、橱柜里,饿了拿出来吃两口,根本不去食堂吃饭。
衡水中学将学生的“早恋”或“疑似早恋”,定义为“非正常接触”。学校安排老师随时观察,如发现男女学生单独相处,就要找其谈话、写检查,如果有学生被调查出来是真正意义上的谈恋爱,就要安排其回家反省。
在衡水中学的每间教室都配有摄像头,宿舍里则不时有老师检查午休、晚休情况。学生们平时的表现会反映在量化表上,各班的量化分每周进行排名,贴在教学楼前。在该校一张常规量化表上,详细记录着某月某日,“早读中前三南1梳辫子”、“新闻时间一女生上厕所”、“早预备南后1掏耳朵”等行为。
衡中给老师们办过几次集体婚礼,因为老师太忙,没时间出去找对象,只能“内部解决”。衡中学生为舒解压力会在晚自习后到操场运动,跑步、摔跤。也有学生写日记减压,或者撕纸——将纸撕碎,抛向空中。
2012年,衡水中学63人被清华大学录取,33人被北京大学录取,20人被港校录取,21人被国外高校录取。
但是,与“黄冈神话”一样,“衡水神话”能够维系多久,省内会不会有更出其右者并将其取而代之,无人得知。
B面:上外弃考
与衡水中学等“传统名校”相比,上外附中的关注事项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高考一词。上海媒体披露,上外附中的应届生中,不乏“出国党”、“保送党”和“高考党”的身影。其中“高考党”的人数最少,“裸考”考生(无任何加分)基本不超过10人——即便是这些学生,高考也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出国党”从进入上外附中起,他们就没有考虑过参加高考的事,甚至觉得上外附中“根本就不是针对高考的学校”。在这里的几年,他们始终“玩得很开心”——课业压力不大,还总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模拟联合国、双语辩论赛、国际文化节等——而国外大学看重的也正是这些。
一进入高三,就有八十余名“出国党”与校方签署了“弃考声明”,专心忙自己的申请。在上海全市,高考人数也连年下降,2012年的考生人数约为5.5万人,但上海教育考试院方面表示,“人数还没有完全跌进谷底”。
在上外附中,“出国党”一般从高二就开始准备国外大学的申请,参加托福、SAT、AP等各类出国考试。整体而言,上外附中“出国党”实力非常不俗。据统计,有30多位学生收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由于生源优质,国内众多“985工程”、“211工程”高校都向上外附中提供保送名额,每年都有近百余名应届生通过这种方式,提前被中国各地的高校录取。
就算是对上外附中的“高考党”而言,高三没有早自习,也没有早操。
上午只有两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至两小时。学校一般十二点开饭,如果老师提前下课,大家就补上“体育课”——其实就是自由活动,可以在教室自习,也可以去操场打球,但不会有老师加课。
中午的午休时间是一小时。下午的两节课分别为一个半小时,而后一节通常是考试。
有时候,下午也会安排大家看电影,《哈姆雷特》、《雷雨》等,都是语文课本里的重点篇目。由于课文通常是节选的,老师希望大家体会作品的整体语境,这对答题有帮助。
2012年,上外附中的“高考党”共有47人。化学班和历史班各十几人;物理班人数多一些,有二十几人;政治班“是个位数”。所以,当提到考试排名时,“高考党”都笑了,“人太少了,实在没什么排名的必要”。
但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表”。上外附中的学生也参加虹口区每月举行的模拟考,但不参与全区排名。“高考党”的成绩大都在区内的“第一集团军”,而且上外附中的第一名比全区的第一名高三十多分!
这群“高考党”的优越感还体现在,通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他们早就握有来自港大、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高校的各种降分、预录取等“筹码”。比如,有的学生除拿到清华大学的30分加分外,同济大学也向他抛出了预录取的“橄榄枝”,后者意味着他的高考成绩只要超过今年上海的一本线,就可进入他心仪的院系就读。
即便是十个“裸考”的学生,他们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即将前往德国和法国留学的小语种考生。这两个欧洲国家需要中国的申请者提供高考成绩做参考,但考多少分并不重要,“只是走个过场”。
在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同时,上外附中却是一所相对“封闭”的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外国语学校,它不参与中考招生,生源主要依托小升初时的面试,实行七年一贯制培养。也就是说,上外附中的学生们并不是“考”进这所学校的。
每年都有2000多名小学毕业生来上外附中面试,每一个来面试的学生头上都“挂”着满满当当的几十种荣誉:漂亮的成绩单、区三好学生、公共英语二级、钢琴七级……但最后录取的仍然是少数。在这里,淘汰率高达90%。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无论将来是选择高考、出国,还是保送,这些孩子都将有不错的出路。“只要不挑不拣,保底也能去上外”,这简直成了学校的“一条龙”服务。
也许,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所像衡水中学或上外附中这样的超级中学。在新高考的时代,他们新进或继续维持着“食物链”顶端的地位。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源于人性与公平。而这恰恰是新课改新课标实施以来,人们心中最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