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小品文的世界

2013-04-29孙连友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5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孙连友

摘要: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增加了《太阳》、《鲸》、《新型玻璃》等不少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类小说明文,内容涉及生活、科技等方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小品文的世界,本文就此作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07-02

新课程改革中,不仅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提出了培养科学素养一说。这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基础。故而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太阳》、《鲸》、《新型玻璃》等不少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类小说明文,内容涉及到生活、科技等方方面面。它们担负着向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的积极性。《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也对说明文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小品文的世界,让他们学好用好说明文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生而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应是编者选录说明文的最初的意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教学目标,不可将课文讲得过于文体化,而要注重趣味性和引导作用。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那么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必然事半功倍。我们语文学科也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说明文教学恰恰能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合二为一地去培养。科学小品文以其浅显通俗、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解了生活中一些奇妙的科学事物和科学事理,让小学生们跨入了一个神奇的科学世界,从而增长了见识,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与伟大。如《鲸》一课就是选取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巨大的海洋动物——鲸作为说明的对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初步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充满好奇的同时,跟随教师的引领,不仅了解了鲸,也学会了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学会了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这样以趣促学是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小品文的一个捷径。如果我们把枯燥的说明文知识的灌输放在首位,那么教师引得艰难,学生学得被动。

二、学会梳理文章思路

要想准确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需要先有个整体把握。小学语文中入选的科普说明文较简短,且文章的思路比较清晰,在每个句子的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引领学生去把握文章的思路,认清全文的行文结构。同时,要为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结构方式以及一些段落中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讲《松鼠》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分析题目,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题目往往会揭示出本文所说明的事物或是事理,这是全文第一处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说明的对象往往出现在这里。其次,教给学生找出全文中提纲挈领的语句。如《松鼠》一课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语句和中心句。它对下文的行文起到了总括的作用: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句话一下就把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了出来。这样,我们把这类文章可看作总分式的思路;又如在讲《新型玻璃》一课时,我们可以采用对照的方式将文中每个自然段与其介绍的新型玻璃做一下归纳,这样,文章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和每个自然段一一对应上,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分门别类,什么叫条理清晰:(1)夹丝网防盗玻璃——1自然段;(2)夹丝玻璃——2自然段;(3)变色玻璃——3自然段;(4)吸热玻璃——4自然段;(5)吸音玻璃——5自然段。而这样的介绍方法是说明文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

三、体会语言生动准确

作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小品文时,可以引领学生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我们小学阶段选取的几篇说明文几乎都有生动有趣、明白浅显的特色,这正符合向小学生普及科普知识的意图。在讲解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鲜明的特点时可以先选取一两句典型语句做一个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精妙。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我们可以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为例,课文在生动的说明中让我们识识了植物王国的奇事——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又是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的。那诗一样的语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以文中的某句话为例,如《松鼠》一文中写松鼠的尾巴时说“衬上一条帽缨似的尾巴”,就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松鼠尾巴的形状和颜色。在说明用语准确时,我们也是要选择典型的语句略作分析。如在说松鼠搭窝时,作者用了“先”、“再”、“然后”等词表示顺序,还用了“错杂”、“编扎”等词,准确的用语让读者仿佛对小松鼠的搭窝过程历历在目了。

四、初步掌握说明方法

为了使说明更加详细、生动、准确,作者会使用一些说明方法来达到目的。小学阶段我们不必去刻意追求说明方法的名称、种类及其界定,也不必细致分析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只须学生从感性上有所认识即可。例如教学《鲸》一课时,可选取第一然段分析: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给大家听:“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学生再读:“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从而慢慢体会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的好处。又如在学习《新型玻璃》时让学生找找文中共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每个自然段讲的都是一种类型的玻璃,这是在逐类给大家介绍,为了让学生明白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中的列表格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明文教学还需注意不可让教学模式化,使学生对说明文感到枯燥;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可过多地分析。总之,要让学生在学习科普文中同样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