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邻居
2013-04-29骆昌芹
骆昌芹
自从移居美国,年仅10岁的儿子佳佳就来这里上学了,班级里只有他这么一个来自中国的插班生。在国内,儿子只学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到了美国,语言交流就成了问题,他本来就很腼腆,现在更无法跟其他小朋友交往,显得更加孤单了。他经常哭丧着脸跟我说:“妈妈,我想回国,不想待在这里。”我鼓励他说:“别急,你很快就会适应的。”可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也很担忧,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会不会有心理障碍?
一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得知儿子在玩耍时不慎碰伤了一个美国邻居小女孩的耳朵。儿子吓坏了,我心中更是惴惴不安:一是不知小姑娘伤得如何;二是把美国人的孩子碰伤了,不知会引起多大的麻烦。
次日一大早,我就去邻居家看望那个名叫卓依的女孩儿,向她和她的父母道歉,并诚恳地表示,因为我儿子碰伤了卓依,我们将负责她的检查和治疗费用。7岁的卓依天真地笑着说:“我没事了,让佳佳不必担心。”她的母亲伊丽莎白告诉我,孩子有医疗保险,不必我们出钱。紧接着,她又微笑着说:“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可以教佳佳学英语。”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耳朵,可伊丽莎白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儿子碰伤了她的女儿,她不仅不要赔偿,反而提出要教儿子英语?这简直不符合常理。因此,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知该说些什么。
伊丽莎白见我沉默不语,以为我不放心她的教学水平,就解释道:“我是个很称职的老师,还有很好的教科书。我自己有3个孩子,他们的英语启蒙课都是我亲自教的。”我这时才缓过劲儿来,赶忙回答:“在美国,时间的宝贵是人人皆知的。你丈夫在读研究生,3个孩子需要照顾,自己还要到大学修课,我们怎么能再给你添麻烦呢?”她笑着说:“我看得出你的儿子很善良。碰伤卓依,他很难过,想竭力安慰和帮助她,只是说不出来。他不懂英语,没有朋友,很孤独。我希望能帮助他尽快掌握英语,找到朋友。”伊丽莎白的话使我深受感动,这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
第二天,我的儿子就开始了每周3次的课外补习。放学后,儿子先到伊丽莎白家学英语,然后才回到家里。伊丽莎白一点儿也不懂中国话,佳佳更是压根儿不能用英语表达,我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闯过“万事开头难”这一关的。事情的进展显然不错,沉默了好长时间的佳佳渐渐有了笑脸,话也多起来,还不时给我带回来一块小甜点,说是伊丽莎白教他做的。在我儿子的口中,伊丽莎白是聪明、美丽、善良和能干的化身,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难题。
随着期末的临近,伊丽莎白越来越忙,每周3次的辅导课改成了两次。佳佳除了按时去补习外,逐渐开始把小伙伴带到家里来玩,其中有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的孩子。也就是说,英语是这些孩子沟通的唯一语言。看到儿子虽然并不流利,却相当自信地与朋友们交谈,我对伊丽莎白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天,过了晚饭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踪影,我正要出去找他,只见伊丽莎白笑眯眯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佳佳出门时带出去玩的国际象棋。“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她问道,“不必为儿子不出门而着急。等他有了朋友,只怕你喊他也喊不回来了。你看,他和朋友们跑出去玩,连象棋也扔在门口。很快,他就不再需要我这个老师了。”
就这样,儿子兴致勃勃地往伊丽莎白家跑了几乎一年。新学年开始时,他到另一个学校去上小学六年级。入学前照例是一系列的测验,非英语国家的孩子还要进行英语水平考试,以便按英语水平分班,确定是否接受英语强化训练。开学第一天,儿子回来告诉我,他的中国同伴都被分到了英语强化班,唯独他没有,不知是否漏掉了。新学期开家长会时,我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请他们查一查。老师回答说:“根据他考试的成绩,我们认为他没有必要再上英语强化班了。不是说他的英语很完美,而是英语强化班提供的课程对他已经不能有所帮助。他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去提高了。”
一散会,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回家,与伊丽莎白分享这份喜悦。要知道,在几个中国小伙伴中,佳佳到美国的时间最短,却是唯一免修英语强化课程的。伊丽莎白听后比我还高兴,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激动地说:“我知道会有这一天。他是个很勇敢、很努力的孩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我知道他会是很出色的。”
不久,伊丽莎白搬家了。虽然仍在一个城市,由于各自忙碌,竟没有什么机会见面。学期末,佳佳成为优等生,并将在学校庆典上受到嘉奖。这一天,每个学生可以邀请一位尊贵的客人参加庆典,小主人和整个学校将以隆重的仪式欢迎这些嘉宾。许多孩子选择了自己的父母。佳佳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他打算邀请伊丽莎白。我很高兴,也很支持他的决定,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庆典结束后,伊丽莎白开车送佳佳回家。她握住我的手动情地说:“我为你的儿子感到自豪,也很感谢他还记得我,给我这样的荣誉。”“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没有你的热情帮助,便没有佳佳的今天。”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伊丽莎白使我相信,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品质高尚、充满博爱的人们,特别是女性。她们用心灵而不仅仅是语言,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人类通过理解,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责编:孙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