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市海棠湾南区水系工程景观设计经验浅谈

2013-04-29黄聪

关键词:工程建设经验分析

黄聪

摘要:随着海棠湾国际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的启动,为保障规划区各项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为配合规划区各个工程高起点、高标准的有机开发,特委托我院完成南区水系工程的景观设计。本文对该水系工程景观设计与经验作一总结,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水系工程;工程建设;设计;分析;经验

1概述

2005年海南省政府、三亚市政府提出开发海棠湾旅游度假区设想,受到中国数家大型企业的关注和参与,该工程开发的前期工作正式展开。为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特委托我院完成南区水系工程的景观设计,本段景观规划定位为“艺术水岸”。本次设计的一期工程范围为主河道从下游铁炉港起点至六号路段,全长约1.9Km。(见图1)

图1 工程区位图

2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1)建立海棠湾整体的城区水系,完善防洪排涝、防潮各项功能。

(2)建立城区水生态系统,满足枯水期水量平衡和水质要求。

海棠湾既有沿海滨的水域和近海的湿地,也有内陆域的河流、河塘、以及河滩湿地等,地貌特征景观极其丰富多样,现状水系不均衡分布。以水资源调度为主线,调整改造部分水系,完善整体的水系统和地表水质,保护好淡水水系及周边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各部分水体的功能,营造适用于旅游、休闲、娱乐、运动及历史文化展示的氛围。

(3)通过海棠湾水系,紧密联系并有机覆盖片内北、中、南三区,营造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双赢氛围,建设一条体验理性与浪漫的河滨——自然绿色水廊,为海棠湾打造成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创造有利条件。

(4)海棠湾水系能够真正融合在整个海棠湾的建设大环境之中,协调水与岸、水与城、水物理空间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包括形态要素、水质要素和滨水空间要素构成的“水-岸-城”一体的水环境生态概念;把海棠湾建设成具有“梦里水乡”特色的城市水网,体现“门前船影过,小溪绿中行”的独特意境;遵循健康城市水生态系统设计和建设的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生态体系。

3工程设计与布置

3.1设计标准

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海棠湾开发区为中等城市属三等,开发区内的永久防洪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4级。

3.2河道工程

3.2.1河道的平面布置

考虑到景观效果及对远期游艇流量的预留,本次设计中对通航部分的河道宽度最窄按照60m控制,红线控制宽度160m。结合河道两岸的控规及三零一医院的用地红线,进行河道的平面布置,在保证河道满足转弯半径要求的同时,尽量使水面多曲折,增强景观效果。

3.2.2护岸结构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的河道及水库护岸采用生态护岸。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护岸或具有自然护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护岸与周围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3.3园林景观工程

3.3.1景观总平面设计

本次景观设计总面积为204742m?,其中园建部分面积:28000m?,绿地部分(含生态护坡)面积:144394m?,红树部分面积:32348m?。设计包括航道东西两岸的景观步道、各出入口休闲广场、商业建筑前广场(见图2)及木栈道观景平台的设置等。并通过不同高差的微地形处理,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3.3.2水岸设计(见图3)

水岸设计是本次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满足航道通航的条件下,以突出自然生态为原则,对岸线形状进行了适当调整,使整条岸线形成有宽有窄、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相结合、植物造景与硬质铺装互相呼应的岸线景观。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置了亲水木栈道及观景平台,使人们可以近距离的与海水、红树林亲密接触,穿梭于红树林之中,感受自然环境带来的静谧与舒适。在1.8米高水位线处设计了三种不同形式的驳岸护堤,三种驳岸交错变换布置,更能体现出驳岸的趣味性、自然生态性及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生态通廊、生物栖息地。

图3

3.3.3红树种植带

根据规划中的相关资料和铁炉港的植物生长情况判定,本河道水质适合红树生长。红树突出的生态功能及优秀的景观功能,为我们的生态护岸设计提供了难得的材料。根据河道水利要求及红树的生长特点,在平均低潮位(高程:0.2米)和平均高潮位(高程:1.8米)间设置了红树林种植带。

3.4 竖向设计

3.4.1设计原则:

竖向设计是直接塑造园林立面形象的重要工作。其设计质量的好坏,设计所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设计的艺术水平如何,都将对园林建设的全局造成影响。为了更好的完成设计任务,通过反复比较、深入研究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进行竖向设计时,首先考虑使园林地形的起伏、高低变化能够适应各种功能设施的需要。对河岸要在满足河道水位要求的同时协调好种植与河岸坡度的关系;对建筑、场地等的用地,要设计为平地地形;对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只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2)与用地结合,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地形设计要与周边用地标高自然结合,自成天趣。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要力求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灵活自由。园林地形设计要合乎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同时,也要使园林建筑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浑然一体,仿佛天然生就,难寻人为痕迹。

3.4.2设计构思

设计通过生态河岸的自然缓坡和生态种植,达到水体与周边用地自然过渡的目的,并为动物提供觅食和栖息的场所。通过河岸的蜿蜒曲折,柔化主航道等硬质驳岸的生硬感,并为红树种植提供条件。通过河岸微地形的高低起伏、前后错落,形成高低变换、别致灵动的天际线和收放结合的时间空间。

3.5环境保护

3.5.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废水、基坑和疏浚淤泥渗出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施工作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通过施工现场沉淀池沉淀后排入下游河道内。

3.5.2 环保措施

本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各治理河道经过治理后,河水水质有所提高,但是如何保证水质和水资源是主要的问题,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应逐步采取其它措施,进一步提高河水水质,使其能够达到规划的功能标准。

4结束语

由此可见,本水系工程景观设计依据其特点和设计意图进行了工程设计和布置,并对环境影响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为保障规划区各项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经验分析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经验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