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中的语言结构分析
2013-04-29陆烨
摘要 对于历史来说,如果想要真正地去认识它还原它,那么就需要通过语言结构来完成,这是新历史主义的主张。在《五号屠场》这部小说中,作者冯内古特运用循环结构的诗意语言再现了德累斯顿灭亡的这段历史,并且通过小说的形式打乱了历史结构,同时融入了构想的情节和人物,使得历史人物、事件与假想的人物、情节共同存在,也就是统一了历时与共时,进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让人们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并从中得到了更多的感悟。
关键词:德累斯顿灭亡 语言结构 循环 诗意 历时与共时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在新历史主义的眼中就是赋予历史概念层面意义的符号系统,而且符号非常丰富。在他们看来,如果想要真正体现出历史的价值,那么就只能借助于语言结构将历史当做叙述的素材来进行串联。就比如说借助小说这种形式来阐述历史,历史中融入了构想的情节,在诗意化的同时,其认识也更加深远了。由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创作的小说《五号屠场》,对于美国的后现代文学来说可谓是意义深远,他采用了一种新的叙事形式来阐述历史,即非线性形式,这种形式中的语言结构是任意循环的,而且非常具有诗意。作品中,德累斯顿灭亡以小说的手法以及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结构完成了再现,其中融入了许多构想出来的情节,使之与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并存,而且经历这些事件与情节的人物除了历史人物也加入了构想出来的人物,无论是人物与人物之间还是事件与事件之间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对比中,历史得到了完美的还原,而且其警示作用也更加地突出。
一 历时与共时结合
一些事件因为内在的共同点而存在某种联系,如果这种联系被历史学家获取,那么就会形成他们自己叙述历史的独特方式。这样一来也就预先将事件的框架告诉了读者,如果读者意识并捕捉到了这个大前提,那么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情节的掌控也就容易了。所以,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的起始页就向读者做了说明,告诉读者这部小说中的历史事件是共时的,就好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撰写的小说,可以同时阅读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
在风格颇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号屠场》小说中,冯内古特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共时的手法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冯内古特没有将在德累斯顿枪毙偷茶壶的埃德加·德比这段高潮情节放在小说的第一章中,而且他总是将事件的结果告诉读者,其目的是淡化悬念而将德累斯顿灭亡这段历史的重心充分体现出来。比如说1967年毕利会去到大众星并了解到那里迥异的宇宙观,作者在叙述这个事件之前就提前告知了读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打破了以时间为叙事顺序的小说的传统形式,其中淡化了时间而突出了空间,通过非线性的共时方式表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就是说,作品中利用地理位置来串联情节而不在乎这些情节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这样一来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区别于线性叙述结构,非线性的语言结构综合了传统形式中的部分片段。即使《五号屠场》中事件的描写顺序不是从前往后进行的,但是仍然给读者制造出一个大的趋向。小说的主调仍然是追求时空的散乱感,但是读者在阅读完全文以后还是能根据毕利的人生经历总结出一套传统的时间思路。
上面已经充分了解到语言结构中松散的历时与共时的结合,下面我们要分析的就是历史与想象之间的关系。
纵观整部《五号屠场》不难发现,其中有真实的历史故事,也有作者的科学幻想。冯内古特认为,历史的本质就是通过时间将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串接在一起,而小说就是要以此为基础,通过语言结构的调整完成“编织情节”的工作,便形成了虚构的方法。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就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所以,在《五号屠场》中,作者安排了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且作者特意在小说作者署名处进行了详细的自我介绍。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历史事件进行筛选和拼凑,赋予其新的含义,并且从事件中找寻问题的根源求解历史的真相。
二 作者担负诠释小说文本的责任
所有针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都不会将重心放在表面形式上,而是更加注重事件的内涵与发生过程。就像西方著名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说的那样,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并不能称为历史事件的代表符号;小说中所描述的历史内容主要是负责告诉后人该如何准确寻得事件的图标,这样有助于读者尽快熟悉历史。在《五号屠场》中,作者在语言结构上采用了非线性的叙述方式,这就意味着整部小说的框架结构必然是开放性的、不确定的,以及无规律可言的。而这部小说的独到之处就是,其作者并不为其设定出某个单一的权威理论作为小说的中心思想,也不宣扬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只是在文章中渗透出各种不同的见解与看法,所以,无论阅读该小说的人的身份如何,他们都能站在一个统一的平台去体会小说中的含义,然后发表自己的言论,进而公平地讨论和研究。如此,小说的作者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位小说文本解说家。
小说中,冯内古特出现在了第一章以及第十章,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还同时肩负起文本叙述的工作。文章中,他对自己经历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发生在德累斯顿的爆炸事件进行了回忆,但是整个叙述过程却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小说开篇,作者便交代了故事的高潮,即因为在战场上捡到一个他人的茶壶,德比就被处以死刑。这样的理由,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的确有点可笑,甚至可悲。但作者并没有对德比的死亡及其原因发表任何看法,就像一个复读机一样,将这段时间在小说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就是冯内古特的用意所在,他要为读者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如果说在战场上非刻意地捡到一只茶壶就要被判死刑,那么那些投射炸弹,害死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的人又该如何处理呢?德累斯顿的爆炸事件并非偶然,同盟国决策者、美国空军司令部甚至飞机上的飞行员都是其参与者,如果处死一个捡茶壶的人就是维持正义的话,那么那些爆炸事件参与者是不是也要处死呢?世界的公正到底在哪里?读到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十分注重表现战争的荒谬和残忍,并且善于刻画其带来的死亡。那么,你认为这就是整部书的高潮吗?冯内古特也问过奥黑马类似的话。因为作者最想要读者一起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其实德累斯顿的爆炸事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逻辑范围,所以线性叙述根本无法描述出他的意义。作者不甘屈服于传统,他呕心沥血经历过23个春夏秋冬终于觅得一个摆脱时间束缚的办法,我们上面所分析的第一章的内容正是这种跨时间、跨地点的勇敢尝试。
三 任意循环的语言结构
小说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其实是一种深层次的隐喻,其结构充满了象征性。所以,很多文学创作都是作家们将自己熟知的历史事件同文学创作中的结构格局结合在一起,在虚实之间通过扩展隐喻的方式唤醒历史事件的发生意义。冯内古特在创作小说《五号屠场》时就特意打乱了故事叙述的基本顺序,他利用主人公年少时经历的战争的回忆来反衬出传统道德观和时间观的迂腐,并且实时提出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新看法。《五号屠场》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时间、死亡和再生三个方面展开故事情节,而在德累斯顿发生的火焰爆炸便成为其所有事件的导火索。传统的小说基本上都遵循线性的叙述原则,基本上都使用先高潮后结局的结构,而冯内古特为了彰显自己的主题思想,打乱了常规的叙述顺序,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结构便被称为“任意循环”。例如,在战争后的废物堆里,德比无意间捡到了一只茶壶,高潮是他要为了这只小小的茶壶葬送掉自己的生命。而作者却将这部分内容放在了德累斯顿的爆炸后交换战俘的情节中,致使故事发展的高潮和结局没有任何的顺序可言。
“任意循环”的语言结构之所以能够在《五号屠场》中使用得尽善尽美,主要还是取决于时间、死亡和再生三大主题思想。在作品的开篇,就提到了主人公毕利在精神状况出现问题以后幻想出来的居住在541大众星上面的人,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想象中人的思想表达出自己对死亡和时间的看法:当眼前出现“死亡”这种事情时,应当坚持用“也就这样了”来形容。而在主人公毕利看来,生活在541大众星的人其实是在刻意逃避时间和死亡内在的线性结构,再以不以为然的态度说上一句“也就这样了”来展现自己的宿命论。而类似于这样的语言充斥在整部小说中,这就使小说在内容和结构上达到了一种同步的循环性。另外,冯内古特如此追捧上面的宿命论,主要是想将其幻化为再生力量的一种能源,所以即使小说不断为死亡增值,故事情节依然可以顺畅地发展下去。小说是不可以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但是冯内古特却可以通过无数的语言,强而有力地发表着自己的言论:从矛盾论的角度出发,死亡并不单单意味着终结,相反,它或许可以让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延续下去。所以,死亡才是生命继续走下去的根本动力,也是故事情节发现下去的最大支持。
遵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是《五号屠场》这部小说的原则,虽然德累斯顿总能够存在于文中,但是它在小说中的结局依然是灭亡,其原因主要是作者运用了反向循环等任意循环的创作形式。被德国人俘虏的毕利,也就是冯内古特重获自由这段情节放到了作品中最后的部分。在这部分,出现了一奇怪的马车,它虽然也是四个车轮,但是形状犹如棺材,而车身颜色却是绿色,其实这是作者特意的安排,将再生这层含义留给了读者去遐想,同时告诉人们再生不仅存在于他的精神世界,而且是存在于包含了人自身在内的自然界。作者就是运用这种再生思想串联起了一个个被时间隔离的历史以及构想出来的事件,使得整部小说缜密、连贯,而且紧扣主题,这是小说的亮点。
根据上文的论述可以得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以联想而创作的小说《五号屠场》整体看上去非常连贯而且读起来很有诗意,但是组成它的历史事件却是间隔很长时间的,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小说的作者冯内古特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加入了自己构想出来的情节。虽然是构想出来的情节不是事实,但是与历史有脱离不开的关系,它们总是从根本上去还原真实存在的那一刻发生的事情,让读者能够很容易地去真正了解那段历史。小说中似乎淡化了时间这个词,不同时空不同时代的历史事件再也不是毫无关联,而且一贯以虚构著称的小说此时也与严谨的历史得到了统一,作者运用小说这种具有生气的文字语言重新解读了枯燥的历史事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伟大的突破,而且历史也通过这种形式被归纳到了一起,拥有了更加广阔、深远的影响,这更加利于我们去了解历史、思考历史并且从中得到值得借鉴的东西。作为一位后现代主义作家,冯内古特所追逐的思想境界一直都是人道主义,当然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他认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都必须认真对待,同时要进行必要的思索,但是思索与对待的形式可以不拘泥于传统,这也是他一直努力在做的。既然被称为后现代人道主义作家,冯内古特几乎所有作品中都渗透和宣扬着“保护生命”的思想,他在世的时候,加入了美国的人道主义协会,并位居名誉主席,那时的冯内古特不遗余力地埋身于人道主义的宣传和珍惜生命的倡导当中,他非常渴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拯救处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和人民,他也非常渴望自己的文字语言是唤醒大众与时代的一剂良药,因此,史上的德累斯顿毁灭事件就以冯内古特式的言语被再一次地展示了出来,并且诗意气息相当浓厚。
参考文献:
[1] 罗小云:《〈五号屠场〉的环境描写》,《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 赵咏梅:《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海外英语》,2010年第8期。
[3] 贾玲云:《〈五号屠场〉的荒诞艺术与主题深化》,《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 陈玲、洪晓芳:《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对生与死的探寻》,《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S1期。
[5] 周善春:《〈五号屠场〉的时空观》,《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10期。
作者简介:陆烨,女,1980—,四川宜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写作教学法、翻译理论,工作单位:宜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