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013-04-29董晓红
董晓红
【案例背景】
关于这一课无论网上还是本校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采用史料教学的方式,即通过图片、漫画、语言文字等对当时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展示或者描述,这样做的优势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对于刚刚接触新教材的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适宜;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边看书边按照老师的要求用表格的方式列举出知识要点,这样做的优点是清晰条理、便于记忆,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针对单元复习课来说效果较好。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课堂处理方式呢?能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理性地方式在思考地过程中获得知识呢?以下是我的尝试。
【教学过程】
物质生活与习俗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特征。这一节课教材更多提供的是历史现象,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学,透过这些历史现象从中找出能反映当时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些规律呢?本课内容包括衣食住和社会风俗四个方面,现在我们以近代服饰的变迁做为案例。
师:服装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服装是思想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代服装变迁反映出东西文明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也反映出自身不断发展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服饰有哪些?
生:穿长袍马褂、粗布衣服、还有旗装呢。
师: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普通老百姓穿粗布衣服,旗装是满族妇女所穿的,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
师:服装能反映出哪些社会现象呢?为什么人们的衣装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生讨论后得出:服装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甚至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生:旗装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之下,人们思想拘谨保守呆板。
师:再从服装面料上分析一下。
生:老百姓主要是粗布衣服,自产棉布和手工制品,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师:鸦片战争后服装有什么变化呢?
生:出现西服。
师: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逐渐兴起西装;随着洋务运动开展,政府官派留学生回国,还有一些买办、商人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穿西装者,服饰开始近代化。穿西服为什么逐渐在中国一些城市里成为时尚呢?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康有为的主张是什么?有哪些理由呢?(本课序言材料)康有为在《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生:主张断发易服。因为发辫不能适应机器大生产,中国的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符合世界潮流。总之,要求社会适应工业文明与世界发展同步。
师:辛亥革命以后,服装有什么新变化呢?
生:中山装、旗袍。
师:中山装、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民国时期曾长期流行,它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又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是东西文化交融的表现。
师: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服装在大城市中更是五花八门,有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裙子等,以上能体现出什么社会特征呢?
生:土洋并存、中西结合体现出东西两种文化相互共存、碰撞融合。
生:在城市西方民主平等理念影响较大,在广大农村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依然根深蒂固,服装上城乡有着明显差异。
师:近代服饰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学生讨论得出)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解放、有识之士的倡导、对外开放程度等有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服装作为最能体现时代变迁的载体之一,它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们思想不断变化的结果,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导致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根本因素。
【教学反思】
一、本课教学力图启发学生理性思维,引导学生透过服饰变迁的历史现象发现社会本质和特征,掌握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规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讨论的时间较长,对课堂时间的把握有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