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
2013-04-29
欣赏“花红柳绿,”感触“和风习习”,就知道是春天来了;听取“蛙声一片”、“蝉鸣阵阵”,就明白是夏天到了;静悉“秋虫呢喃”、“硕果累累”,就晓得是秋天近了……这些司空见惯的视、听、触场景不正是大自然为我们认识生活、感知生活创设的“情境”吗?利用视、听、触等立体感受来感知品德与社会课堂,从情感、情境上施加影响,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与社会教育,不愧为一种好的方法。纵观现实,尽管我们已跟随课改的脚步走了许久,为尝试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努力了许久,但静心体味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所呈现的情境教学会是怎样的呢?
一、回味情境教学的“尴尬”
1.在一次全县的公开课展评中,一教师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敬仰之情,课前自己搜集了大量的优秀教师(甚至有好多为学生、为教育献身的老师)的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位位优秀教师的事迹,还利用滚动字幕打出许多已经为教育事业献出生命的教师名单,在深情而又悲壮的《感恩的心》的音乐渲染下,时而激昂、时而哽咽,最后泪流满面……可学生却一脸茫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老师期盼的眼神顿时写满了无奈与尴尬……
2.“画出自己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教师一声令下,我们的学生只有拿着彩笔,在一张白纸上没有目的、没有构思地涂着什么。走近一看,学生心里的学校的样子只是一排楼房、一个操场、一杆升旗杆,真的很苍白、尴尬。
二、反思情境教学“尴尬”的背后
1.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失去了对教学资源提前知情的权利。
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为学习主题内容或解决学习问题的一个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对社会生活有更广更深的认识、更高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教师要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比如,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走近生活中的广大老师们,留心观察老师的每日工作,处理班级事情的辛劳,回忆整理自己与老师难忘的故事,甚至走近那些远离我们而有感人事迹的老师们……也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敬爱的老师的了解情况,这样当教师创设情境后,学生对这些信息早已知情,就有展示的欲望、有不吐不快的要求,面对教师的情绪宣泄、情感迸发,他们会被轻易地感染,触动,从而一起走近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平凡、可爱、可敬之伟大。这样创设有效情境才会把学生带到一个多样、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收获知识。
2.外围环境的缺失,是学习课堂“尴尬”的诱因。
如在教学“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的样子”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学生画出了自己学校最真实、最原始的样子是不够的,这些农村学生理想的学校就真的只是这样吗?老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近兄弟学校去看一看。当走近实验一校,看到的便是乡镇学校学生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样子。最显眼的是教学楼大厅里的滚动电子版,多角度呈现知识信息、行为要求及温馨的师生共享的“心灵鸡汤”……如果我们的学生只凭空想象,是无法想象这样的情境,所以当我们的自身环境不能提供最有效的教学支撑时,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都走出去,走进我们需要的氛围,感受那种氛围,哪怕只是短暂的触碰,我们的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人的情感是依循“环境—情绪—情感—情操”的过程发生、发展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倘若没有平时情境体验的积累,就达不到最终的乐学效果。
三、逆袭“尴尬”,实现情境教学的高“效价”
1.慎设问题。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盲目、过大或过小、没有价值、情境创设一片混杂,缺少目的性等现象最为普遍。情景的创设要充分依据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不能盲目创设,虽然课堂上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只是一笑而过,或是盲目跟从,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为本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要联系生活领域,结合学生与家庭、学校、自我不断地创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交往、讨论不断地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形成基本认识和观念,让学生在不断的综合过程中体验参与建构价值观、生活规则、行为规范,绝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就很难体会或领悟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甚至游离于教师的课堂。
3.营造氛围。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情境”中,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或“顺化”新知识。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和行为的落实的过程。情境问题的价值往往是多元的,情境背后具有多层次、维度的意义。要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深刻剖析其多层次内涵,深刻分析多维度的意义,深刻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筛选有效信息,强化对事物的认知,做到营造氛围的同时兼顾课内课外。
生活是滋养学生品德的沃土。学生的道德行为、认知必须通过亲身经历的生活现实建构、提升。理性认知如果不与生活体验结合,学生往往道理都懂,可行为却不懂,课堂中的“尴尬”场景就会随时出现。所以品社课教学善于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从学生的需要、实际出发,以品社课独有的生活化、社会化、育人化特性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有意义地生活,实现情境教学的高“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