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2013-04-29刘秀英

考试周刊 2013年57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活动教材

刘秀英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不尽如人意。能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更好地贯彻落实的关键。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这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主观愿望,是对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概述。它通过教学实践落实课程标准,从而引起学生自身素质和行为的变化。因此,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操作和调控,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但是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教条式的教学,即脱离现实和学生实际从头到尾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表面上看很重视知识,但是实际上形成“老师讲老师的,学生想学生的”的僵化局面,政治课变成做其他作业、自由说话、睡觉、休息的课。如果不能落实知识目标,更谈不上能力目标和情感培养及“三观教育”,就失去了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另一种是随意性的教学,即忽略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内在规律,只重视事实,提出问题,就事论事,从事实到事实,形成“农村开会”的模式,甚至有的事实离课堂内容太远。如果设计教学目标时,只重视事实,忽略知识,表面上很热闹,学生也发挥了主体作用,但实际上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理论知识,更学不会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导致教学陷入盲目的“事实主义”,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因此而失去科学意义。因此,在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考虑必须让学生识记什么?理解什么?提高哪些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进行哪些德育教育?然后确定合理可行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2.要重视课前的有效备课。

备课是为课堂服务的,有效的课前准备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更有效地教学,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研究学生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现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教材、拓展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编排要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生活中有丰富而案例和素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将教材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中,摆脱教材大纲的束缚,突破教材的局限,尽可能多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从生活中寻找活水源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热情和主体意识。

2.2注重活化教材中的德育精神。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注重活化教材蕴藏的德育精神,大胆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本身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的活力,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想,从而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践行的能力。

2.3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时性和时代感。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实时性和时代感,教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入恰当的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将这些社会热点、焦点与教材结合,不断深挖教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还要善于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共同关注现实问题,在走进社会、走进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提高自身的德育修养,学会做人、做事。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3.1运用艺术化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教学活动主要借助语言进行,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呢?这关系到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掌握程度、思维的启发程度、兴趣的持久程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化、富于变化、节奏感。我曾在教学中鹦鹉学舌、南腔北调地表达过课程的有关内容。

3.2尽量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且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太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利用和创造更多的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手势、直观教具、电影、幻灯、图画等。

3.3把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个合格的老师就是一个演员”。老师应该借鉴演员吸引观众的高超的表演手段,以增强自己所授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兴趣。

3.4情感是一种无形的教学手段。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真情实感。因此,欲醉人必先醉己,先使自己陶醉于教学氛围之中,方可使学生入情入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内化学生行为,使课堂走向生活——教学活动生活化。

思想品德新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需要适宜开展活动。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礼仪展风采”一课为例,我依据《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践行。我设计了如下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三军仪仗队在接受检阅时的录像,让他们欣赏仪仗队的飒爽英姿。然后让学生上台学一下他们所观看的,让他们体验一下礼仪的风采。接着联系学校生活中的实际,中学生该以怎样的礼仪展示自身的风采。随后让学生分组表演站、立、行、笑,让他们评价谁最能体现中学生的风采。然后再进一步推广,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接着我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在家中如何接待客人,通过表演学生明了了待客的礼仪要求,并进一步明白了礼仪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有展现认知的过程,有渲染情感的过程,有亲自实践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而获得的感受是真实的,自己总结出来的,特别可信。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学活动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