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让小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013-04-29胡安碧
胡安碧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喜欢上数学,让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思考和创造数学,最终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 创造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通过探究、自学,学生能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知难而进的良好品质,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内活动,因人数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泛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为所有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学习《统计》时,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调查统计家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情况。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了调查的时间、内容,制定了具体方案。课下小组活动仍在延伸,放学后小组成员都积极收集资料,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完成自己的研究。学生的积极性之所以很高,是因为问题是自己迫切想研究的,方案汲取了大家的意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和能力制定的,又有比较富裕的时间,加上教师的鼓励、帮助和检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浓厚。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因为多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以静态形式为主,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条件下学习的局面,使将要学的部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二、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动脑、动口是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即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其中,“动作”或“感知”是认识的源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表象”是相对应事物经过动作或感知之后在大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它是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的媒介,又是记忆的主要对象。最后在大脑中将所获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概念(并把某些概念符号化)。这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又是他们认知发展顺序的一般规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自己做的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能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感到奇怪,很想知道教师为什么那么“神”。于是教师说:“这节课我就告诉你们这个秘诀。”然后板书课题,讲授新课。这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引课,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创造数学
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和深化新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独立探究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我启发学生看实物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一个圆柱体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加强复述,让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完整地叙述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既会说又会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又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对于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还围成这个圆。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猜想。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猜想,发散了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学校开运动会,400米比赛时,一些学生观察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问题:“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了解家里一周的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提出了很多问题:一周共需开支多少元?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约多少元?每月收入是多少元?家里每月结余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微波炉,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平时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生就一定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肖岚.基础教育研究,2002(22).
[2]尚建军.如何使小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周刊,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