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语文教学的几点实践与体会

2013-04-29张金虎

考试周刊 2013年57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文课口语

张金虎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且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只有认真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通过多年的中专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体会。

1.转变观念,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需要的劳动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不仅数量日益增多,而且质量日益提高。这些社会因素,既为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显然,培养只是一味死啃书本、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没有出路的。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这与普通教育以选拔升学为目的,重在让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全部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口语全面地、准确地、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别人认识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思想,达到目的。因此,从新生入学起,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口才是推销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已将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招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认清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人的社会地位、论文参考经济地位有直接影响。忠厚木讷、少言寡语已不是现代人的长处,只有能言善辩才会更受欢迎。这就使学生从进校起就对口语交际能力高度重视,并很快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

2.注重教学实效

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昏昏欲睡,就是因为他们主观上认为语文课没什么好学的。长期死板的语文教学手段,使学生把语文课概括为划层次、认识中心思想、分析语言特点等几个部分,许多语文课教学目的性偏移甚至缺失,师生似乎只是为了正确理解一篇课文,机械地从课本到课本,实行“本本主义”教学,而不是自赏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信息接收和信息表达能力。实际上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只是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的一种渠道。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都应该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闪光点,有所收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课其实可以从数学课堂借鉴“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一堂数学课,必然使学生获得一种数学知识,或是学会一种计算方法,或是学会一个定理。语文课文,没有数学如此清晰的逻辑思维性,语文一点一滴的语言点不是条理化的,而是像前文所说的,是形象化的。语文的知识点渗透于每一篇课文中,每一个段落里,每一个句子中。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要明确课文重点,通过形象化的课文内容的讲解,最后归结到一个具体实在的语言点上。比如学习《威尼斯》要求学生重点学会理解并试着运用写景方法,学会有感情地大声诵读;在《天山景物记》中学会在记叙文中运用多种叙述顺序,学会速读课文,一目十行。

3.注重教学评价改革

3.1实现评价内容由单一性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转变

首先,从观念上更新,纠正那种教学评价等于考试的错误认识。因为一张试卷即使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也不可能全面考查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动机如何,习惯是否培养,方法是否正确。其次,我们要了解影响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因素,如社区、家庭的文化背景,原来的语文学习情况,同伴间的相互影响等。这些因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校学生的所思所想、情感态度、人生价值,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再次,我们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某个人物的欣赏程度上。因此,我们可以一方面为学生树立可供效法的榜样,另一方面给予必要的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自己进步的具体目标。

3.2实现由知识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直到目前为止,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以单纯的知识学习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性评价则不同,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既有利于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笔者在教学《森林写意》《离太阳最近的树》(江苏教育版职高《语文》第三册)这两篇课文时,让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各种报道和资料,做出至少5张相关的资料卡片,感受人类因不注意与自然和谐共处而所受到的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相互合作,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相当多的资料,明白了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学习对学生增进知识、提高技能、经历过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莫大的好处。

3.3实现由单极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互动化考试模式的转变

现行的语文评价模式存在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单极化弊端。教师犹如一个外在的法官评判是非,很少意识到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评定不是教师一个人一次性就能说了算的。成绩的评价应当向师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建立起双方互动机制。考试不但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还是一个反馈、共评的过程。评价的多元化,还需要其他学生的共同参与,采取学生互评是较好的方法。这样,互动的评价信息都以积极的姿态出现,既指向教师的教,又指向学生的学,从而建立起一种多维立体的考试反馈机制。

4.语文教学要重视德育

4.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已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在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知识、技能、人格、智力四者并重,其中的“人格”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所谓语文课程中的人格,既包括社会角度的世界观、价值观、纪律、集体意识等,又包括个性特点的意志、信念、感情等,概括起来,就是德育因素。语文能力有重要的人格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高尚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德育是语文教学的固有任务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每一个新生的一代在容易而不费力地掌握祖国语言时,同时就是掌握千万代祖先思想和感情的成果。”这都说明语言学习与德育是密切相关、互相依存的。在我国古代,文道统一为人们所认识。唐代柳宗元主张“文者以为道”,宋代周敦颐提倡“文所以载道也”,都说明了“文”与“道”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是其固有的任务。

4.3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学校德育是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德育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德育这个整体系统。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抓好学校德育,必须在各科教学中贯穿德育,尤其要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和优势。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文课口语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可怕的语文课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