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3-04-29朱永军殷会琴

考试周刊 2013年5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朱永军 殷会琴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也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旨在阐述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教学策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体验探究,鼓励质疑,改革评价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一直受凯洛夫“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就会失去自主学习的条件,遏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本文拟对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借以抛砖引玉。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创设情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结合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个具体方法:

1.巧设悬念,诱发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教学中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新奇巧妙的内容导入新课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九年级化学绪言课,课堂教学这样设计:课一开始,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看课文,而是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看过魔术表演吗?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中,将四个事先已沾有不同液体(都是无色的)的小烧杯摆在桌上,然后将一瓶无色液体分别注入四个小烧杯中,奇迹出现了,四个无色杯子中分别出现了红、蓝、白、黄四种不同颜色的“饮料”。接着演示“魔棒点灯”、“喷泉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清水变牛奶”等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但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魔术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通过实验,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奥苏伯尔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形成认知需求和激发学习动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对一门课程兴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这门课程。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对学习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使学生在一定教学内容安排下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尤其在一开始上课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课的导入很关键,需要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

如《二氧化碳》一节,以往直接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去记忆,去理解,学生反应平平,效果一般。这次我由一个叫《死狗洞》的故事入手: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们叫他“死狗洞”。有一天大侦探牵着他的爱犬追坏蛋来到人们传说的“死狗洞”,进入不久,他的爱犬突然倒下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后来他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巧妙创设“趣”、“疑”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大家急不可待地想知道“爱犬死亡之谜”,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从而变原来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3.诱导探究,提高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认知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直接面临问题。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视听并举、思探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如在讲《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先启发学生结合实际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干燥的铁制品也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几种假设:(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中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是鐵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实践证明,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及诱导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科技、生产都有密切关系,这就有利于化学教学的开展。如可以用演示实验、焦点事件、化学小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或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二、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调动学习自觉性。

化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张扬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验、去练习,然后重点讲解,体现现代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信任,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自主行为。教师先作简要提示,让学生带着提示读书、查找资料,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思考、交流。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我不是直接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讲给学生听,而是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实验比较,有的认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快,用这种方法合适;有的认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用这种方法较好。基本上没有学生认为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因为这种方法反应速度太慢而且很快反应就会停止。学生各抒己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强烈。这时教师再进行引导: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出的二氧化碳还要收集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哪种方法更适合实验室使用呢?很明显应该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如此,通过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学习目标充满热忱、充满信心,真正“喜爱学习”,更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中,促使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亲历实验探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可以使学生摆脱僵化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并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原有的“教师管的辛苦,学生做的痛苦”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探究、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有些安全而简单的演示实验大可不必由教师亲自操作,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亲自动手。比如说,在讲氯离子的检验时涉及一组演示实验,这个实验的现象很平淡,就是看看有没有沉淀的问题,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人连看都不看。于是我改变方式,试着请一个学生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全班每个学生都观察得很仔细,效果很好。于是只要遇到一些学生可以动手做的演示实验,就把这个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与化学亲密接触,从中体验实践的快乐。又如,铁生锈条件的探究,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铁在什么条件下会生锈,然后分组搜集证据进行验证,记录好实验现象,再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实验探究中,学生学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协调统一,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各角色为达成统一目标而贡献各自的智慧,使得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是自主学习所要求的,也是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而必须达到的目标。

四、鼓励课堂质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是独立性,实际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没有独立性,积极性无法落实,创造性更无法实现。“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作为新一代的学生,要有一个多维的思考头脑,以及敢于向教师或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质疑的勇气。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同时,对学生的异议要给予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追求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如在教学《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老师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科学探究意识,于是高度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虽然他提出这个问题不利于分子有空隙的解释,但不能制止学生提出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因为这样就遏制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

如此,只要我们每节课都能坚持让学生针对性地提出自己发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自主意识,让学生感到是“我要学习”而不是“要我学习”,从而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五、改革评价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学生的自主性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给予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合理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因此,我认为教师的客观评价、鼓励评价等评价艺术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本着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和方法,便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师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评价目标的全面化。围绕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建立多元评价的目标体系,关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在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评价的同时,更要加强对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不应将其视作其他目标的“副产品”。教学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更要有利于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体现评价的导向性。

2.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生应对照预设达到的目标进行评价,不搞一刀切,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从而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提供依据,保证学生均衡、可持续地发展。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评价尤其不能只关注分数。更应将目光放到学生一堂课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3.评价方法多样化。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关键。因此,我改变传统的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作业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课堂表现评价等。考试的形式方法多样,有书面考试和开放性考试,如开卷考试、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上是我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尝试与体会,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进行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和认识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激励、体验和感召。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只有多方位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魏清等.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3]庞维国.自主学习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