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票号财务管理制度探微

2013-04-29周旭峰

中国市场 2013年6期
关键词:收付实现制

周旭峰

[摘 要]本文讨论了山西票号的基本财务制度、资金清算制度和资产负债管理。特别对票号不做抵押放款的原因、利率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原因等,给予了理论支持;分析了利润形成和汇差清算的账务处理。提出复式簿记制度由中国首创的观点,并且从财务制度入手,探寻了降低现代银行金融风险的手段。

[关键词]山西票号;龙门相合;复式簿记;收付实现制

[中图分类号]F8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78-02

1 山西票号的基本财务制度

1.1 账务处理

票号的账簿组织体系是以中国传统的“四柱清册”的理论进行核算的,实行收付实现制,四柱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在的“上期结转”、“本期收入”、“本期支出”和“期末余额”,计算方法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后来又发展为“龙门账”和“四脚账”。账簿体系以“草流”、“流水簿”和“总清账”三种账簿为基础。“草流”用于营业时赶急暂记,依据原始凭证记录,起记账凭证的作用;“流水簿”用于整理账目,每日打烊后,由“草流”整理录入,具有日记账的作用;“总清账”根据“流水簿”按旬登记,相当于现在的总账。

1.2 定期结账

会计结算对于反映经营活动、提供经济信息、进行内控监督及防范控制风险等方面至关重要。票号的结算制度是“月清”、“年总结”,即每月清账,年终总结账,账期决算分红。采用的方法是“合龙门”,在会计报表中分别记录“进”、“缴”、“存”、“该”,即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项。其会计报表称为“结册”,分“进缴结册”和“存该结册”两种。进缴结册把“进”类各项抄录于结册上方,“缴”类各项则抄录于结册下方,结出盈亏。存该结册把“存”类各项抄录于“结册”之下方,“该”类各项则抄录于“结册”之上方,同样结出盈亏。两册计算盈亏数额相等,便称为“龙门相合”。

2 山西票号的资金清算制度

2.1 内部清算

山西票号“汇通天下”,汇差总有此长彼短的时候,必须及时清算。票号的做法是:各分号之间及它们与总号之间,平时经常性互报头寸,每月月底报汇差(现银收支差额)并记账清算。账务处理为:收大于支,记存放总号减少,支大于收,记存放总号增加。票号为了账务平衡、加强核算,逐月清算汇差,但并不需要马上调拨头寸。因为,一则此时汇出,彼时汇入,可以“同业中互相抵账划销”,即所谓“相杀法”;二则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互拆借。

2.2 同业往来

中国近代,票号、钱庄、银号、账局、印局、钱铺、当铺等各司其业,自发地形成“分业制”的局面。票号与钱庄等金融机构存在同业往来业务。票号在各地的分号一般都与两三家钱庄或银号建立代理现银出纳关系,超过准备金额度的现银,悉数存入钱庄银号,除小额收付外,其他收付、现银保管均由钱庄银号代理。在存放汇兑方面,票号主营批发业务,而钱庄等主营零售业务。如果利息是资本的价格,那么票号的利息(批发价格)远低于钱庄的利息(零售价格)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票号与钱庄等分工协作,利益均沾:既使钱庄银号有充裕的资金开展业务,票号也得以“以小博大”,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可以减少非盈利资产,防范强、盗风险。由于票号在各方面扶持、帮助钱庄等其他金融机构,故其遇到危机也能得到各方援助。据说庚子之乱后,天津的票号就是在钱庄、钱铺等的协助下收回贷款本息的。

2.3 头寸调拨

当头寸过大时则必须及时调拨,调拨有以下几种办法:第一,与其他票号或钱庄等金融机构互相拆借资金。第二,头寸过多时寻找客户放款,头寸不足时主动吸收存款。第三,办理逆汇。票号汇兑分为顺汇和逆汇。顺汇即通常意义上的汇款;逆汇却与存放款相联系:如乙分号先收款,甲分号后付款,是汇兑与存款的结合;乙分号先付款,甲分号后收款,是汇兑与贷款的结合。其相同点:都是甲分号承揽业务。当准备金不足时,就用第一种逆汇方式,付给客户利息,确保业务不落到竞争者手里;准备金过多时则运用第二种逆汇方式,赚取贴息。第四,从总号或者联号那里调头寸,起镖运现,这是最后的手段。

3 票号的资产负债管理

3.1 资产管理

(1)准备金管理

准备金是一个金融机构保持流动性,防范支付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准备金不足就无法满足新增贷款的需要,也无法应付客户提存和兑付汇款;但准备金是非盈利资产,保留太多的准备金会会使票号的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在竞争中失利。票号没有“准备金率”的概念,而是规定各分号存银数的上限,即确定了“准备金”额。如大德通票号“限定每月存银,不准过一万之数”,既是为了防止抢、盗风险,又是为了限制准备金数额,减少非盈利资产,使其利润最大化。

(2)贷款管理

票号重信用,轻抵押。票号经营早期,只做纯粹的信用放款,而不事抵押、担保,这与意大利金钱商有着惊人的一致。有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守旧和落后,笔者则有不同看法。他们不做抵押贷款的原因有三:一是他们从事的大部分是商业性贷款,具有自偿性。二是前资本主义的中国,民风淳朴,又受儒家的忠孝文化的洗礼,人们的诚信观念普遍较高,而且大的商号一般都视信誉为生命。三是当时没有合适的抵押物。首先,商家用贷款采购来的商品不宜用作抵押(因为贷款的风险就在于商品的损毁或滞销);其次,借款人的家产不宜作抵押物,各大商帮都是背井离乡,行游天下,其家产可能远在万里,不易估价也不易处置;再次,当时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也没有花样繁多的金融工具用于抵押。

3.2 负债管理

(1)资本金管理

正本与副本。正本即票号的股本,是票号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安全性的根本保证,相当于现代银行制度中的核心资本。副本包括资本家存款和“统事”,是为附属资本。首先,东家的所有现款,“无论巨细,都在票家存储”,虽为存款,但轻易不会提取,其实是当做资本使用的。其次,“统事”是东家和享有顶身股的经理、伙友,按股息的一定比例提取,存入号中的存款,亦作为资本使用。除非东家撤股、伙友辞铺,不得提取。

(2)存款管理

山西票号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不盲目拉存款,由于信誉卓著、资金充裕,票号吸存的成本很低(定期存款月息二三厘,活期不计息),极盛时期存款额相当于其资本的二三十倍,成为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也由于票号的资信,使其得以发行大量的银两票,有力地支持了汇兑和信贷业务的发展。

4 山西票号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复式簿记制度

票号的记账方法逐步由“四柱清册”发展为“龙门账”、“四脚账”。有人说“龙门账”是复式记账法,但笔者认为“龙门账”并非复式记账,而是单式记账。复式记账法的定义是,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龙门账”的“合龙门”仅仅是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相合而已。“进”、“缴”所记每一笔金额和“存”、“该”所记不一定一致,如果完全一致的话,就成为“四脚账”了。

然而,为什么说山西票号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复式簿记制度呢?因为票号的每家分庄所汇出之款必定是另一家分庄汇入之款,所以每笔汇款都要在汇出分号和汇入分号同时登记、报送总号,由总号核对平衡。按照上述定义,一项经济业务以同等金额,同时计入了两个相关账户,即为复式记账。

西方的复式簿记起源于意大利金钱商。早期的意大利借贷复式簿记发生在15世纪,这个时期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和威尼斯均是意大利金钱商的天下。意大利金钱商与山西票号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是汇兑机构,都要办理异地结算,办理异地结算就要求复式簿记。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中国复式簿记制度至少可以上推至公元八世纪。我国在唐代已有“飞钱”,飞钱与后来的汇票性质相同,办理飞钱汇兑的商号自然需要异地结算。如此说来,中国发明复式簿记比西方整整早了700年。而山西票号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古老的复式簿记制度。

山西票号作为封建式金融企业,其借鉴意义往往是精神层面或者是经营理念方面的。就财务制度而言,无论是其早期的“四柱清册”,还是后来的“龙门账”、“四脚账”,都不能和现代财务制度同日而语。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收付实现制比权责发生制更科学。但在一个科目上,笔者认为作为古代金融机构记账原则的收付实现制是有借鉴之处的——贷款利息科目。现代银行均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借贷记账法,贷款所产生的利息不论能否收回,均须计入当期损益。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必然有一部分贷款利息不能如期入账。而在权责发生制下,这些无法收回的“利息收入”都进了利润,导致利润虚增。这样,不仅使银行多交税金,而且银行据此虚增的利润,向其员工,特别是高管人员发放高薪,导致银行虚盈实亏,积累风险,一遇经济波动,就难免酿成金融风暴。如果我们对“利息”这一科目,采取收付记账法,便能把收不回来的利息从利润中“撇除”,把账面利润作实,这样或许能够降低现代银行的财务风险吧。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

[2]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黄鉴晖.山西票号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5]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6]杨世源.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7]单永治,韩辉.会计学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局限性及对策的思考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权责发生制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
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基础
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探析
“权责发生制”应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
权责发生制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