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探析

2016-11-09龚林桦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权责发生制

龚林桦

摘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现代化社会,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不断加快,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改革也在逐渐深入强化。在行政单位中,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虽然可以基本满足财政会计预算及核算的要求,但随着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化、透明化的提高,收付实现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将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核算制度引入行政单位是必然的结果。

关键词: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2

一、引言

当前,在行政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采用收付实现制方式,但在财政活动范围日渐扩大下,再加上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财政体制,这种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预算管理模式的要求。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如果行政单位将会计核算转变成为以权债发生制实现方式,那么能够全方位、真实的反映出行政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同时,其他国家已经纷纷将行政单位会计算核算从传统的收付实现制转变成权债发生制,并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权责发生制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的方式由原始的收付实现制逐渐衍生出了权责发生制。在长期的酝酿之后,信用制度和费用跨期摊销的方法催生出了权责发生制,目前我国《会计法》对该概念的解释为权责发生制是指凡属于该时期内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收付与否,都应按该时期内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处理。相反,凡不属于该时期内的收入和费用,即便其款项已经收付,仍然不能按该时期内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处理。

《会计法》对权责发生制的解释主要是区别于目前适用范围较广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收付实现制强调款项的到达与记账的一致性,而权责发生制强调经济业务的实质,要求经济业务的发生与记账的时期保持一致。从复试记账的角度来看,五大假设前提里的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假设是基础,实现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必须以行政单位的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为前提。会计分期主要是考虑到折旧和费用摊销的问题,而持续经营是在空间上限定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

三、权责发生制引入的必然性

1.是行政单位会计改革的基础

在计划经济期限内,我国对经济活动推行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将各个时期内的经济参数指标严格控制在计划经济范围内。但在经济体制市场大力发展下,政府与市场逐渐分工明确,政府从直接干预企业发展转变成综合指导,从而使财政经济信息更加趋向于透明化和公开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着行政单位提供出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但国内行政单位所实施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显然是不能满足新时代行政管理的需求。结合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正式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确实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充分证明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对比而言,前者的确有很多后者不具备的优势。

2.是如实反映行政单位业务收支结余情况的必然要求

在运用权债发生制核算过程中,在确认所有要素时间中,都要以权力形成为基本标准,可分期记录损益,每一期损益都将本期真实经营业绩全面反映出权债发生制会计核算综合而言,更能将本期业务消耗以及所得全面的、正确的反映出,可以真实的、合理的反映出各项资源的实际价值,在引入债权发生制后,还能校正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中的信息偏差,促使会计信息可以将单位财务实际状况真实的、全面的反映,从而提高了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单位的发展,促使行政单位会计改革的稳定实施。

3.有助于降低行政单位债务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单位财政收支在日益扩大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很难将各个方面的债务利息全面的反映出,对比而言,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可以完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式的不足,将某期限内财务发生状况、成本费用、负债状况等信息真实的反映。比如:某单位的某项工程已完工,未支付的工程款100万元,在收付实现制下不会在账上反映,存在债务风险。按照权责发生制应在单位账上反映,这就如实的反映了单位的债务情况。实践证明,权责发生制在评估单位整体财力和判断发展风险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助于行政单位监督和管理本单位财产,为单位制定资金使用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能全方位、准确的反映出成本费用,提供出真实的会计信息,方便领导进行宏观决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行政单位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全面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完善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和发展会计核算工作,积极引入以债权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进而做好会计核算各方面工作。

四、实施权责发生制与现收付实现制对接上应注意问题或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国务院出台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方案,应根据方案中的思想,实事求是的采用相应的措施,保障行政单位改革的有序进行。但需要明确的是,这次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改革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着有关工作人员应迎难而上,解决所有困难,从而保障改革的顺利、有效进行。如下是对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

1.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

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能够加强会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对财政经济风险进一步控制和规范,采用了债权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解决收付实现制不合理这一问题,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以新西兰政府会计为主要例子,在上个世纪中期,新西兰在行政单位转变会计职能中,将政府从亏损局面扭转成为盈利局面,这一举动受到了当时很多国家的认可和借鉴。当前,国内行政单位会计正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有目的借鉴,并结合我国各个地区环境的差异,研究会计核算改革措施适用性、可行性,确保实践的效果。从其他国家的改革经验可以看出,改革会计核算职能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框架,出台与之相关的法律是推动这项工作稳定进行的前提。但我国没有完善的法律框架,结合这样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先制定出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法律制度,唯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进而推动我国行政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会计核算改革力度

在有效的学习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探索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改革之路,但想要确保高绩效体制目标的实现,应加强改革创新力度,与时俱进的提高会计核算水平。这就需要行政单位选择有良好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担任财务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工作者的技术掌握能力,在对其进行日常的培训上,还要引导财务人员深入的认识会计信息的优势和不足,行政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建立起相应的专业职能考核制度,唯有充分掌握会计核算专业知识,才能做好改革工作。在会计核算改革中,不能只是一味的遵循原有制度体系,这样会阻碍着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改革的进程。如: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这两种会计核算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无论是哪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推行债权发生制中,并不是代表着抛弃了收付实现制,可运用两种会计核算方法结合的形式,互相弥补不足,进而完善单位会计核算体制中的不足。

3.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

行政单位推行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核算方法,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在实施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行政单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其他国家会计核算改革经验上而言,在刚刚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会出现费用高、交接偏差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我国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避免初期推行权责发生制出现问题,保障权责发生制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中推行的适用性。另外,行政单位目前推行的权责发生制还没有全面大范围地进行,针对我国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的状况,应在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试点后进行分布分批推广。可以先在一些发达地区推行,先达到修正的制度,稳定后,再以这些城市作为模板,由局部到整体,向全面权责发生制迈进。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充分考虑人们的适应能力,还可以随时纠正改革中的偏差,有利于保证改革的持续稳定,大大降低改革的整体成本。

4.完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指导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完善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体系是改变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行政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制,可以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为决策者提高更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不过,行政单位要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也不是一跳而就的事情,需要部门管理层结合自身发展和国家政策积极做好战略目标的分析,根据权责发生制工作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置。完善的体制系统可以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督,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财务信息的最大作用。

五、结论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行政单位已经变得越来越企业化了,随之对其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将越来越系统化。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刚刚在行政单位得以运行,这种会计改革是否能实际发挥作用,并能够在行政单位全面执行还有待于检验。

参考文献:

[1]吕中芬.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通讯,2013,22:51-52.

[2]张东明.试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9:179-180.

[3]牛素萍.权责发生制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50.

[4]刘昊.行政单位试行权责发生制会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权责发生制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